萧玉婷
- 作品数:11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甘肃省康复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一种康复科上肢康复锻炼器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康复科上肢康复锻炼器,包括坐板,所述坐板上固定连接有侧挡板和椅背,所述坐板的底端还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侧挡板上转动连接有锻炼组件,锻炼组件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转...
- 萧玉婷
- 文献传递
- 康复治疗技术在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探析
- 2020年
- 分析康复治疗技术在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帮扶医院 2019 年 4 月 ~2020 年 4 月内 86 名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双色球分组原则将 86 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各 43 例,一组设为对照组,实行物理治疗,一组设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增设康复松懈治疗技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90.70% (39 / 43)高于对照组 69.77% (30 / 4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率、腰椎功能改善程度、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康复治疗技术在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效果显著,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改善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 萧玉婷
- 关键词:康复治疗技术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 COPD作业治疗循证实践
- 2021年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是由有毒颗粒或气体导致的气道和(或) 肺泡异常引起的气流受限。COPD目前是全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在2019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GOLD)中指出,随着发展中国家吸烟率的增加,以及高收入国家的人口老龄化,COPD 的发病率预计在未来 30 年内将持续上升,预计到 2030 年将有超过 450 万人死于 COPD 和相关疾病,死亡人数将接近全球死亡总数的 8.5%[1]。而我国 2015 年全球疾病负担报告(GBD2105)中显示,COPD 居于我国疾病死亡原因的第 3 位,所致死亡人数占总体死亡人数的 9.7%。
- 萧玉婷
- 关键词:COPD干预康复治疗
- 综合疗法治疗肌张力低下型脑瘫28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对肌张力低下型脑瘫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1例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综合疗法组(针刺+肌兴奋仪+手法治疗)28例和手法康复组33例。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根据患儿的肌肉硬度、摆动度、关节可动域评价疗效。结果:综合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5.7%;手法康复组显效5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0.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在改善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的肌肉硬度、摆动度和关节可动域方面有明显促进作用。
- 王建文寄婧萧玉婷张茜娟解露霞
- 关键词:针刺脑瘫肌张力低下
- 头针结合视觉反馈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视觉反馈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平衡仪进行视觉反馈平衡训练;治疗组应用头针结合平衡仪提供的模式进行训练。采用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和Holden步行能力评分在治疗5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BS和Holden步行能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改善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结合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王建文寄婧萧玉婷
- 关键词:偏瘫
- 多学科合作、多主体联动与多元文化乡村社区:个案管理方法在积石山地震灾后社会康复中的应用经验初探
- 2024年
- 通过呈现、反思“积石山地震灾后社会康复多学科联合行动项目”团队社会康复服务的典型案例,本文旨在初步探讨多学科合作、多主体联动下的个案管理方法在多元文化乡村社区地震伤员、社区残障人士中的社会康复应用实践经验。研究发现,乡村社区多元文化情境下的灾后社会康复实践行动需要打破专业壁垒,扩充社会康复知识以实现跨专业合作;多主体在联动的过程中要以“全人康复”“社区为本的康复”这两个通约价值观为合作基础,科学、灵活运用个案管理方法,在个体、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个层面上最大化整合资源;同时,在多元化文化环境中,社区工作者要在实践中注重积累文化敏感性这一必备能力。
- 张庆宁安佳敏彭贤清李运梅廖鹏寄婧萧玉婷石玉其丁虎朱应涛马继福贺亚雄刘建春
- 关键词:个案管理社会康复灾害社会工作应用人类学
- 头针结合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影响的研究
- 王建文寄婧安超雯王应良魏玉香杨明霞李中华萧玉婷任超展宋明军
- 该课题创新性在于将头针针刺与平衡仪视觉反馈训练相结合,在患者发病早期即进行有效治疗,利用头针针刺调整阴阳,疏通气血,醒神开窍的作用改善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结合视觉反馈训练纠正患者体重的分布和身体重心的位置,通过直观地、趣味...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针刺治疗康复治疗
- 早期干预对脑瘫高危因素儿精神运动发育的综合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脑瘫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在改善高危脑瘫儿精神运动发育水平,降低脑瘫病残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8例存在脑瘫高危因素,在笔者所在科室初诊但尚未确诊的脑瘫患儿作为干预组,筛选同期已确诊的60例脑瘫患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施与Vojita及Bobath的神经促通治疗手法、常规药物、脑电循环等治疗,同时进行集体游戏和家长培训指导。两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6、12个月后采用标准化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分别评定其智能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结果两组患儿智能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均有提高(P<0.05),干预组患儿智力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其差异越明显,但MDI指数提高水平低于PDI指数提高水平。结论对脑瘫高危因素儿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提高其智力及运动发育水平,尤其是运动发育指数,从而可以降低脑瘫发生率、减轻致残率提高人口素质。
- 寄婧萧玉婷
- 关键词:早期干预脑瘫高危儿精神运动发育
- 药物与认知训练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估药物与认知功能训练对卒中后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和ADL能力改善的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6年3月甘肃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符合诊断标准的72例轻中度V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营养、改善脑循环、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等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每日1次,每次5mg,晚上服用,共治疗60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认知训练,认知训练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治疗60天。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0、60天后采用MoCA和ADL量表评价;分析两组治疗方法对认知功能和ADL能力改善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30天后MoCA及ADL评分均有提高,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0天后,治疗组MoCA和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药物结合认知训练对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障碍的改善比单用纯盐酸多奈哌齐治疗更为明显。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认知功能及ADL评分均有提高,且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明显。
- 寄婧谢友生谢露霞萧玉婷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认知疗法盐酸多奈哌齐
- 应用神经网络重建治疗仪治疗28例手外伤所致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
- :观察神经网络重建治疗仪对手外伤所致神经损伤治疗的影响.方法:将28例手外伤所致神经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n=14)和对照组(n=14),两组患者进行常规物理因子疗法、运动疗法、感觉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网络重建治...
- 萧玉婷张茜娟寄婧
- 关键词:神经损伤手外伤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