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斌 作品数:7 被引量:12 H指数:2 供职机构: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压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急性心肌梗死病人400例,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收缩压与预后呈U型曲线关系。根据入院时收缩压水平分为<120 mm Hg(1 mm Hg=0.133 k Pa)组(62例)、120 mm Hg^140 mm Hg组(68例)及>140 mm Hg组(270例)。所有病人入院时行血压监测,以10 mm Hg为间距接收缩压分组,记录病人基本资料、心梗危险因素、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律失常、再梗死、住院期间死亡例数。本研究总共纳入病人400例。结果 <120 mm Hg组住院期间病死率明显高于>140 mm Hg组[6.4%(4/62)比2.2%(6/270)](P<0.05)。<120 mm Hg组LVEF为(44.0%±10.5%)明显低于120mm Hg^140 mm Hg组(54.2%±10.6%)及>140 mm Hg组(49.1%±10.2%)(P<0.01);并发症发生率:<120 mm Hg组、>140 mm Hg组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均高于120 mm Hg^140 mm Hg组。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入院时收缩压为影响住院期间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结论血压过低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亡和心室重塑的预测因子,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密切关注并合理控制血压,降低病死率,改善心功能,收缩压120 mm Hg^140 mm Hg可能为最适血压。 高浩源 葛斌 赵芳芳 高利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血压 左室射血分数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延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对晚期心功能的影响 2005年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AMI)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延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对患者晚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2例急性前壁、前间壁及广泛前壁Q心肌梗死后病情稳定后,在发病2~18天, 平均7.4±3.8天,行冠脉造影显示左前降支闭塞或严重狭窄,成功行PCI为治疗组,病情不允许行PCI或未经介入诊疗者77例为对照组,分别在急性期、术后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随访左室功能、左房、左室大小与急性期 (3周)对照,显示左室舒张末期左右径减小、收缩功能、舒张功能改善,其中舒张功能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 6个月内心力衰竭事件发生率治疗组为3.2%,对照组为2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AMI后延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能明显改善左室重构及心功能,可能有利于减少远期心力衰竭的发生。 葛斌 景彩 靳凤琳 刘鹏 董炳庆 杨朝霞关键词:心肌梗死 血管成型术 冠状动脉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预防肺栓塞57例报告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预防致命性肺动脉栓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SA)下5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成功进行下腔静脉置入术,术中观察和术后随访了解预防肺栓塞的发生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随访3~24个月(平均13.1个月),无1例患者出现肺栓塞和相关并发症。[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是预防肺动脉栓塞发生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葛斌 刘鹏关键词: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肺动脉栓塞 深静脉血栓 复方丹参滴丸联用氟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用氟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116例门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复方丹参滴丸组(3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复方丹参滴丸10粒,tid;氟伐他汀组(3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氟伐他汀40 mg,每晚1次;联合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复方丹参滴丸10粒,tid,氟伐他汀40 mg,每晚1次,均连用6个月。所有患者均于服药前和服药后6个月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各组患者用药前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用药前后自身对照,颈动脉粥样斑块明显减轻[(2.32±1.47)vs(1.71±1.10),(2.41±0.38)vs(2.05±0.36),(2.35±0.51)vs(1.33±0.34),P<0.05],用药前后复方丹参滴丸组与氟伐他汀组间无明显差异[(2.32±1.47)vs(2.41±0.38),(1.71±1.10)vs(2.05±0.36),P>0.05],但用药后联合治疗组均较复方丹参滴丸组和氟伐他汀组明显减轻[(1.33±0.34)vs(1.71±1.10),(1.33±0.34)vs(2.05±0.36),P<0.05],各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和氟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两药联用效果更佳,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董炳庆 葛斌 冯霞 陈爱芳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 颈动脉斑块 氟伐他汀 超声检查 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造影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比较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row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64SCTCA)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elective coronary angiogrpahy,CA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96例疑诊或确诊冠心病患者行64SCTCA,并在CT检查后2周内接受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CAG),以CAG结果作为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4SCTCA评价冠状动脉狭窄<50%、≥50%及≥75%的敏感比分别为90.8%、95%、92%、特异性为85.7%。结论 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以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 葛斌 刘鹏 朱建忠关键词: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早期介入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2008年 目的分析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早期介入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在88例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置入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随访住院及术后1年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无心脏事件生存率。结果随访1年中,不稳定心绞痛复发8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1例,再次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早期介入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再狭窄率低。 葛斌 靳凤琳 刘鹏 董炳庆 肖强关键词:西罗莫司 冠状动脉疾病 PAI-1基因4G/5G多态性、FⅦ基因R353Q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PAI-1基因4G/5G和FⅦ基因R353Q与冠心病(CHD)易患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病例组146例,7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患有CHD;正常对照组113例,选自人群健康体检的随机个体正常对照组所有入选病例均排除CHD史,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及相似病史,排除周围血管疾病史。用PCR-RFLP的方法判断各组基因型。结果与5G/5G相比,4G/5G,4G/4G的OR呈增加趋势,提示4G等位基因与CHD的危险性相关。具有4G/4G基因型比具有5G/5G基因型的人患CHD的危险性增加2.06倍(95%CI:1.03~4.14)。QQ基因型发现很少。RR、RQ+QQ的基因型和R、Q等位基因频率病例、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其基因型与CHD、心肌梗死发生无相关性联系。结论 PAI-1基因4G/4G基因型与中国汉族人群CHD发生相关,FⅦ基因R353Q突变与中国汉族人群CHD无关。 赵晓辉 刘鹏 葛斌 靳凤琳 韩子强关键词: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