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瑞国

作品数:124 被引量:468H指数:12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江苏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05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3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8篇缺血
  • 22篇蛋白
  • 21篇亚低温
  • 20篇细胞
  • 16篇脑缺血
  • 15篇水肿
  • 15篇脑水肿
  • 15篇灌注
  • 14篇再灌注
  • 13篇缺血再灌注
  • 13篇脑梗
  • 13篇脑梗死
  • 13篇梗死
  • 12篇血性
  • 12篇事件相关电位
  • 12篇相关电位
  • 11篇脑缺血再灌注
  • 10篇水通道蛋白
  • 10篇通道蛋白
  • 9篇急性

机构

  • 108篇徐州医学院附...
  • 26篇徐州医学院
  • 14篇徐州市中心医...
  • 8篇北京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枣庄市立医院
  • 3篇徐州市第一人...
  • 3篇江苏省麻醉学...
  • 3篇江苏省麻醉医...
  • 2篇南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丽水市人民医...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徐州空军学院
  • 1篇徐州医学院第...
  • 1篇南通市第一人...
  • 1篇江苏省政府
  • 1篇江苏汇鑫融智...

作者

  • 122篇董瑞国
  • 28篇耿德勤
  • 15篇樊红彬
  • 15篇李晓宾
  • 13篇高素荣
  • 10篇黎学武
  • 9篇张德林
  • 9篇杨荣礼
  • 9篇沈霞
  • 9篇李传玲
  • 8篇鹿寒冰
  • 8篇曾因明
  • 7篇许鹏程
  • 7篇孙相如
  • 7篇阎蕾
  • 6篇杨巧云
  • 6篇徐凯
  • 6篇郭靖
  • 6篇刘君
  • 6篇李裴

传媒

  • 13篇徐州医学院学...
  • 6篇临床神经病学...
  • 6篇神经疾病与精...
  • 6篇中国实用神经...
  • 5篇中国临床康复
  • 4篇中国数字医学
  • 3篇中风与神经疾...
  • 3篇中国医学教育...
  • 3篇卒中与神经疾...
  • 3篇国际脑血管病...
  • 3篇中华行为医学...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江苏卫生事业...
  • 2篇国外医学(脑...
  • 2篇临床神经科学
  • 2篇中华医学图书...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中国临床实用...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9篇2016
  • 9篇2015
  • 6篇2014
  • 13篇2013
  • 10篇2012
  • 14篇2011
  • 7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11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7
1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08~2010-03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TIA病人62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测定血糖、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应用颈部动脉血管彩超(由附院彩超室提供)进行颈部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检测。结果 TIA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血糖无显著差异。TIA组和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型检测情况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IA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较高,2组斑块的多发部位无显著差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是与TIA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宋亚敏董瑞国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医学院校开设医学信息学选修课的实践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就医学院校开设以医院信息化内容为主的医学信息学选修课的目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孟庆红耿伟赵强董瑞国
关键词:医学信息学电子病例医生工作站HIS
年龄与P300的关系——视听两种模式下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在46名年龄从21~69岁的健康人中,就年龄对P300的影响,在视听两种模式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视听两种模式所引出的事件相关电位(ERPs)之N_1、P_2、N_2成分的潜伏期与年龄的变化缺乏一致性,而P300成分的潜伏期则随年龄的增长而延长,延长的速率分别为1.56ms/年(听)和1.41ms/年(视)。两种模式之间的P300的潜伏期相关性分析发现:在健康人中,视听P300潜伏期的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董瑞国孙相如高素荣
关键词:年龄事件相关电位P300
汉字形音义分类的事件相关电位被引量:24
1996年
在10名男性右利手的大学生中进行了汉字阅读过程中形、音、义分类匹配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结果发现,当启动词与靶词在形(或音,或义)不匹配时,受试者的ERP均出现一个较大的负相成分N400。在音义分类作业时,N400的潜伏期较长,波幅较大,左右两侧波幅不对称(右>左)的现象较为明显。而在字形分类作业时,N400潜伏期较短,波幅较低,左右两侧波幅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字形的加工和音、义的加工可能具有不同的脑机制。
董瑞国孙相如高素荣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神经电生理检查
汉字形音义分类的事件相关电位
董瑞国高素荣
关键词:神经系统脑电位电生理学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0年
吴娜董瑞国
关键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保护脑缺血
应用大脑皮质诱发电位建立运动-静止压迫型脊髓损伤模型的实验研究
2004年
目的: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是当前国内外致力探讨的课题,建立一种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精确动物模型有助于为脊髓损伤的恢复带来新的突破。方法:自行设计一种犬的运动-静止压迫型脊髓损伤模型,以大脑皮层诱发电位(cortex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CSEP)和不同压迫时间为参数,随机分为:A组:8只,脊髓受压30min;B组:8只,脊髓受压180min;C组4只为对照组,脊髓显露后不损伤。观察电生理学、组织病理学、运动功能恢复、MRI变化。结果:A,B两组脊髓组织学均有损害、MRI显示两组均有脊髓受压性改变,B组脊髓组织损害程度和MRI显示的受压体积显著大于A组(P<0.001);A组CSEP逐渐恢复达基线的76%,B组CSEP无恢复;脊髓受压早期A,B两组均有后肢功能障碍,A组1周后基本恢复后肢功能,B组4周仍无恢复,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以CSEP和不同压迫时间为参数,能够建立不同损伤程度的分级脊髓损伤模型。
冯虎汤押庚谭迎春许铁董瑞国刘凯冯斌张轶朱峰辉马海春李兴坤
关键词:脊髓损伤诱发电位组织学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及临床分型与其预后的关系
2009年
目的结合大面积脑梗死(CI)患者的影像及临床分型,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22例大面积CI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治疗情况及预后,分析其发病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头颅CT、MR检查可早期发现大面积CI,螺旋CT血管成像(CTA)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可进一步分型;综合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结论大面积CI患者病情重,致残率及病死率高;对其进行影像及临床分型,施行综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张敏耿德勤董瑞国刘永海张尊胜樊红彬
关键词:脑梗死临床分型核磁共振成像
亚低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及超微结构改变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亚低温干预后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海马CA区星形胶质细胞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电镜下观察星形胶质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了解它的死亡方式及亚低温干预的影响。方法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全脑...
董瑞国韩立秀
文献传递
β-七叶皂甙钠对大鼠缺血性脑水肿及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研究β-七叶皂甙钠对大鼠脑梗死后脑水肿及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D雄性大鼠150只,体质量240~300g。随机分为β-七叶皂甙钠治疗组60只,对照组60只,假手术组30只。各组大鼠又按缺血时间不同(6h和1、3、5、7d)分为5个亚组,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每亚组各12只,假手术组每亚组6只。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向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β-七叶皂甙钠(5mg·kg-1.d-1),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在相应时间点注射等量等渗盐水。于造模后6h和1、3、5、7d断头取脑。采用干湿重法观察脑水肿的动态变化,通过HE染色观察脑梗死区的病理学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AQP4的表达。结果①脑梗死后6h,病变侧大脑半球脑含水量开始增多,至3d时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7d时仍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及对照组脑含水量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0.704,F=36.703,均P〈0.01);各时间点治疗组及对照组梗死侧大脑半球脑含水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P〈0.01),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0.01)。②脑梗死后6h,梗死侧AQP4表达水平即增高,3d时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7d时仍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0.878,F=28.489,均P〈0.01)。治疗组及对照组各时间点AQP4的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均P〈0.01),治疗组AQP4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AQP4表达水平与脑含水量呈正相关(r=0.972,P〈0.001)。结论β-七叶皂甙钠能明显减轻脑梗死后脑水肿及降低AQP4的表达,β-七叶皂甙钠可能通过抑制AQP4的表达而减轻脑水肿。
鹿寒冰李晓宾董瑞国李传玲
关键词:脑水肿七叶素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