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海燕

作品数:4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石化前瞻性项目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裂变径迹
  • 3篇剥蚀
  • 2篇年代学
  • 2篇热年代学
  • 1篇大洋
  • 1篇低温热年代学
  • 1篇岩石
  • 1篇岩石热导率
  • 1篇岩体
  • 1篇演化史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盆地
  • 1篇热导率
  • 1篇热演化
  • 1篇褶皱
  • 1篇褶皱带
  • 1篇网络
  • 1篇磷灰石
  • 1篇磷灰石裂变径...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4篇石红才
  • 4篇施小斌
  • 4篇杨小秋
  • 4篇蒋海燕
  • 2篇龙幼康
  • 1篇吴保珍

传媒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测井技术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测井资料预测岩石热导率被引量:4
2012年
为了获取无岩心深度段的岩石热导率,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热导率预测模型。根据声波、密度、中子、电阻率、自然伽马等5种测井响应预测岩石热导率,其模型计算所需时间较短,不需要岩性组分资料,比只考虑1种或其中几种物理参数影响的经验公式适用范围更广。对检验样本以及位于南海的1144A井、1146A井、1148A井等3口大洋科学钻探ODP(Ocean Drilling Program)钻孔的热导率预测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的热导率误差低于实验室岩石热导率测试的最大允许误差。该热导率预测模型为获取没有岩心的上述5种测井响应的深度段的岩石热导率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蒋海燕施小斌杨小秋石红才
关键词:测井资料热导率BP神经网络
江汉盆地当阳向斜区主要不整合面剥蚀厚度的中低温热年代学约束被引量:9
2013年
本文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U-Th-Sm)/He及镜质体反射率Ro%等古温标方法综合分析了江汉盆地当阳向斜区主要不整合面剥蚀厚度。结果表明:发育于古近纪末期不整合面T1界面累积剥蚀厚度超过1000m,且局部正反转区域如谢家湾断褶带等则遭受更大规模的剥蚀,剥蚀厚度可能超过2000m,而发育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不整合面T11界面累积剥蚀厚度超过4000m,且主要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事件的结果,表明该期剥蚀量明显大于古近纪末T1界面剥蚀量;晚三叠世—侏罗纪期间,当阳地区发育前陆坳陷带,侏罗纪堆积体具有明显东厚西薄的楔形体特征,位于盆地东部的前渊区沉积厚度可超过5000m;包括现今三叠系和侏罗系出露区以及江陵凹陷局部断隆区在内的前白垩系在侏罗纪前陆坳陷带发育时期达到最大埋深和最高古温度,其Ro%主要是该期获得的;晚白垩世—古近纪发育的断陷盆地范围可能远比现今残留盆地分布广,江陵凹陷上白垩统—古近系厚度超过9000m,其中古近系可能超过7000m,而在河溶凹陷谢家湾断褶带古近系厚度可超过3300m。
施小斌石红才杨小秋蒋海燕龙幼康吴保珍
关键词:剥蚀厚度磷灰石裂变径迹镜质体反射率
江南隆起带幕阜山岩体新生代剥蚀冷却的低温热年代学证据被引量:18
2013年
江南隆起位于扬子与华夏地块的碰撞汇聚带,是研究华南大地构造演化的关键地质单元.本文采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及(U-Th-Sm)/He年龄分布特征定性分析与径迹长度分布数据定量模拟相结合,主要研究了幕阜山岩体新生代的隆升与剥蚀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对其构造-热演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自晚白垩世持续隆升以来,幕阜山岩体经历的平均剥蚀厚度约4800m.在不同岩体间,隆升过程及幅度存在差异,空间上具有非均匀性.热史结果显示幕阜山岩体经历了3期剥蚀,其中两期快速剥蚀分别发生在晚白垩世-古近纪(80~50Ma)和10Ma以来,而这之间为一期缓慢剥蚀过程.研究区古近纪的快速剥蚀反映了中-下扬子喜山期大规模伸展断陷作用造成的肩部块体快速剥蚀事件;约10Ma以来的快速剥蚀是对太平洋板块向西运动的响应.幕阜山岩体自燕山晚期以来的隆升剥蚀作用具有良好的盆地沉积响应,三期隆升剥蚀事件与研究区构造演化的动力学背景相吻合.
石红才施小斌杨小秋蒋海燕
关键词:低温热年代学构造演化史裂变径迹
鄂西渝东方斗山-石柱褶皱带中新生代隆升剥蚀过程及构造意义被引量:13
2011年
利用磷灰石与锆石(U-Th)/He年龄与磷灰石裂变径迹(AFT)、镜质组反射率(Ro)一起模拟了鄂西渝东方斗山-石柱褶皱带侏罗纪以来的构造热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约130 Ma(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研究区达到最高古地温,此后为持续抬升冷却过程.磷灰石裂变径迹与Ro表明自晚侏罗世以来不整合面剥蚀厚度可达3500 m.结合(U-Th)/He与Ro数据的反演结果揭示自约130 Ma开始抬升冷却后可分为三个构造演化阶段:快速冷却一缓慢冷却-快速冷却,在晚侏罗世晚白垩世(±130~70 Ma)抬升冷却速率为0.75~1.0℃/Ma;晚白垩世到始新世晚期(70~45 Ma)为较平静期,冷却速率为0.33~0.4℃/Ma;自始新世末(±45 Ma)以来冷却速率为0.9~1.1℃/Ma.它们分别与中上扬子三叠纪以来的三次重要构造变革时期相对应,这为造山带构造演化分析提供有力佐证.
石红才施小斌杨小秋蒋海燕龙幼康
关键词:构造-热演化鄂西渝东裂变径迹镜质组反射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