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兆鹏
- 作品数:56 被引量:13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BMSCs的增殖和分化作用的研究
- 目的: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全身炎症反应和病理性成骨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未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具有向成骨、成软骨及脂肪三系分化的特点,是全身多种组织的来源。
- 李玉希高梁斌黄霖王鹏陈铿蔡兆鹏沈慧勇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BMSCS分化
- 罗西格列酮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干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与wnt/β-catenin及shh/GLI通路的关系
-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增殖体激活受体(PPAR-γ)激活剂罗西格列酮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干细胞增殖的作用及wnt/β-catenin及shh/GLI通路的关系。方法:120只成年SD大鼠,应用Allen改良法制作大鼠TIO SC...
- 李玉希王鹏叶记超黄霖唐勇蔡兆鹏吴燕峰沈慧勇
- 关键词:脊髓损伤
- 改良Stoppa入路在坐骨大孔肿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探讨改良Stoppa入路在坐骨大孔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改良Stoppa入路对6例累及坐骨大孔的骨盆肿瘤的患者进行手术,作耻骨联合上缘2 cm处横形切口,向两侧拉开腹直肌或切断患侧腹直肌以显露耻骨联合和耻骨上支。结扎切断腹壁下动脉和闭孔动脉之间的吻合支。切开髂耻筋膜,将下腹壁肌、髂外血管、股神经和髂腰肌拉向前外侧,沿腹膜外间隙将盆腔脏器拉向内侧。先沿髂外血管逆行向上分离并结扎髂内动脉。在骶髂关节前方辨认分离腰骶干并行骨膜下剥离保护,沿神经行程分离骶神经根。经改良Stoppa入路可以有效显露真骨盆,前至闭孔,内侧接近骶骨中线,外侧可达坐骨大孔,后侧达骶骨前方,上缘达L5/S1椎间隙水平。肿瘤完整切除并仔细止血,腹膜外放置引流管后逐层缝合切口。结果 本组6例坐骨大孔肿瘤均完整切除。改良Stoppa入路切口长度8~12(9.2±1.6)cm,手术时间90~150(112±23)min,出血250~650(320±160)m L,术中对盆腔腹膜后肿瘤显露良好,无神经血管损伤、盆腔脏器损伤、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全部病例获得6~30个月随访,截至末次随访时均无局部复发。结论 改良Stoppa手术入路兼具切口较小、手术视野清晰、易于操作、并发症少的特点,是在累及坐骨大孔的盆腔腹膜后手术中的合适选择。
- 蔡兆鹏陈铿胡旭民王鹏黄霖
- 关键词:改良STOPPA入路手术入路
- 异体肌腱重建肘关节尺侧副韧带手术治疗后外侧旋转不稳的护理
- 目的 MCL对肘关节外翻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肘关节外翻不稳定是最常见的肘关节不稳定,在急性创伤和运动员损伤中较为多见.MCL损伤运动员将丧失运动能力,严重者会影响其日常生活.故探讨异体肌腱重建肘关节尺侧副韧带手术治疗后外...
- 王鹏沈慧勇谢中瑜陈铿蔡兆鹏胡旭民
- 关键词:肘关节尺侧副韧带护理
- 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术治疗复发性脊柱肿瘤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术在治疗复发性脊柱肿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共6例复发性脊柱肿瘤患者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科接受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术.其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27 ~ 46岁,平均33.2岁.肿瘤位于胸椎5例,腰椎(L1)1例.病理包括骨巨细胞瘤3例,乳腺癌、鼻咽癌、肺癌骨转移各1例.分析6例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切除节段、手术切缘、神经功能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切除1节段1例,2节段2例,3节段3例.手术时间7.5~12.0 h,平均8.9h;出血量2500~4500 ml,平均3 116 ml;无手术相关脊髓损伤.术后病理证实边缘无残留.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合并硬膜撕裂1例,胸膜破裂2例,胸腔大量积血1例.随访12 ~47个月,平均随访23.2个月;至末次随访未发现局部复发.美国脊髓损伤协会神经功能分级:3例术前E级患者术后仍为E级,2例术前C级患者术后恢复至D级,1例术前B级患者无明显恢复.结论 部分复发性脊柱肿瘤仍适合后路全脊椎切除术,但需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
- 陈铿黄霖蔡兆鹏王鹏叶记超高梁斌唐勇沈慧勇
- 关键词:矫形外科手术脊椎肿瘤肿瘤复发
- 下颈椎侧方椎间孔镜入路的应用解剖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经下颈椎侧方臂丛后解剖间隙进行椎间孔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40侧成人尸体标本,沿胸锁乳突肌后缘对应C3~7椎体作纵切口,由浅入深经臂丛前、后方按临床手术显露椎间孔途径逐层解剖观测至椎体及附件结构,并模拟手术,牵拉相应组织,测量其牵拉角度、范围。结果①臂丛C5~8根长度、根角度及根间距测量结果表明臂丛前、后入路均可直视神经根对椎间孔周围病变进行操作;②C4~6横突与膈神经的距离测量结果表明与臂丛前入路相比,臂丛后入路不易伤及膈神经;③C3~7横突与颈交感干的距离测量结果表明与臂丛前入路相比,臂丛后入路不易伤及颈交感干;④胸导管70%在C7~T1水平汇入静脉角,C7水平臂丛前入路要注意保护胸导管,臂丛后入路不易损伤胸导管;⑤在C7横突水平处将椎动脉向外牵拉的距离为(2.5±0.4)cm,臂丛前、后入路均应注意保护椎动脉;⑥C7横突末端下方至胸膜顶的距离为(1.9±0.4)cm,C7水平臂丛前、后入路均可能伤及胸膜顶。结论下颈椎侧方臂丛后解剖间隙可为颈椎间孔镜手术提供安全的手术入路。
- 王鹏高梁斌付敏蔡兆鹏唐勇黄霖杨睿陈铿沈慧勇
- 椎间孔镜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结合经皮椎弓根固定治疗腰椎不稳及滑脱的初步临床应用
- 目的:初步探讨椎间孔镜下经后外侧安全三角区入路行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结合经皮椎弓根固定术治疗腰椎不稳及滑脱的手术方法,同时比较本方法与MIS-LILF手术、传统开放PLIF手术的临床效果、并发症等。
- 唐勇叶记超黄霖王鹏陈铿蔡兆鹏高梁斌沈慧勇
- 关键词:腰椎不稳椎体间融合术
- 微创穿刺Intrabeam术中放疗联合椎体强化治疗脊柱转移瘤的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26
- 2016年
- 目的 回顾分析微创穿刺Intrabeam(R)术中放疗联合骨水泥强化治疗脊柱转移瘤的安全性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3年8月全2015年5月间采用微创穿刺Intrabeam(R)术中放疗联合骨水泥强化治疗的32例转移性脊柱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男13例,女19例;年龄28~70岁,平均47.9岁.原发肿瘤:乳腺癌15例、肺癌8例、肝癌3例、其他6例.共治疗42个瘤椎,单节段24例、双节段6例、三节段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胸腰背部局部疼痛(32/32,100%).X线片显示骨破坏的9例(9/32,28.13%),其余表现为X线片未见骨破坏仅MRI显示转移灶者.手术方法为"C"型臂或"O"型臂X线机监视下,在经皮椎体成形或后凸成形术灌注骨水泥前行Intrabeam(R)术中放疗,放疗后以骨水泥强化瘤椎.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手术前后及随访期间的疼痛缓解情况,影像学检查评价病椎局部破坏和术后改善状况.生活质量评价采用EORTC QLQ-BM22量表.结果 手术过程均顺利,术中放疗剂量(9.39±3.32) Gy,平均术中放疗时间为每节段4 min50 s.随访至2015年8月31日,随访时间平均11.2个月(3~15个月),失访1例,死亡2例,靶椎复发、进展2例.瘤椎局部控制率为95.12%.患者局部疼痛由术前VAS评分(5.46±2.37)分减轻至术后第3天的(2.92±0.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能维持至末次随访.EORTC QLQ-BM22骨转移瘤生存质量评分显示患者在疼痛部位、程度和功能方面均较术前获得明显改善,社会心理方面的影响则变化不大.结论 微创穿刺术中放疗联合骨水泥椎体强化治疗胸腰椎脊柱转移瘤,能安全有效控制肿瘤进展和缓解疼痛,并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黄霖陈铿蔡兆鹏王鹏余孝丽叶记超赵敏胡旭民石俊田刘宜敏沈慧勇
- 关键词:脊柱椎体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
- 单一入路手术治疗巨大侵袭性脊柱神经鞘瘤
- 2017年
- 目的探讨单一入路手术治疗巨大侵袭性脊柱神经鞘瘤的方法、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6-01采用单一入路手术治疗的11例巨大侵袭性脊柱神经鞘瘤。1例颈椎肿瘤行前路手术,2例颈椎肿瘤行后外侧入路手术。胸腰椎肿瘤4例中3例行后路手术,1例行前路手术。骶椎肿瘤4例行后路手术。结果本组手术时间120~290(210±55)min,术中出血量150~1 200(537±306)ml。1例S1神经根结扎后下肢肌力下降,双侧S4神经根结扎后出现二便功能障碍,术后半年逐渐恢复。本组均获得4~28(13.2±6.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和转移,内固定位置良好。术前痛区VAS评分1~8(4.5±2.0)分,末次随访时VAS评分1~3(1.8±0.6)分;末次随访时疼痛较术前明显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7例有神经功能障碍者ASIA评分:左侧39~49(44.5±3.9)分,右侧40~49(45.7±3.0)分;末次随访ASIA评分:左侧42~49(46.7±2.5)分,右侧45~49(47.4±1.4)分;手术前后ASI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一入路手术能够完整切除巨大侵袭性脊柱神经鞘瘤,彻底减压并重建脊柱稳定性,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 胡旭民黄霖陈铿谢中瑜王鹏蔡兆鹏赵敏唐永生沈慧勇
- 关键词:脊柱前路后外侧入路
- 单次剂量右旋美托咪定对脊柱侧凸矫形术中唤醒试验的影响
- 目的 评价单次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脊柱侧凸矫形术患者术中唤醒试验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脊柱侧凸矫形术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50例,ASA Ⅰ~Ⅱ级,年龄12~2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
- 唐勇沈慧勇高梁斌叶记超黄霖王鹏陈铿蔡兆鹏胡旭民
- 关键词:脊柱侧凸唤醒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