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木炎

作品数:38 被引量:14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肿瘤
  • 12篇免疫
  • 11篇病理
  • 8篇细胞
  • 7篇免疫组化
  • 6篇预后
  • 6篇组织化学
  • 6篇临床病理
  • 6篇免疫组织
  • 6篇免疫组织化学
  • 4篇蛋白
  • 4篇直肠
  • 4篇直肠癌
  • 4篇乳头
  • 4篇乳头状
  • 4篇上皮
  • 4篇上皮性
  • 4篇转录
  • 4篇EZH2
  • 4篇肠癌

机构

  • 26篇中山大学
  • 10篇中山大学附属...
  • 8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广州永诺生物...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6篇蔡木炎
  • 10篇谢丹
  • 4篇肖永波
  • 4篇王凤伟
  • 4篇陈杰伟
  • 4篇李鹏
  • 4篇凌逸虹
  • 3篇吴秋良
  • 3篇符珈
  • 3篇刘君
  • 3篇廖奕佶
  • 3篇饶慧兰
  • 2篇姜武
  • 2篇裴小青
  • 2篇陈敏山
  • 2篇杨国奋
  • 2篇林桐榆
  • 2篇云径平
  • 2篇凌逸虹
  • 2篇潘志忠

传媒

  • 4篇癌症
  • 4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毕业后医...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兔VX2肝肿瘤射频消融疗效评价--超声造影、增强CT与病理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与增强CT检查在评价肝肿瘤VX2肝肿瘤模型射频消融(RFA)疗效方面的作用。资料与方法9只兔VX2肝肿瘤模型作RFA治疗后1周同时作CEUS与增强CT检查,与病理作对照,比较CEUS与增强CT在评价RFA疗效的准确性。结果9只中8只病理发现残留肿瘤灶,1只完全消融,残留灶在CEUS与增强CT上均可见强化。3只炎性反应带能被CEUS正确评价,而增强CT将其中2只误认为是残留灶。1只残留灶位于肋骨下未能被CEUS检出。CEUS、增强CT、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率、特异性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6%、88%、86%,90%、78%、85%,94%、75%、91%。三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US与增强CT均能较可靠评价RFA疗效,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CEUS与增强CT联合评价可提高评价准确率。
梁惠宏谭国胜张耀军裴小青周建华冯仕庭蔡木炎陈敏山李锦清
关键词:动物肿瘤超声
SATB2是肝转移性结直肠癌特异的诊断标记物
张意军陈杰伟云径平谢丹蔡木炎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25例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5例IMPC标本及临床病理资料,对该组病例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22例(22/25,88%),平均淋巴结转移率为46.82%;肿瘤组织中IMPC成分>50%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于IMPC成分<50%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P<0.05)。肿瘤最大径≥4cm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于最大径<4cm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P<0.05)。ER、PR、cerbB2、Ki67、P53的表达情况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和生存预后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 IMPC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学表现的高增殖、高转移潜能的浸润性乳腺癌。
张梅芳符珈蔡木炎吴秋良
关键词:乳腺肿瘤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EZH2在上皮性恶性肿瘤转移中的作用与机制及其表达上调的分子机理研究
谢丹郑芳蔡木炎童铸廷廖奕佶
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3
2006年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发现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等多种生物学行为相关。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α的表达,探讨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96例患者的胃癌组织学蜡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IF-1α的表达,并分析HIF-1α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96例患者中,80.2%(77/96)的患者HIF-1α呈阳性表达,其中(+)7例,(++)29例,(+++)27例,(++++)14例;Ⅰ、Ⅱ期与Ⅲ、Ⅳ期患者的HIF-1α表达率分别为66.7%、87.3%(P=0.016),T1、T2浸润深度与T3、T4浸润深度的患者HIF-1α表达率分别为57.9%、88.0%(P=0.007),无远处转移与有远处转移患者的HIF-1α表达率分别为75.9%、100.0%(P=0.055)。HIF-1α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者;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1.2%及57.9%(P=0.027)。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HIF-1α尚不能做为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0.158)。结论:HIF-1α的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总生存率、肿瘤分期、浸润深度及远处转移关系密切;提示HIF-1α可作为评估胃癌发展、转移及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韩冰徐瑞华史艳侠李宇红骆卉妍王峰侯景辉蔡木炎姜文奇
关键词:胃肿瘤HIF-1Α预后
磷酸化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其与胃癌关系的研究国内尚无报道。本研究旨在检测中国人胃癌组织中mTOR的活化形式p-mTOR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81例胃癌组织中p-mTOR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与其相关性。【结果】所检测的181例胃癌标本中p-mTOR蛋白表达阳性93例,阳性表达率为51.4%,p-mTOR阳性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T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p-mTOR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进展相关,可能成为预测胃癌转移的新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徐大志夏良平林桐榆蔡木炎范新娟詹友庆周志伟李威
关键词:胃癌P-MTOR免疫组化
APAF-1和COX-2表达程度与局部晚期直肠癌neo—CRT后pCR相关性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直肠癌组织中APAF-1、COX.2表达程度与新辅助同期neo.CRT后pCR相关性。方法收集2005--2012年行neo—CRT及根治性手术的82例局部晚期直肠癌疗前癌组织石蜡包埋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评估APAF.1、COX-2表达水平。复阅术后病理组织切片,评估放化疗后肿瘤退缩等级(0—4级,pCR为4级)。分析APAF-1、COX-2表达程度与pCR是否相关。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检验。结果neo—CRT后0、1、2、3、4级分别为0、6(7%)、33(40%)、20(24%)、23(28%)例。APAF-1高表达组pCR率高于低表达组(37%:17%,P=0.047),COX-2低表达组pCR率高于高表达组(38%:15%,P=0.028)。APAF.1高表达/COX-2低表达组pCR率高于APAF-1高表达/COX-2高表达组、APAF—1低表达/COX-2低表达组、APAF—1低表达/COX-2高表达组(56%、14%、17%、15%,P=0.005)。APAF-1表达程度与pCR呈正相关(P=0.042),COX-2表达程度与pCR呈负相关(P=0.024)。结论APAF-1、COX-2表达程度与局部晚期直肠癌经neo—CRT后是否达pCR存在相关性,两者联合检测对pCR有更高预示价值。
彭海花余昕奚少彦张天董隽游凯云蔡木炎王成涛张惠忠文碧秀高远红
关键词:新辅助放化疗
一种环状RNA及其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状RNA及其用途,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所述环状RNA是由肝组织中SOX5基因经转录、剪切、环化而成的,所述环状RNA可应用于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本发明对环状RNA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于诊断和治疗肝癌。
蔡木炎赖炳权罗景燕何重华许少飞李伟琴
文献传递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鉴别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与肝细胞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鉴别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和肝细胞癌中的价值。方法 2005年4月-2011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超声造影检查的7000例肝局灶性病灶中选取病...
裴小青刘隆忠熊永红韩峰陈敏山李安华蔡木炎
关键词: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肝细胞癌超声造影剂
文献传递
17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通过对发生在肝脏的17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进行分类,探讨其各个组织亚型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对肝内17例HAML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Lane和Armah等提出的观点进行组织亚型分类,并对各个亚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结果 17例HAML中,发生在肝右叶10例,发生在肝左叶6例,发生在肝尾叶1例。其中三相型9例(52.9%),单相型1例(5.9%),上皮样型7例(41.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17例(100.0%)肿瘤细胞均表达HMB45,16例(94.1%)肿瘤细胞特征性表达Melan-A9,例(52.9%)表达CD1a,Ki67的表达比例各个病例几乎不一致,其中5例(29.4%)Ki67的表达≥5%。CD34全部呈阴性表达。结论 HAML可分为三种组织类型但免疫诊断标记相似,特征性表达HMB45、Melan-A、CD1a、SMA,手术治疗效果均好。
黄小杏饶慧兰吴秋良蔡木炎
关键词: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免疫组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