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8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三医院神经内科白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f脑梗死组)、同期单纯颈动脉粥样硬化而无脑梗死患者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健康体检者80例(正常对照组1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D-二聚体含量,全自动血凝仪测定纤维蛋白原含量,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nVIT)值。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颈动脉IMT值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性卒中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高于非进展性卒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升高,脑梗死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426,P=0.006;r=0.535,P=0.001)。结论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与病情进展密切相关。二者做为急时相反应物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提示,相对于高凝状态,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慢性炎症反应关系更为密切。
- 肖文李仓霞薛海龙贾秀丽
- 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
- 耳石手法复位、前庭习服训练和单纯药物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2年
-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用耳石手法复位、前庭习服训练及药物均可治疗。本研究观察耳石手法复位、前庭习服训练和单纯药物治疗对BPPV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薛海龙李仓霞肖文
- 关键词: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单纯药物治疗耳石疗效观察习服前庭
-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分析
- 李仓霞肖文王军文薛海龙蒲晓龙郭小峰周林甫朱乐湖
- 拉莫三嗪治疗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4例被引量:1
- 2016年
-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 kinesigenic dyskinesia,PKD)是发作性运动障碍的一种,其特点为由运动诱发,表现为一侧肢体或躯干的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症、或姿势性肌张力障碍,常常出现在从坐位变站位或运动速度加快时,由于该病罕见,发作间期神经系统检查正常,易被误诊,2011年~2015年本研究用拉莫三嗪治疗4例该患者,现报道如下。
- 李仓霞薛海龙蒲晓龙边娜郭小锋陈英歌
- 关键词:拉莫三嗪手足徐动症舞蹈样动作PAROXYSMAL发作性运动障碍
- 阿尔茨海默病记忆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记忆特征。方法 2005年12月~2007年9月在宝鸡市6所干休所和4个社区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1126人,其中男652人,女474人,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筛查,对达到痴呆诊断标准且能进行《临床记忆量表》的52例与文化程度相当、性别比例适当的44例比较。结果 (1)病例组男女各项记忆指标比较,仅无意义图形再认存在差异;(2)病例组文化程度与MMSE和联想学习呈正相关;(3)对照组各年龄与MMSE、图像自由回忆、无意义图形再认呈显著负相关,文化程度与图像自由回忆和人像特点联系呈显著正相关;(4)AD组MMSE和《临床记忆量表》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AD患者记忆系统全面受损,记忆损害是其固有特征。
- 李仓霞马文涛肖文薛海龙陈晓慧朱乐湖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临床记忆量表
- 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电生理特点的比较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比较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的电生理特点。方法对周围性眩晕组(85例)和中枢性眩晕组(61例)患者进行眼震电图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结果周围性眩晕组眼震电图异常67例(78.8%),其中视测距障碍试验过冲及欠冲6例(7.1%);自发性眼震5例(5.9%);凝视试验异常16例(18.8%);视跟踪试验Ⅰ型42例(49.4%),Ⅱ型17例(20.0%),Ⅲ型8例(9.4%);视动性眼震试验双侧不对称19例(22.4%);变位性眼震阳性51例(60.0%);冷热试验异常31例(36.5%)。中枢性眩晕组眼震电图异常42例(68.9%),视测距障碍试验过冲及欠冲19例(31.1%);自发性眼震13例(21.3%);凝视试验异常23例(37.7%);视跟踪试验Ⅰ型35例(57.4%),Ⅱ型13例(21.3%),Ⅲ型8例(13.1%),Ⅳ型5例(8.2%);视动性眼震试验双侧不对称33例(54.1%);变位性眼震阳性2例(3.3%);冷热试验异常6例(9.8%)。与周围性眩晕组比较,中枢性眩晕组视测距障碍试验、凝视试验、视跟踪试验、视动性眼震试验异常率显著升高,变位实验和冷热实验异常率显著降低(均P<0.05)。周围性眩晕组BAEP异常32例(37.6%),中枢性眩晕组BAEP异常31例(50.8%)。与中枢性眩晕组比较,周围性眩晕组Ⅰ波潜伏期及Ⅰ-Ⅲ波的波峰潜伏期显著升高,Ⅴ波潜伏期及Ⅰ-Ⅴ波峰潜伏期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眼震电图视测距障碍试验、凝视试验、视跟踪试验、视动性眼震试验对中枢性眩晕敏感性较高,变位性眼震实验对耳石症检出率高,冷热实验对半规管功能评价敏感度高。BAEP阳性率较低,但可对眩晕患者定位提供客观依据。
- 薛海龙肖文李仓霞
- 关键词:周围性眩晕中枢性眩晕电生理特点
- 蛛网膜下腔出血全脑血管造影43例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李仓霞肖文李改丽薛海龙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全脑血管造影
- 拉莫三嗪治疗癫痫间105例报道被引量:2
- 2013年
- 本院自2009年3月-2012年9月用拉莫三嗪治疗癫痫10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2009年3月-2012年9月在本科门诊及住院确诊为癫痫的患者105例,其中男43例,女62例,年龄4~48岁,平均年龄(24.4±1.86)岁,病程1~29年,平均病程(5.76±1.30)岁,单药治疗组59例,其中包括复杂部分性发作22例,简单部分性发作14例,全身强直一阵挛发作14例,失神发作9例;添加治疗组46例,
- 李仓霞薛海龙王军文肖文蒲晓龙郭小峰周林甫
- 关键词:拉莫三嗪治疗组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强直一阵挛发作平均年龄
- 奥卡西平和卡马西平治疗前庭阵发症的疗效对比被引量:5
- 2015年
- 前庭阵发症是周围性眩晕的常见病因之一,主要表现为短暂性眩晕发作,发病机制可能为血管神经之间的压迫,目前临床采用抗癫痫药物治疗该病,常用药物为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治疗前庭阵发症尚无报道,本研究就奥卡西平和卡马西平治疗前庭阵发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 薛海龙李仓霞肖文王军文
- 关键词:奥卡西平周围性眩晕过度换气试验耳蜗功能
- 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记忆障碍的作用被引量:2
- 2013年
- 2005年12月~2007年9月在宝鸡市6所干休所和4个社区流调1126人,其中男652人,女474人,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筛查,痴呆诊断按照《国际疾病分类-10》中Alzhimer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MMSE异常的判定标准:文盲≤17分,小学≤20分,中学≤22分,大学≤23分;并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北京版)测查,检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90例,其中52例完成了《临床记忆量表》测定,余38例因合并精神障碍、
- 李仓霞肖文薛海龙王军文朱乐湖蒲晓龙郭小锋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记忆障碍多奈哌齐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临床记忆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