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艳霞

作品数:22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快速繁殖
  • 5篇褐飞虱
  • 5篇飞虱
  • 4篇植株
  • 4篇射干
  • 4篇水稻
  • 4篇基因
  • 3篇稻褐飞虱
  • 3篇主效基因
  • 3篇抗褐飞虱
  • 2篇性状
  • 2篇野生
  • 2篇野生稻
  • 2篇玉米
  • 2篇愈伤
  • 2篇愈伤组织
  • 2篇水稻褐飞虱
  • 2篇农艺
  • 2篇农艺性
  • 2篇农艺性状

机构

  • 22篇广西大学
  • 4篇中北大学
  • 3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广西农业职业...
  • 1篇太原市邮政局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22篇薛艳霞
  • 10篇张慧英
  • 8篇李容柏
  • 7篇覃宝祥
  • 6篇邱永福
  • 5篇张耀华
  • 4篇刘芳
  • 4篇刘芳
  • 3篇邓小翔
  • 3篇陈曙
  • 2篇农友业
  • 2篇唐茂艳
  • 2篇吕荣华
  • 2篇王强
  • 2篇高国庆
  • 2篇陶伟
  • 2篇陈雷
  • 2篇张晓丽
  • 2篇焦晓真
  • 2篇梁天锋

传媒

  • 3篇种子
  • 3篇北方园艺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玉米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中草药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药材
  • 1篇Agricu...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1篇2017
  • 9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0
  • 6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道地药材射干快繁体系的建立
2016年
目的:建立射干快速繁殖体系,为人工栽培提供优良种苗。方法:以道地药材射干的根茎芽和茎腋芽为外植体,通过正交混合设计法筛选出影响诱导丛生芽增殖的主次因素。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摸索适宜丛生芽增殖不同附加物的浓度。结果与结论:茎腋芽是最佳的外植体,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是MS+BA 2.0mg/L+NAA 0.5mg/L+糖6%+琼脂5%,丛生芽数目为207个,增殖率高达690.0%。
薛艳霞张慧英郭辉洪登伟刘芳
关键词:射干丛生芽快速繁殖
射干试管根茎诱导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离体条件下射干试管根茎诱导的最适培养基。方法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了碳源种类和质量浓度,NAA质量浓度和活性炭对射干试管根茎诱导的影响。结果射干试管根茎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6-BA2.0mg/L+NAA0.5mg/L+白糖6%,培养基中不宜添加活性炭。试管根茎接入培养基MS+BA2.0mg/L+白糖3%上,发芽率达61.03%。结论糖质量浓度是影响射干试管根茎诱导的主要因素。
张耀华张慧英薛艳霞
关键词:射干根茎
金果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以金果榄稍老茎节和嫩茎节为外植体,应用次氯酸钠和升汞对金果榄茎节进行单因素和两因素不同时间的处理,以优化外植体灭菌环节;通过附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不同浓度的培养基对金果榄初代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果榄稍老茎节在15%次氯酸钠中灭菌20min,再用0.1%升汞灭菌10min,污染率为6.7%、死亡率3.3%、出芽率达93.5%;金果榄初代诱导较好的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 0.2mg/L;金果榄增殖培养较好的培养基为MS+TDZ 1.0mg/L+6-BA 0.5mg/L+NAA 0.2mg/L;在生根培养过程中,金果榄芽基部在IBA 100mg/L+6-BA 10mg/L溶液中浸泡10min,再接入1/2MS培养基中,生根效果最好,根诱导率为80%,每株根条数为3.7条。
李小泉薛艳霞韦绍龙
关键词:金果榄增殖培养
广西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中心的确定与核心种质构建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确定广西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遗传多样性中心,构建普通野生稻核心种质资源,为广西普通野生稻资源保护利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利用24对微卫星标记分析来自郁江流域、红水河流域、南流江流域和桂北山区的普通野生稻623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采用逐步聚类法构建10%和5%的广西普通野生稻核心种质。【结果】24个SSR位点总共检测到114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7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000 1,Shannon信息指数为1.180 1,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38 8。9个居群遗传多样性指数为:邕宁居群>临桂居群>扶绥居群>容县居群>贵港居群>平南居群>古棚居群>五里塘居群>博白居群。4个区域的多样性指数为:郁江流域>桂北山区>南流江流域>红水河流域。广西普通野生稻资源5%的核心样本共31份,其中邕宁居群有14份,扶绥居群有12份;邕宁居群和扶绥居群分别占本居群分析样本的5.76%和18.75%,是核心样本的主要来源。【结论】郁江流域是广西普通野生稻多样性中心;邕宁居群的普通野生稻地理分布广、种类丰富,而扶绥居群遗传多样性异常丰富,它们是核心样本的主要来源,也是值得特别关注和重点保护的重要区域。
薛艳霞梁燕理冯璇黄金艳刘芳覃宝祥邱永福李容柏
关键词:普通野生稻SSR核心种质
大花蕙兰的快速繁殖被引量:5
2007年
采用大花蕙兰的试管苗和原球茎作材料。以MS培养基或1/2MS为基本培养基,比较不同浓度的队对大花蕙兰试管苗和原球茎增殖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的NAA对大花蕙兰试管苗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花蕙兰原球茎增殖与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 0.2mg/L+B.A1.0 mg/L),原球茎增殖率达363.16%,芽分化率达到68.42%;其试管苗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0.2mg/L+香蕉汁100g/L+BA0.5mg/L),芽增殖率达到91.67%;大花蕙兰试管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0.5mg/L),平均每株生根数为2.60条。
薛艳霞张慧英张耀华邓小翔
关键词:大花蕙兰分化
水稻褐飞虱主效基因qBph30(t)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抗褐飞虱主效基因qBph30(t)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通过将水稻抗虫品系05BPH16(♂)与抗蚊青占(♀)杂交获得的F<Sub>2</Sub>各单株的基因型,同时结合F<Sub>2:3</Sub>各家系...
李容柏邱永福覃宝祥焦晓真杨萌薛艳霞刘芳
文献传递
玉米幼胚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以不同玉米自交系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2,4-D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6-BA浓度对愈伤组织分化和6-BA与NAA配合使用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2,4-D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率影响差异不明显,但对胚性率诱导有明显影响,其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2,4-D 2 mg/L+水解酪蛋白500 mg/L+脯氨酸500 mg/L;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是MS+6-BA0.5 mg/L+水解酪蛋白500 mg/L+谷氨酰胺200 mg/L+PP333 2 mg/L;试管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是1/2 MS+6-BA0.5 mg/L+NAA2.0 mg/L+PP333 2.0 mg/L+活性炭0.2%。
张慧英张耀华农友业薛艳霞
关键词:玉米幼胚愈伤组织
大岩桐试管苗的快速繁殖被引量:3
2006年
张耀华张慧英薛艳霞刘爱华
关键词:快速繁殖技术大岩桐试管苗繁殖试验球根花卉苦苣苔科
基于钻石模型的广西水稻种业核心竞争力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借助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要素、相关行业和支持行业、企业战略、机会因素和政府因素等6方面出发,详细分析了广西种业的发展现状和核心竞争力,明确了广西水稻种业在自然及科技要素、企业战略、政府政策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在需求要素、生产成本、基础设施和相关行业方面表现劣势,并针对性提出了提升竞争力的相关对策。
张晓丽薛艳霞吕荣华王强陈雷唐茂艳陶伟高国庆梁天锋
关键词:钻石模型核心竞争力
抗褐飞虱基因Bph28(t)的分子标记引物及其标记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褐飞虱基因Bph28(t)的分子标记引物及其标记方法和应用,通过广西野生稻抗源W2183转育的后代Bph28(t)单基因系(♂)与黄华占(♀)杂交自交获得的F<Sub>2</Sub>后代,分别对F<Sub...
李容柏薛艳霞邱永福刘芳覃宝祥陈曙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