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京大学音乐系音乐活动考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燕京大学(以下简称"燕大")为美国四个基督教会联合创办的私立综合类大学,正式建立于1919年,首任校长为美国人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aurt)。这所大学的音乐类课程属于选修性质,还不足以构成"音乐系"的规格。燕大在成立之初具有较鲜明的宗教色彩,从其音乐课程来看,
- 袁昱
- 关键词:音乐系音乐活动音乐课程基督教会司徒雷登宗教色彩
- 一本珍贵的早期五声音阶练习曲集——齐尔品《五声音阶的钢琴教本》被引量:2
- 2008年
- 亚历山大·齐尔品(Alexandre Tcherepnine)是上个世纪对中国专业音乐创作的民族化风格做出重要贡献的音乐家。他不仅鼓励中国音乐家创作有民族风味的作品,还不遗余力地将中国音乐介绍到国外。他于1936年出版的《五声音阶的钢琴教本》是一本较早的中国五声音阶钢琴练习曲集,对中国五声音阶钢琴练习曲教材的编写是一个重要的补充。
- 袁昱
- 关键词:齐尔品
- 中西融合的早期探索——许勇三毕业作品音乐会史料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对新发现的许勇三先生1937年在燕京大学毕业作品音乐会的有关史料,包括《燕京新闻》中的报道、以及部分作品的乐谱进行分析,探求20世纪30年代时,作为一所教会学校中的学生探索中国风格创作作品音乐会的历史意义。此外,所发现的杨荫浏先生对这次音乐会的评论文章也是在此前已出版的杨先生全集中所未见到的,希望能对杨先生新的全集的编辑工作有所帮助。
- 袁昱
- 西方流行音乐研究中的受众理论(下)
- 2015年
- 亚文化少数派与主流文化克拉克在他的评论中提出一个问题:亚文化与主流文化是否是对立的或非此即彼的?1戴伍·莱恩(Dave Laing)认为,2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而且海博蒂所认为的朋克音乐脱离于主流风格的观点是错误的。根据莱恩的看法,海博蒂误将朋克音乐仅仅解释为一种亚文化。与海博蒂相比,莱恩认为朋克音乐首先是朋克摇滚,一种与其他音乐体裁并存的音乐体裁。它是"由男性吉他手主导的摇滚音乐"传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基斯.尼格斯袁昱
- 关键词:音乐传统莱恩音乐研究音乐体裁
- 杜鸣心交响音乐创作发展轨迹及艺术品格探究
- 2013年
- 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现代音乐开始涌入中国大陆以来,当代中国乐坛呈现出极为丰富和多样化的局面,作为代表一个国家专业音乐发展水准重要参照系的交响音乐园地,也显示出这种充满生机的面貌。杜鸣心是交响音乐创作中传统风格的突出代表,多年来佳作频出,为中国听众奉献了可贵的精神食粮。那么,杜鸣心交响音乐作品中究竟有那些特质得以吸引广大听众的?其中有哪些值得中国作曲家借鉴的经验?本文梳理了杜鸣心交响音乐创作的成长、发展历程,并对其艺术品格进行总结,以期为当代中国交响音乐创作提供些许参照。
- 袁昱
- 关键词:交响音乐艺术品格
- 西方流行音乐研究中的受众理论(上)被引量:1
- 2015年
- 由于世界上每时每刻都有许多人参与大量的音乐实践,那么,试图介绍音乐受众理论的这一章将不可避免地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毕竟,流行音乐的受众范围覆盖了数以千万计的聚集于露天大型运动场观看著名乐队和歌手表演(或许还有数以百万计的人们通过广播和电视收看转播)的人们,以及那些在婚礼或生日宴会上随着音乐起舞的人们。
- 基斯.尼格斯袁昱
- 关键词:电视收看舞蹈形式大众传播研究阿多诺
- 近代教会大学音乐教育管窥——以燕京大学音乐系为例被引量:3
- 2013年
- 西方国家在近代中国创办的教会大学一度被视为"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工具",导致教会大学中的音乐教育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得到系统的研究。但近年来史学界通过对大量史实的实际考察与研究后发现,教会大学为近代中国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教会大学中的音乐教育也是近代中国音乐事业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文章对20世纪上半叶教会大学的突出代表———燕京大学的音乐系进行了史料的挖掘与考察工作,得以管窥近代教会大学中音乐教育的特色与价值。
- 袁昱
- 关键词:音乐教育宗教因素
- 杜鸣心交响音乐创作研究
- 袁昱
- 关键词:交响音乐抒情性形象性民族化探索
- 中西合璧、音画交融——杜鸣心交响幻想曲《洛神》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杜鸣心(1928—)是当代中国乐坛上具有突出影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在他超过半个世纪的音乐创作生涯中,交响音乐占有相当重要的份量和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的音乐风格和创作成就。本文对杜鸣心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创作的交响幻想曲《洛神》进行分析,总结作品的创作特点和所取得的艺术经验,以资借鉴,并将其置于杜鸣心交响音乐创作发展历程的背景中进行观照。
- 袁昱
- 关键词:形象刻画
- 杜鸣心交响音乐创作民族化探索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交响音乐作为从西方引进的舶来品,在其于中国文化环境中移植与发展的过程中,在中国作曲家手中被注入了民族性因素。杜鸣心是一位具有高度民族意识的老一辈作曲家,在交响音乐的民族化方面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体现在从题材内容到技术手法等多个方面。本文对杜鸣心交响音乐创作中的民族化探索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中国当代交响音乐创作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提供相关借鉴。
- 袁昱
- 关键词:交响音乐创作民族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