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褚黎

作品数:11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妊娠
  • 7篇妊娠合并
  • 4篇动脉
  • 4篇妊娠并发
  • 4篇妊娠并发症
  • 4篇并发
  • 4篇并发症
  • 3篇心血管
  • 3篇心脏
  • 3篇血管
  • 2篇月经
  • 2篇孕妇
  • 2篇手术
  • 2篇主动脉
  • 2篇主动脉夹层
  • 2篇子宫
  • 2篇末次月经
  • 2篇内膜
  • 2篇夹层
  • 2篇二尖瓣

机构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心肺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褚黎
  • 9篇张军
  • 7篇李燕娜
  • 3篇王云龙
  • 2篇李斌
  • 2篇魏炜
  • 2篇秦彦文
  • 2篇李海洋
  • 1篇孟旭
  • 1篇吴璇
  • 1篇龙德勇
  • 1篇刘岩岩
  • 1篇罗志红

传媒

  • 4篇中国医药
  • 3篇中华妇产科杂...
  • 2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年份

  • 1篇2021
  • 5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妊娠合并下肢静脉栓塞1例
2005年
褚黎李斌魏炜
关键词:下肢静脉栓塞妊娠合并下肢肿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不良嗜好
妊娠合并扩张型心肌病1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患扩张性心肌病的孕妇在妊娠期的临床处理方法和母婴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妊娠合并扩张性心肌病14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包括孕周、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母婴结局.结果:14例妊娠合并扩张性心肌病的孕妇的年龄为23~42岁,平均(29.6±5.8)岁;发病孕周5~38周,平均(19.1±10.8)周;超声心动: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57.5~86mm,平均(65.6±7.9)mm,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45.1~70mm,平均(53.5±7.1)mm,射血分数(LVEF):25%~46%,平均(32.9±6.7)%,血脑钠肽:56~3721ng/L,平均946.8ng/L,心功能:Ⅱ级4例,Ⅲ级6例,Ⅳ级4例;治疗:强心、利尿、预防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剖宫取胎3例,中期引产2例,人工流产3例,剖宫产6例,母亲结局:14例抢救成功;胎儿结局:足月儿1例,早产儿5例,早中孕终止妊娠8例,5例新生儿存活,1例放弃抢救死亡,随访存活新生儿发育正常。讨论:妊娠合并扩张性心肌病的孕妇根据患者情况由多学科协作,正规的药物治疗改善心功能后,采用对患者创伤最小的方式终止妊娠,不失为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的一种方法。
褚黎张军李燕娜王云龙罗志红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扩张型心肌病心血管病
妊娠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伴赘生物的临床处理及母儿结局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伴赘生物的临床处理及母儿结局。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15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9例妊娠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伴赘生物孕妇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母儿结局。9例孕妇入院后均由产科、麻醉科、心内科、心外科、体外循环科等多科室会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由相关科室协作完成临床治疗。治疗方案包括一般治疗、抗感染治疗、心脏手术及终止妊娠手术的时机及方式。结果(1)临床特点:9例孕妇的年龄为25~36岁;发病孕周为19~36周。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咳痰、进行性贫血为主要症状,心力衰竭时患者口唇发绀、不能平卧甚至端坐呼吸;查体可闻及心脏杂音、脾肿大;血培养阳性。基础心脏病类型:先天性心脏病7例,包括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右心室流出道狭窄1例、室间隔缺损2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包括二尖瓣狭窄1例、二尖瓣狭窄人工换瓣后卡瓣1例。心内膜赘生物附着位置:二尖瓣赘生物3例,肺动脉瓣赘生物2例,主动脉瓣赘生物3例,右心室流出道赘生物1例。术前心功能分级:Ⅱ级1例,Ⅲ级3例,Ⅵ级5例。(2)治疗:一般治疗包括吸氧、卧床休息、强心、利尿等。抗感染治疗根据药敏试验,应用联合、足量抗生素治疗。9例孕妇均行基础心脏病的手术治疗及心内膜赘生物清除术;2例孕中期行剖宫取胎术,7例孕晚期行剖宫产术。9例孕妇中,6例心脏手术和终止妊娠手术同时进行,手术时间为孕22~34周;2例在心脏手术前终止妊娠,终止妊娠时间分别为孕33、37周,心脏手术时间分别为产后11、32 d;1例在心脏手术后终止妊娠,心脏手术、终止妊娠时间分别为孕26、37周。(3)母儿结局:7例孕�
褚黎张军李燕娜孟旭刘岩岩
关键词:心脏瓣膜疾病
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或合并主动脉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 研究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或合并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 1月至2016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分娩的合并主动脉夹层或合并主动脉瘤的32例孕产妇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本院分娩的无合并主动脉夹层或合并主动脉瘤的65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根据妊娠合并疾病类型,将病例组分为主动脉夹层组(24例)和主动脉瘤组(8例);将对照组分为正常组(35例)和高血压组(30例)。收集和分析所有孕产妇临床资料。结果 主动脉夹层组孕产妇死亡率和胎儿丢失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高血压组和主动脉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组的早产儿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瘤组和主动脉夹层组早产儿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夹层组终止妊娠孕周小于正常组、高血压组和主动脉瘤组[30(22,35)周比37(37,38)、36(32,38)、32(14,38)周],胸背痛发生率高于其他3组[100.0%(24/24)比0.0%(0/35)、0.0%(0/30)、1/8],主动脉宽度水平高于其他3组[(5.5±1.7)cm比(2.8±0.4)、(3.0±0.4)、(5.1±1.1)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主动脉瘤组主动脉宽度大于正常组和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夹层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主动脉瘤组中性粒细胞比例均低于正常组和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或合并主动脉瘤的孕产妇以胸背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关注主动脉和血压,结合辅助检查,做到初诊及时准确,保障母婴生�
褚黎张军李燕娜李海洋秦彦文
关键词: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妊娠
合并二尖瓣狭窄孕妇临床治疗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分析合并二尖瓣狭窄孕妇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及母婴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12例合并二尖瓣狭窄孕妇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临床资料、个体化治疗方案及母婴结局情况。结果 12例合并二尖瓣狭窄孕妇中二尖瓣重度狭窄8例,二尖瓣中度狭窄2例,二尖瓣瓣叶变形、轻度狭窄并关闭不全1例,二尖瓣狭窄换瓣术后卡瓣1例。9例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4例在体外循环下行相应的心脏手术,包括第9例患者行介入性球囊扩张术十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生物瓣换瓣术+剖宫产术,第10例患者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赘生物清除术+剖宫取胎术,第11例患者行二尖瓣成形+赘生物清除术+剖宫产术,第12例患者行二次二尖瓣置换术+赘生物清除术+剖宫产术。 2例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的孕妇足月后自然分娩,9例剖宫产术(4例足月后剖宫产,5例因心脏情况及时终止妊娠),第10例孕妇因心力衰竭孕中期行剖宫取胎术。第11例孕妇经积极治疗存活,第12例孕妇因产后多脏器衰竭于产后30 d死亡。足月儿6例存活;早产儿5例,其中4例存活,1例死亡(第12例);第10例孕中期剖宫取胎为死胎。随访3~9年,存活10例新生儿发育良好。结论 根据合并二尖瓣狭窄孕妇情况,多学科协作制定孕产妇个体化治疗方案,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挽救母婴生命。
魏炜褚黎张军李燕娜王云龙
关键词:二尖瓣狭窄妊娠预后
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2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孕妇的孕期管理及母儿结局。 方法收集2006年1月1日至2016年2月29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分娩的24例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孕妇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母儿结局。 结果(1)临床特点:24例合并主动脉夹层的孕妇,年龄为22~35岁,平均(29±4)岁;发病时间为孕5周~产后1个月;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胸背痛,部分孕妇还出现了游走性或放射性疼痛;主动脉夹层类型:Stanford A型17例,B型7例;主动脉宽度:2.9~10.0 cm,平均(5.6±1.7)cm。实验室检查结果:D-二聚体水平为448~6 421 μg/L,平均(1 097±1 209)μg/L;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水平为4.1~52.1 mg/L,平均(10.2±9.5)mg/L;白细胞计数为(6.8~36.4)×109/L,平均(29.4±4.2)×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为76.0%~97.6%,平均(84.6±6.3)%。(2)治疗:①19例孕妇行主动脉手术。主动脉手术方式有4种:主动脉根部置换+全主动脉弓置换+支架象鼻植入术(Bentall+Sun's术)、主动脉根部置换术(Bentall术)、带膜支架植入术、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19例行主动脉手术的时间为孕5周至产后1个月。手术与终止妊娠的关系:4例孕妇终止妊娠后行主动脉手术;9例孕妇行主动脉手术同时行剖宫取胎术或剖宫产术;6例孕妇主动脉手术后行妇产科手术。②5例孕妇未行主动脉手术,其中2例Stanford A型和1例B型孕妇来院后未及手术即死亡,2例B型孕妇行保守治疗。24例孕妇终止妊娠的时间为孕6~37周,平均孕(26±10)周。(3)母儿结局:24例孕妇中20例抢救成功(83%,20/24),4例死亡(17%,4/24)。新生儿存活10例,其中足月儿4例,早产儿6例,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为1 080~3 800 g,平均(2 302±764)g;其中极低出生体质量儿3例,低出生体质量儿1例,新生儿窒息3例。新生儿�
褚黎张军李燕娜李海洋秦彦文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心血管动脉瘤夹层
妊娠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孕妇行心脏射频消融术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孕妇在妊娠期行心脏射频消融术治疗的疗效及其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16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19例妊娠合并快速心律失常行心脏射频消融术治疗孕妇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及母儿结局。结果(1)临床特点:19例孕妇的年龄为26—35岁,平均(31±4)岁;发病孕周为15~32周,平均(21±4)周;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心悸、胸闷、头晕、视物模糊;心律失常类型: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1例,心房扑动+心房颤动1例,心房颤动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房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室性心动过速4例,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3例,房性心动过速5例。19例孕妇均进行过药物治疗,但均失败,其中2例还进行了食管调搏和电复律治疗,也均失败。(2)治疗:19例孕妇经过心脏射频消融术治疗后,心律失常完全终止,其中前7例孕妇(2002-2014年)在少量放射线的引导下进行手术,后12例孕妇(2015年及以后)是在EnsiteNavX维标测系统下进行,为零射线。并发症和不良反应:1例手术结束时出现宫缩,给予硫酸镁静脉滴注3d抑制宫缩;1例出现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的血压降低,给予补液后血压正常。(3)母儿结局:19例孕妇心脏射频消融术后均存活;除1例孕妇放弃继续妊娠行中期引产外,其余18例孕妇均足月分娩,其中4例孕妇阴道分娩,14例孕妇剖宫产术分娩。存活儿随访1~14年,平均(2.0±2.9)年,随访期内婴幼儿发育良好。结论心脏射频消融术对妊娠合并心律失常的孕妇是1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达到根治快速心律失常的目的。
褚黎张军李燕娜龙德勇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心动过速导管消融术
妊娠合并二尖瓣狭窄孕妇54例的临床分析
2017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二尖瓣狭窄的孕妇在妊娠期的临床处理方法和母儿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54例妊娠合并二尖瓣狭窄的孕妇的临床资料,包括孕周、二尖瓣狭窄程度、孕期的管理和治疗及母儿结局。结果 (1)临床特点:54例患者中轻度狭窄9例,中度狭窄10例,重度狭窄35例,年龄25~34岁,发病孕周12~38周,临床表现:二尖瓣面容,劳力性呼吸困难,听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二尖瓣型P波;心脏并发症:肺动脉高压、心律失常、肺水肿、心内膜炎、心力衰竭、死亡等;(2)重度狭窄与轻、中度狭窄在孕妇心脏并发症和胎儿/新生儿并发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二尖瓣狭窄的孕妇中轻度和中度狭窄,通过药物治疗,重度二尖瓣狭窄需经皮介入性球囊扩张术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结论妊娠合并二尖瓣狭窄,特别是重度二尖瓣狭窄,应孕前咨询,及时干预,可改善母儿预后。
褚黎张军李燕娜王云龙
关键词:二尖瓣狭窄心血管心脏手术妊娠
子宫内膜癌合并冠心病患者手术安全性和可行性的临床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90例子宫内膜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子宫内膜癌合并冠心病的患者,32例)和无冠心病组(单纯子宫内膜癌患者,58例)。随访至2020年12月,对2组患者的术中术后临床指标、复发及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组和无冠心病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肿瘤组织类型、分化程度等级、国际妇产科联盟分类类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冠心病组9例行开腹手术、23例行腹腔镜手术,无冠心病组9例行开腹手术、49例行腹腔镜手术。2组患者手术病理分期、出血量、发热比例、手术入路、不同部位淋巴结阳性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至随访截止,冠心病组和无冠心病组患者复发率、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5.6%(5/32)比6.9%(4/58)、15.6%(5/32)比8.6%(5/58)](χ^(2)=1.641,P=0.200;χ^(2)<0.001,P=0.993)。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2组患者复发时间和死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960,P=0.327;χ^(2)=0.296,P=0.586)。结论子宫内膜癌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手术治疗安全可行,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褚黎张军于楚瑶沈君泽邱宇晨吴璇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手术安全性
妊娠合并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死亡1例
2008年
褚黎李斌
关键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妊娠反应不能平卧急诊入院末次月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