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解忠

作品数:43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7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40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5篇水稻
  • 12篇栽培
  • 7篇选育
  • 7篇栽培技术
  • 6篇性状
  • 6篇寒地
  • 5篇水稻新品种
  • 5篇粳稻
  • 4篇水稻品种
  • 4篇基因
  • 4篇高产
  • 3篇育成
  • 3篇杂草
  • 3篇栽培要点
  • 2篇稻区
  • 2篇叶面
  • 2篇优质高产
  • 2篇育种
  • 2篇杂草稻
  • 2篇推广应用

机构

  • 43篇黑龙江省农业...
  • 3篇穆棱市农业技...
  • 2篇中国热带农业...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 1篇江西省农业科...

作者

  • 43篇解忠
  • 40篇孙玉友
  • 38篇魏才强
  • 33篇柴永山
  • 27篇李洪亮
  • 21篇刘丹
  • 18篇姜龙
  • 18篇曲金玲
  • 17篇张巍巍
  • 17篇程杜娟
  • 10篇徐德海
  • 10篇王永茂
  • 7篇赵云彤
  • 6篇刘春光
  • 5篇侯国强
  • 5篇孙国宏
  • 3篇高春艳
  • 2篇王嘉宇
  • 2篇陈温福
  • 2篇张雨良

传媒

  • 6篇中国种业
  • 5篇牡丹江师范学...
  • 4篇黑龙江农业科...
  • 4篇中国稻米
  • 3篇种子
  • 3篇作物杂志
  • 3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中国林副特产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农技推广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6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寒地稻作区生态环境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寒地稻作区是指北纬43度以北、地处冻土带的黑龙江省稻作区.这是全国最北部的寒冷稻作区,也是世界最北部的稻作区之一,是适于光温钝感性早熟品种生育的特殊生态区.
解忠
关键词:寒冷稻作区生态环境分析寒地水稻生产年平均气温早熟品种
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稻品种主要性状间的差异分析
2018年
利用黑龙江省近年育成的88个水稻品种,对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稻品种主要性状间进行了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积温带至第四积温带,品种在株高和穗粒数的农艺性状上有下降的趋势;第一积温带品种穗长极显著高于第二、三、四积温带,且第三、四积温带之间穗长没有显著差异;第四积温带品种的千粒重极显著高于第一、二、三积温带品种;不同积温带品种的产量则表现为第一积温带至第四积温带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第一、二积温带育成品种的出糙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米率和垩白度等指标低于第三、四积温带品种,不同积温带育成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没有显著差异。
李洪亮孙玉友柴永山魏才强解忠刘丹程杜娟刘春光徐德海
关键词:水稻性状
不同温度对水稻灌浆期籽粒淀粉关键酶活性及稻米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阐明不同温度条件下优质米形成的生理机制,以水稻品种牡丹江28和牡丹江3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对水稻灌浆期籽粒淀粉关键酶活性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成熟期高温处理下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升高,直链淀粉含量变化因品种而异,而食味值变差。整个灌浆过程ADPG焦磷酸化酶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在高温处理下的酶活性高于常温处理,淀粉分支酶活性因品种不同而表现不同。高温处理使糊化开始温度升高,粘滞峰消减值变大,高温处理下两品种糊化开始温度较常温处理均有升高,回冷粘滞性恢复值变化与糊化开始温度一致。高温处理下最终粘度呈上升趋势,下降粘度值因品种而有所差异。
解忠
关键词:水稻酶活性
叶面喷施β-1,3-葡聚寡糖对水稻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2016年
研究了β-1,3-葡聚寡糖对水稻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浓度β-1,3-葡聚寡糖处理水稻叶片SPAD值、根系伤流量、丙二醛含量及稻米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孕穗期和抽穗期施用适宜浓度的β-1,3-葡聚寡糖可以有效提高水稻叶片SPAD值和根系伤流量,降低丙二醛含量,并具有提高稻谷产量和改善稻米品质的作用。其中,SPAD值和根系伤流量的变化说明β-1,3-葡聚寡糖具有提高水稻叶绿素含量和增强根系活力的作用;而丙二醛含量的降低则间接表明β-1,3-葡聚寡糖在提高水稻抗病能力等方面可能也具有一定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研究结果可为β-1,3-葡聚寡糖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对促进生物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李洪亮柴永山詹晓北朱莉孙玉友魏才强解忠张巍巍刘丹程杜娟赵云彤
关键词:水稻生理特性
不同除草剂对杂草防效及水稻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田间试验对比了噁·丁(噁草酮丁草胺复配制剂)、噁草酮、丁草胺、常规处理以及自主研发的1号、2号、3号生物除草剂对田间杂草防治情况和对水稻根长、株高的影响。结果表明:噁·丁对稻田杂草的防治效果超过常规处理,但对稗草防治效果较差,建议在稗草大面积发生的田块加喷丁草胺。噁·丁复配制剂对水稻根部生长影响较小,常规处理对水稻地上部影响较小,自主研发的生物制剂成分有待进一步完善。
魏才强孙玉友李洪亮解忠张巍巍刘丹程杜娟侯国强徐德海
关键词:除草剂杂草水稻
水稻新品种牡丹江26的特性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04年
牡丹江26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农业科学研究所1993年以优质、适应性强的龙粳长粒香为母本,高产、抗病品种通育35为父本杂交,后代经系谱法选择而育成.原试验品系代号为牡98—594,1999~2000年进行产量鉴定和异地鉴定。
柴永山孙玉友姜龙解忠王永茂曲金玲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抗逆性气象效应
高光效栽培模式下东北粳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研究
2016年
以东农428和龙稻5号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栽培模式下东北粳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宜垄距下采用高光效栽培模式,水稻的干物质积累、运转及叶面积、光合势等物质生产和光合生产特征明显优于其他栽培模式,其成熟期群体干物质量和产量比常规栽培分别高1.75~2.51 t/hm^2和2.66~3.78 kg/30 m^2。同为高光效栽培模式,(20+40)cm×15 cm的垄距处理其成熟期群体干物质量和产量明显高于(20+50)cm×15 cm的垄距处理,分别高2.00~2.67 t/hm^2和2.91~4.95 kg/30 m^2,说明行距超出适宜范围其群体干物质积累反而下降,不利于水稻高产群体的形成。
李洪亮柴永山高春艳孙玉友魏才强解忠张巍巍刘丹程杜娟赵云彤
关键词:水稻高光效干物质量
寒地优质高产粳稻牡育稻49的选育及试验示范
2022年
为促进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牡育稻49的推广,本文从其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栽培技术、高效绿色试验示范等方面进行介绍。牡育稻49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以牡05-1205为母本,莎莎妮/明丰40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择育成。2020年7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稻20200017。2017-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508.7 kg·hm^(-2),较对照品种龙稻5号增产7.8%;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148.5 kg·hm^(-2),较对照品种龙稻5号增产7.9%。牡育稻49生育日数139 d左右,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10℃活动积温2600℃区域种植。
孙玉友魏才强李洪亮解忠程杜娟姜龙曲金玲宋泽
关键词:水稻选育栽培技术
寒地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间的相关及通径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选用135个寒地粳稻品种(系)作为供试材料,研究产量构成主要因素对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株高和穗长对产量直接构成因素穗粒数和结实率有显著影响。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最大,穗数×穗粒数对产量的影响大于两者单个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之和。千粒重单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小于穗粒数单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但千粒重与结实率的结合效应却大于穗粒数与结实率的结合效应。综合而言,协调好穗数和穗粒数之间的矛盾是水稻获得高产的首要途径,其次要兼顾结实率和千粒重两因素及两者结合对产量的影响。
李洪亮柴永山孙玉友魏才强解忠张巍巍张雨良赵云彤
关键词:寒地粳稻通径分析
水稻不同时期群体指标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以牡丹江32及牡响1号为材料,研究了在不同肥料、栽插密度和插秧株数条件下,水稻群体指标中叶面积指数、茎鞘干物质量、总干物质量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及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不同时期叶面积指数与产量所呈的抛物线关系推断,水稻在灌浆期最适叶面积指数最小,较易达到,此时期叶面积指数过大反而会使产量降低,成熟期最适叶面积指数虽较小但因叶片衰老,亦难以达到;在产量性状中,叶面积指数与有效穗数极显著正相关,而对每穗实粒数、千粒重有一定的降低作用,是产量不随叶面积指数无限增大的原因;茎鞘干物质量、总干物质量与产量、有效穗数极显著正相关,不同时期相关性不同;研究还发现,在整个生育期叶面积指数、茎鞘干物质量、总干物质量之间极显著正相关,干物质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在成熟期最小,总干物质量与茎鞘干物质量的相关性在灌浆期最小。不同时期叶面积指数、茎鞘干物质量、总干物质量变异系数差异较大,说明应分时期确定叶面积指数、茎鞘干物质量、总干物质量与产量的关系;在水稻群体的变化过程中千粒重变异最小,每穗粒数次之,二者是较稳定的性状,产量与有效穗数的变异较大。
张巍巍柴永山孙玉友魏才强解忠李洪亮刘丹刘春光
关键词:水稻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