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詹其厚

作品数:45 被引量:43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农业办公室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4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0篇黑土
  • 19篇砂姜
  • 19篇砂姜黑土
  • 15篇玉米
  • 10篇砂姜黑土区
  • 10篇土壤
  • 10篇黑土区
  • 10篇肥料
  • 9篇施肥
  • 9篇小麦
  • 9篇肥效
  • 8篇肥料利用
  • 7篇氮肥
  • 7篇利用率
  • 7篇肥料利用率
  • 5篇农业
  • 5篇高产
  • 4篇玉米产量
  • 4篇作物
  • 4篇肥效研究

机构

  • 4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怀远县农业委...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安徽科技学院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安徽省新马桥...
  • 1篇怀远县龙亢镇...
  • 1篇怀远县科技局
  • 1篇怀远县农技中...
  • 1篇怀远县园艺技...
  • 1篇怀远县农业技...
  • 1篇怀远县农业局
  • 1篇安徽省土壤肥...

作者

  • 45篇詹其厚
  • 15篇张效朴
  • 10篇陈杰
  • 7篇房运喜
  • 5篇檀满枝
  • 4篇顾国安
  • 4篇赵玉荣
  • 3篇尹楚良
  • 3篇王慎强
  • 3篇李伟波
  • 3篇袁朝良
  • 2篇王泽新
  • 2篇周静
  • 2篇孙志英
  • 2篇杜国华
  • 2篇陈杰
  • 2篇朱祥明
  • 2篇张维民
  • 2篇杨龙斌
  • 1篇李萍

传媒

  • 12篇安徽农业科学
  • 6篇土壤通报
  • 5篇安徽农学通报
  • 4篇土壤学报
  • 3篇农业现代化研...
  • 2篇土壤
  • 1篇玉米科学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土壤肥料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氮素循环与农...
  • 1篇氮素循环与农...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变性土养分持续供给能力和作物响应研究被引量:46
2006年
8年定位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不施N肥,淮北变性土N素自然供给能力,第1年降为原来的64%,第2年则降为22%,此后,在20%左右振荡;不施P肥,土壤P素自然供给能力第1年后为95%,8年后逐渐下降为45%左右;不施K肥,土壤K素自然供给能力,第1年后为90%,8年后逐渐下降为60%~70%;而且,土壤P、K素自然供给能力对小麦、玉米有所差异。作物产量响应特点是,CK、N、NP、NK和PK处理区小麦、玉米产量分别为NPK全营养区的26.9%、54.3%、85.2%、53.2%、31.8%和21.4%、68.9%、73.5%、81.6%、28.0%。作物养分浓度响应特点是,施N或P肥提高了籽粒和秸秆的N或P养分浓度,施K肥对籽粒K浓度影响较小,但显著提高了秸秆K浓度。与试验前相比,8年后,土壤全氮含量,不施N处理区降低5%~10%,施N处理区增加12%~16.5%;土壤全磷含量,不施P处理区降低20%左右,施P处理区略有不同程度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不施P处理区降低75%~85%,施P处理提高56.9%~119.3%;土壤全钾含量变化不大;土壤速效钾含量,不施K肥处理区降低35%,NPK处理区降低5.9%,NK和PK处理区增加10%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CK和PK处理区降低10%,其他处理基本持平。小麦和玉米对N、P、K肥的表观利用率分别为59.8%、47.3%、50.2%和51.1%、33.2%、49.5%。通过模拟,土壤有效磷消长与P素平衡盈亏的模型为,,(土壤有效磷消长)=0.1138x(P素平衡的盈亏)-0.406l(n=6,r=0.9594),土壤速效钾消长与K素盈亏的模型为y(土壤速效钾消长)=0.1075x(K素平衡的盈亏)-8.787l(n=6,r=0.9021)。
詹其厚陈杰
关键词:变性土长期定位试验
淮北地区中低产土壤综合治理与高产高效农业持续发展的研究
曹树琴张效朴杜国华顾国安陆长青周明枞徐国健费振文朱祥明张俊民周瑞荣韦启璠陈雨田苏培明詹其厚
该研究阐明了淮北地区大面积中低产土壤主要地产因素,提出了一整套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对策。经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制定该区农业生产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该研究以农牧结合改土配肥为基础,以治水和合理用水为前提...
关键词:
关键词:中低产土壤土地资源
砂姜黑土区硫肥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2006年
硫是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对作物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有独特的功效。砂姜黑土有80%左右的面积处在硫缺乏和潜在缺乏区(35%左右缺乏区,45%左右潜在缺乏区)。为此在中科院砂姜黑土实验站试验基地上开展了硫及不同硫肥品种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影响的试验。
张多姝詹其厚林长丰
关键词:土壤硫肥玉米砂姜黑土
水肥配合对玉米产量及其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5
2005年
试验表明,在淮北地区,水、氮配合提高了玉米产量和效益,结果表现为灌溉比不灌溉增产10.9%,效益提高11.7%;施氮比不施氮增产77%~90%,效益提高82.8%~84.1%.同时,水、肥利用效率也明显提高,结果表现为水分利用率施氮比不施氮处理提高70%左右,灌溉比不灌溉处理提高5.8%;氮素当季相对利用率灌溉比不灌溉处理提高7.9%.通过数学模拟,给出灌溉与不灌溉两种水分条件下的氮肥效应方程.
詹其厚陈杰
关键词:玉米水肥配合
有机复合肥在沿淮水稻上的肥效研究
2004年
在沿淮黄潮土上 ,采用随机区组法对几个复合 (混 )肥品种在水稻上的肥效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有机复合肥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分蘖的发生、有效穗数的增加和产量的提高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因此 ,从提高作物产量和效益的角度出发 ,应加大有机复合肥的推广应用 ,同时也可起到改良、培肥土壤的作用。
詹其厚房运喜童友林张多姝魏永固李庄
关键词:水稻有机复合肥肥效
烟草废弃物有机复混肥在夏玉米上的施用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为验证烟草有机复混肥的功效,2011年夏季在怀远县玉米上开展了相关肥效试验与示范。结果表明,烟草有机复混肥在夏玉米上施用表现出较好的肥力效果,玉米增产7.8%,产投比增加1.3,害虫危害率降低1.6~1.9个百分点。
詹其厚马友华汪建飞张从军王德生王伟龙赵玉荣房运喜
关键词:夏玉米肥效
氮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肥效研究被引量:21
2003年
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 ,研究了 5个氮肥用量水平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并相应分析了它们的肥效。结果表明 ,适宜的氮肥用量可促进小麦穗部发育 ,提高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 ,最终表现为增加产量。养分分析结果表明 ,籽粒蛋白质含量随氮肥用量增加而逐步提高。对 5个氮肥用量水平的籽粒产量进行数学模拟 ,得到氮肥效应方程 ,进而得出淮北地区小麦适宜的氮肥用量为 195~ 2 2 5kg/hm2 。氮肥的农业效率、回收率和生理效率均随用量增加而降低。
詹其厚张效朴王泽新房运喜
关键词:氮肥小麦肥效
有机物料对砂姜黑土的改良效应及其机制被引量:65
2003年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温室培育试验和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 ,探讨了三种有机物料对淮北低产土壤—砂姜黑土的改良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 ,有机物料回归土壤能增加土壤孔隙度 ,降低容重 ,改善土壤通透性和保水保肥性能 ,提高土壤的缓冲性。同时提供多种有效养分 ,培肥土壤 ,并表现为增加作物产量。其机理不仅在于所提供的腐殖质能降低砂姜黑土中含量过高的蒙脱石矿物的剪切应力 ,抑制其胀缩性 ,而且还在于它们能提供形成有机无机复合团聚体所必须的活性有机胶体 ,以及其有机酸能溶解土中原有的CaCO3成为活性的Ca2 + 离子 ,后者是形成复合团聚体的桥梁 ,从而改善了土壤的结构性能等。
詹其厚袁朝良张效朴
关键词:有机物料砂姜黑土
不同氮肥用量对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通过1996和1998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了吉林黑土上不同氮肥用量对春玉米的增产效应及肥料利用率。第一年试验是按L(4)正交表设计的N、P、K、三要素正交试验,N的4级用量为12、17、22、27kg/亩,PO和KO4级水...
张效朴詹其厚
文献传递
淮北变性土性状特点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农业利用对策被引量:4
2006年
本研究基于黄淮海平原多个变性土剖面分层土壤样品的土壤理化性状分析数据,对其肥力特征、生产性能以及培肥改良措施进行了系统研究。相关结果表明,机械组成中粘粒含量高、质地粘重、土壤结构和孔隙性差是变性土主要物理性状特征,受其影响,土壤表现出耕作性能差、蓄水能力弱、保水性能不强等特点;化学性状主要表现为有机质含量不高、质量差,土壤氮素水平仍较低,耕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异加大,土壤速效钾含量缓慢降低,土壤CEC含量较高,土壤保肥性能强,但供肥性能较差等特点。这些性状特点对土壤生产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壤适耕期短,易受旱、涝(渍)灾害的危害,土壤有效养分低、营养失调,钙质结核影响土壤蓄水能力和水分运行以及作物根系生长等方面。指出:(1)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理化性质;(2)合理施肥,促进土壤养分平衡;(3)改进耕作、灌溉技术,调控土壤水分状况等是培育变性土肥力质量、提高土壤生产性能的关键性措施。
詹其厚陈杰周峰黄辉
关键词:变性土土壤性质农业利用土壤改良黄淮海平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