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友明 作品数:5 被引量:19 H指数:3 供职机构: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坏死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通过对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病例的分析,探讨在股骨颈骨折早期手术中采取髋关节置换的必要性。方法对12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患者经采取髋关节置换术治愈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1年,疗效均为优。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尤其是头下型骨折早期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是有相当必要的。 谢友明 李衡山 陈诚关键词:髋关节置换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DHS结合粗隆部截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髋内翻畸形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结合粗隆部截骨治疗转子间骨折术后髋内翻畸形效果。方法回顾分析7例转子间骨折术后发生髋内翻畸形患者,均行DHS内固定加转子下截骨,术后给予早期功能锻炼。结果均获随访,时间2个月~2.5年。疗效评价:优6例,良1例,优良率100%。结论DHS结合粗隆部截骨在治疗转子间骨折术后髋内翻畸形显示出明显优越性。 谢友明 朱勇关键词:髋骨折 逆行交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研究逆行交锁髓内钉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9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15例,锁定钢板系统内固定14例,临床疗效评价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情况、桡神经麻痹、放射线骨折线消失时间、延迟愈合和发生率。结果平均随访1.5年,逆行交锁髓内钉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临床骨骼愈合时间、桡神经麻痹、放射线骨折线消失时间及骨骼延迟愈合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新鲜闭合性骨折,逆行交锁髓内钉在减少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均较锁定钢板更具优势,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蒋竞杭 李衡山 谢友明 胡斌关键词:肱骨干骨折 交锁髓内钉 锁定加压钢板 钢丝内固定法治疗手部小关节骨折 2008年 对2002年4月~2005年12月接诊的合并关节内骨折的手外伤患者,采取0.25mm的钢丝进行固定,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8例,男34例,女4例,年龄25—47岁,掌指关节13例,近节指间关节18例,远节指间关节7例,骨折片最小0.2cm×0.3cm,最大0.3cm×0.5cm。 谢友明 李江平 陈诚 李衡山关键词:关节骨折 手部 指间关节 外伤患者 掌指关节 髋关节置换治疗脑卒中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和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6年6月~2010年5月,共收治脑卒中股骨颈骨折患者21例,均采用髋关节外侧切口入路,全部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关节假体,行半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术后尽早恢复半坐卧位,常规抗感染及原发病的治疗。麻醉失效后进行下肢肌肉等长收缩、髋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运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深静脉血栓1周。结果所有病例随访时间1年~4年2个月,平均2年,16例髋关节功能在术后2~4.5月(平均3个月)恢复至近似于受伤前的状态,4例髋关节功能较之前稍减退,1例死亡。结论对脑卒中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充分评估,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掌握好适应证,选择肌力3级以上的患者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可取得比较理想效果。 蒋竞杭 李衡山 谢友明关键词:关节成形术 股骨颈骨折 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