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春平
- 作品数:102 被引量:575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物证牌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物证牌。物证牌包括连接部件和多个标识牌组;多个标识牌组间隔排列;连接部件设置在标识牌组的顶部;一个标识牌组包括多张标识牌;每张标识牌标记的标识符不同;多个标识牌组可转动设置在连接部件的不同连接端上。本...
- 南程慧薛晓明谢春平徐燕红陈云霞张民侠吴显坤
- 文献传递
- 南京仙林地区次生林马尾松种群结构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更好地了解城市边缘马尾松种群的结构与现状。【方法】在样方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利用静态生命表、种群数量动态变化量化指数、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等方法,对南京仙林地区马尾松种群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马尾松种群径级结构为纺锤形,幼树幼苗少,中间径级立木成维持种群发展的核心部分。生命表数据表明死亡率(qx)在Ⅵ径级前基本为负值,说明大量的幼树幼苗在前期死亡;目前,该马尾松种群的Deevey存活曲线为Ⅲ型,说明在生活史的各个时期,种群的存活率相差很大。存活率曲线、死亡曲线和致死率曲线均有较大幅度的变化,种群自然更新过程存在明显的周期性。种群结构动态指数在有干扰和无干扰情况下分别为0.264和0.300,偏离0的程度低。【结论】虽然目前依靠中等径级立木维持稳定的种群结构,但结合时间序列预测数据考虑,该种群为衰退种群。马尾松作为亚热带次生林的过渡种群,其种群的衰退与被其他物种替代,为正常现象;但地处城市边缘人为强烈干扰的存在,使得这一进程加速。
- 谢春平
- 关键词:马尾松种群结构次生林城市边缘
- 浙江楠适生区与气候环境关系的分析被引量:16
- 2020年
- 【目的】揭示浙江楠的适生区与气候水热指标的关系,为该物种的保护和引种栽培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资料查询,利用植被-气候相互关系的指标和方法,包括Kira的水热指标Holdridge的生命地带分类系统指标,以及单一气候因子的年均温、年降水量、极端温度等,分析研究了浙江楠天然分布区格局与气候水热指标的关系,并通过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确定影响浙江楠地理分布的限制性气候因子。【结果】结果表明:浙江楠的天然分布区出现在我国华东地区的浙江、福建、安徽和江西4省,水平分布范围为东经114°25'~121°43'和北纬24°28'~30°25'之间;最北端在浙江的安吉县,最东端在浙江的宁波地区,最西端在江西的崇义县,最南端分布地在福建的南靖县。浙江楠的垂直海拔多集中在300~700 m之间。浙江楠分布区的年均温、年降水量、Kira温暖指数、Holdrige生物温度的最适范围分别为14.80~18.80℃、1 514.57~1 872.63 mm、120.44~164.70℃/月和15.05~19.12℃。而Kira寒冷指数、徐文铎湿度指数、Holdrige可能蒸散量和Holdrige可能蒸散率的均值分别为2.62℃/月、12.10、989.83 mm和0.59。按照Holdrige分类系统的中国情况分类,浙江楠属于亚热带湿润森林生命地带类型树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浙江楠分布的气候条件由高到低依次为年均温度、水分和极端温度。【结论】浙江楠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应首先考虑年均温、温暖指数和生物温度。
- 谢春平吴显坤吴显坤南程慧薛晓明
- 关键词:气候因子主成分分析浙江楠
- 珍稀濒危植物浙江楠种群结构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在样方数据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种群生命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等方法,对浙江松阳地区浙江楠(Pheobe chekiangensis)的种群结构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松阳浙江楠种群在结构上大体呈"金字塔"形,幼树数量较大,中间径级和大径级个体数量稀少。生命表数据显示死亡率(qx)在第IV径级以前基本上为负值,说明大量幼苗在前期死亡。Deevey存活曲线属于III形并且斜率较大,死亡率和致死率(Kx)起伏式波动,说明种群具有一定复杂性和不稳定性。时间序列预测分析表明在经历2、4和6个径级时间后,种群数量有明显减少的趋势。导致种群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人为采伐、生境破碎化和在郁闭条件下幼苗种内竞争激烈等。
- 吴显坤南程慧汤庚国方彦谢春平薛晓明
- 关键词:浙江楠种群结构时间序列预测濒危植物
- 宝华山野生早樱群落特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1
- 2011年
- 对江苏宝华山野生早樱群落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2 000 m2样地中,共有74种植物,隶属于37科57属;Raunkiaer的频度分析表明,该群落并不符合A>B>C>=B>C>D>E,说明群落中种的分布不均匀且植被存在分化和演化的趋势;群落植物区系属的分布类型可分为10种,以温带性质居多、占57.14%,热带成分占39.29%,中国特有分布占3.57%,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性;野生早樱、毛竹和枫香为该群落的优势种群,其重要值分别为14.48%、13.38%和7.27%;种群年龄结构的立木级分析表明,野生早樱、枫香、盐肤木、黄连木等为衰退种群,而青冈栎、油茶、构骨、紫楠等明显表现为增长种群。野生早樱群落是一种不稳定的森林群落,多零星分布于路边或有人为干扰的次生林中。由于野生早樱群落内幼苗个体数量少,加之人为干扰和鸟害、虫害的破坏,其分布数量日益减少,很可能在群落中渐失或被其他优势种群所取代。因此,加快保护和开发利用野生早樱势在必行。
- 谢春平方彦伊贤贵王贤荣李明元
- 关键词:群落特征
- 濒危植物银鹊树研究进展(综述)被引量:6
- 2006年
- 本文从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态学、繁殖栽培和资源开发等方面,对我国银鹊树的研究进展进行较为系统地综述,并提出保护建议,为今后对该植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谢春平
- 关键词:银鹊树
- 福建武夷山野生早樱群落的外貌特征被引量:7
- 2007年
-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野生早樱Cerasus subhirtellavar.ascendens这一珍贵的木本观花植物,利用群落学研究手段对其群落外貌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对武夷山野生早樱群落植物生长型、生活型谱以及叶片的性质等野外调查研究表明:该群落以常绿高位芽植物占主导地位,其中小高位芽占优势。叶的特征分析表明,中型叶和小型叶占有90%以上;叶型以单叶为主,占91.2%;叶质以革质叶为主,占61.5%;全缘叶与非全缘叶比例相当;渐尖和尾尖叶占67.3%,反映了其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性质。对群落的外貌分析说明,早樱对光的要求,分布范围较高,同时具有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征。
- 王贤荣谢春平何志滨
- 关键词:森林生态学生活型群落外貌
- 乌冈栎分布区生态适应性研究
- 在广泛收集乌冈栎地理分布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目前常用的植被与气候相互关系的研究方法,结合温暖指数(WI)、寒冷指数(CI)、干燥度指数(K)、水热综合指数(S)、年均生物温度(BT)、可蒸散量(PET)和年均可能蒸发量率(...
- 谢春平方炎明
- 关键词:气候因子生态适应性地理分布
- 文献传递
- 警校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为例被引量:1
- 2019年
-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体现学生综合能力,也反映高校的办学水平。为提高警校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水平和整体质量,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为例,分析论文质量的问题,指出关键因素是师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生态度不端正;生师比不合理;教师责任心不强;论文选题不恰当;管理制度不健全;真正用于完成毕业论文时间较少。最后从指导教师、学生以及管理层面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促进警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
- 刘大伟谢春平费宜玲唐松泽
- 关键词:毕业论文
- 海南岛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海南岛共有珍稀濒危植物35科49属57种,其中蕨类1科1属1种,裸子植物5科7属10种,被子植物29科41属46种。从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分析,其植物区系的特点是:(1)热带成分具明显优势,占总属数约80%;(2)珍稀濒危植物表现出一定的过渡特征,部分属具有温带性;(3)海南岛珍稀濒危植物区系与华南地区有直接的关联,且与中印半岛的植物区系也有一定的联系。
- 方彦谢春平
- 关键词: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