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可伟
- 作品数:31 被引量:189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学药大学附属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去卵巢大鼠体质量和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去卵巢大鼠体质量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并观察淫羊藿、补骨脂等补肾中药对其作用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9/2007-03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和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完成。①造模:选择雌性未孕的SD大鼠68只,随机分为手术组46只,空白组22只,手术组行双侧卵巢切除,空白组不切除卵巢。术后3个月,从两组中各随机选取10只大鼠,测量体质量和骨密度。②治疗:造模成功后,将手术组剩下36只大鼠随机分为手术模型组、雌激素组、中药组。中药组给予由淫羊藿、补骨脂、丹参、黄芪等10味中药组成的补肾中药4.8g/kg灌胃,1次/d;雌激素组给予尼尔雌醇1mg/kg灌胃,1次/周;另2组给予蒸馏水按10mL/kg灌胃,1次/d。连续治疗3个月。③观察指标:各组大鼠造模前后及治疗后体质量,并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量仪测量活体全身骨密度、腰椎骨密度、右股骨骨密度和体外右股骨骨密度。结果:①造模后手术组的骨密度低于空白组(P<0.05),体质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手术组的骨密度和体质量存在负相关关系(r=-0.854,P<0.05)。②治疗后中药组的活体全身骨密度、腰椎骨密度、活体右股骨骨密度和体外右股骨骨密度高于手术模型组,而体质量低于手术模型组(P<0.05)。③活体和体外右股骨骨密度不存在相关性(r=0.089,P>0.05)。结论:①体质量和骨质疏松的发生有相关性,而补肾中药对提高骨密度有明显的作用。②活体和体外骨密度不存在相关关系,这可能同双能X射线的局限性有关。
- 庄洪李颖黄宏兴徐无忌赵可伟刘庆思
- 关键词:去卵巢大鼠补肾中药骨密度体质量骨质疏松
- 中药骨康含药血清培养脂肪干细胞移植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中药骨康含药血清培养脂肪干细胞移植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骨折端骨痂的生长情况。方法制备中药骨康含药血清并进行脂肪干细胞培养,移植脂肪干细胞到骨折部位,用X线观察骨折部位骨痂生长情况。结果第3代脂肪干细胞流式鉴定CD90阳性,CD34、CD49低表达。第1、2周各组骨折愈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4周干预组的骨折已完全愈合,断端边缘消失,骨折线局部密度增高,断端的塑形改造较其他各组明显提前;对照组骨折有较多骨痂形成,但断端边缘仍可见,骨折线局部密度稍淡;空白组骨折线模糊,可见骨痂形成,断端边缘清晰可见,整体愈合情况不如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对照组DR片评分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骨康含药血清培养脂肪干细胞移植可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
- 赵可伟潘君贻肖林钟欢妹潘旭枫
- 关键词:骨质疏松脂肪干细胞骨折愈合
- 骨康含药血清对大鼠成骨细胞BMP-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通过观察骨康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BMP-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只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血清组、骨康含药血清组和雌二醇含药血清组,分别将血清添加入体外分离、培养的成骨细胞,每组8个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成骨细胞BMP-2的表达。结果:骨康含药血清组BMP-2含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骨康含药血清组与雌二醇含药血清组BMP-2的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在去势状态下,骨康可能通过促进BMP-2的分泌,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目的。
- 赵可伟潘昆如唐菊英
- 关键词:骨康骨形态生成蛋白成骨细胞
- 补肾健脾活血方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疼痛和血清β-CTx、N-MID、T-PINP的影响向
- 目的:研究补肾健脾活血方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的疼痛和血清β-CTx、N-MID、T-PINP的影响.
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44例,给予口服补肾健脾活血方,配...
- 万雷黄宏兴蔡桦赵可伟曾国勇
- 关键词:补肾健脾活血方药理活性
- 39例断指再植术后中西药物联合治疗临床观察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观察断指再植术后,中西药物联合治疗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患指成活率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断指再植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各40例,术后抗凝治疗。西药组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中西药物组口服活络效灵丹并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观察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患指成活率及术后半年断指功能评分。结果:除1例患者因药物过敏退出试验外,共79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2组79例89指中,成活86指,失败3指(术前经冰水浸泡约0.5~1.5h),患指成活率达96.63%。术后功能恢复良好69例,10例活动功能受限,经功能锻炼恢复较好。西药组40例43指,成活41指,失败2指,患指存活率95.35%;中西药物组39例46指,成活45指,失败1指,患指存活率97.83%。治疗后2组全血高、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降低,而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西药物组治疗后全血高、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术后半年断指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2组断指患者再植后患指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中药活络效灵丹与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用药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能减轻术后患指肿痛,有利于患者尽早开展功能锻炼,促进患指功能的恢复。
- 阳晟万雷张文财魏合伟张志海赵可伟陈小华梁秀珍
- 关键词:断指再植术后中西医结合疗法活络效灵丹低分子右旋糖酐
- 补肾通络中药对类风湿关节炎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的调节作用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中药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调控作用,研究补肾通络中药对RA治疗机制。方法随机选取健康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和RA患者36例作为RA组,采集RA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和健康者外周血,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TNF-α、IL-6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观察补肾通络中药治疗RA患者的疗效。结果补肾通络中药治疗RA的有效率为80.56%(29/36)。治疗前RA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患者治疗后较同组治疗前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RA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79,P<0.05)。结论补肾通络中药可以通过下调TNF-α、IL-6表达从而达到治疗RA作用。
- 赵可伟潘旭枫杨皓云
- 关键词:补肾通络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 雄性激素减少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显微结构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雄性激素减少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显微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40只,6月龄,随机分为骨折组(A组)及睾丸切除+骨折组(B组),建立骨折模型,造模后第3、7、14、21d,每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切取骨痂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骨痂显微结构并拍片观察。结果A组毛细血管侵入时间、成纤维细胞、成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出现时间早于B组,且功能较B组活跃。结论睾丸切除后雄性激素下降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主要发生在骨折中后期,表现为软骨骨痂向骨性骨痂演变缓慢和骨改建期间骨吸收加剧。
- 庄洪程英雄罗毅文赵可伟徐无忌
- 关键词:骨折愈合
- 中药骨康含药血清培养脂肪干细胞移植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cbfa1和OCN的表达变化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中药骨康含药血清培养脂肪干细胞移植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骨折端cbfa1和OCN的动态变化。方法制备中药骨康含药血清并进行脂肪干细胞培养,移植脂肪干细胞到骨折部位,用免疫组化观察骨折部cbfa1和OCN的动态变化。结果第3代脂肪干细胞流式鉴定CD90阳性,CD34、CD45低表达。免疫组化观察骨折部cbfa1和OCN的动态变化:第一周干预组Cbfal和OCN组均可见血肿、肉芽组织及纤维性骨痂组织中出现阳性细胞和基质阳性信号,阳性较强,对照组可见阳性细胞和基质阳性信号,阳性较弱,空白组基本上无阳性表达;第二周Cbfal和OCN组均出现软骨岛和新生骨小梁,胶原纤维排列整齐,大量阳性细胞和基质阳性信号,强阳性表达,对照组骨小梁和软骨岛均出现,但比干预组少,亦出现阳性细胞和基质阳性信号,信号比干预组弱,空白组少见软骨岛和骨小梁,胶原纤维排列混乱,阳性细胞和基质阳性信号亦可见,但比前两组要弱;第四周干预组Cbfal组阳性表达减弱,OCN组继续强阳性表达,对照组两指标均阳性表达,空白组阳性细胞和基质阳性信号存在,阳性程度比以往稍强。结论通过免疫组化观察骨折部cbfa1和OCN的动态变化,表明脂肪干细胞移植可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而中药骨康含药血清培养脂肪干细胞移植效果更理想。
- 赵可伟唐菊英肖林潘旭枫
- 关键词:骨折愈合核心结合因子
- 中药骨康含药血清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2
- 2008年
- 背景:成骨细胞的同种异体移植,促进骨折愈合的研究正引起重视。中药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已有确切疗效。将二者结合起来所发挥的综合优势还需要进一步证实。目的:探讨中药骨康含药血清培养成骨细胞移植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7/2007-02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实验室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材料:1d龄SD乳鼠用于分离原代成骨细胞;4月龄SD雌性大鼠36只用于制备含药血清;4月龄SD雌性大鼠63只用于实验造模和标本取材,中药骨康为水煎剂,由补骨脂、淫羊藿、熟地等组成,含生药量1.43kg/L。方法:将SD大鼠63只,随机分成3组,成骨细胞+骨康血清组、成骨细胞+罗盖全血清组、成骨细胞+蒸馏水血清组,每组21只。建立骨质疏松性骨折动物模型,用相应含药血清培养的成骨细胞移植到骨折端部位。于模型建立后第7,14,28天,3组动物麻醉下各处死7只动物,截取股骨。主要观察指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动态检测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αR的表达。结果:骨折后7d,血肿、骨膜增殖细胞、肉芽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成骨细胞和新形成的软骨细胞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表达阳性;骨折后14d,骨折断端附近的骨外膜下编织骨表面成骨细胞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强阳性表达,肥大的软骨细胞也呈阳性表达;骨折后28d,外骨痂中编织骨基质与表面细胞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表达阳性,已成熟的骨小梁表面成骨细胞表达较弱,软骨细胞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表达阳性。成骨细胞+骨康血清组及成骨细胞+罗盖全血清组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表达均较成骨细胞+蒸馏水血清组明显。结论:运用骨康含药血清培养的成骨细胞进行移植,能增强骨痂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和血小板衍生�
- 魏合伟林一峰曲崇正赵可伟
- 关键词:骨折
- 3种方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的相关性分析和偏倚评估
- 2015年
- 目的通过对3种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免疫层析法、增强免疫比浊法)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偏倚评估,探讨这3种方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的可比性和临床可接受程度。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2文件,选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为参比方法,免疫层析法、增强免疫比浊法为试验方法,收集40例不同浓度水平的标本分别用3种检测方法测定对结果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并对其进行偏倚评估。结果免疫层析法、增强免疫比浊法(迈克)、增强免疫比浊法(科方)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比对后,直线回归方程分别是Y=1.008 1 X-0.315 3、Y=1.086 4 X-1.139 1、Y=1.317 0 X-2.630 4,计算得r^2分别是0.994 2、0.980 9、0.975 6;在4%~14%范围内平均相对偏倚分别是3.2%、6%、11.3%。结论免疫层析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符合度最高,偏倚最小,增强免疫比浊法(迈克)次之,增强免疫比浊法(科方)偏倚较大。
- 何毅勇唐菊英苏镜赵可伟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免疫层析法偏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