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希林
- 作品数:83 被引量:637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 武夷山成矿带构造-岩浆-成矿作用与演化
- @@武夷山成矿带可以分为武夷山隆起带(地块)和闽西南-粤东北坳陷带(永梅坳陷带)两个三级构造单元,在武夷山隆起带(地块)又可进一步分为若干隆起和凹陷,各块体在构造形态、地层组合、岩浆建造、地球物理、地化异常和矿产组合方面...
- 毛建仁叶海敏赵希林胡青刘凯杨芳
- 关键词:武夷山成矿带成矿作用地质构造岩浆活动
- 赣南天门山岩体锆石SHRIMP定年和冷却史及其矿床学意义被引量:2
- 2007年
- 华南中生代花岗岩大面积出露,伴随大规模钨锡成矿,有学者注意到,华南地区壳源型花岗岩类的成岩作用与相关的成矿作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差[1-2].……
- 曾庆涛毛建仁张传林赵希林
- 关键词:SHRIMP定年冷却史天门山
- 中国东南沿海与西南日本白垩纪-古近纪火山-侵入岩带的地球动力学特征被引量:9
- 2014年
- 本文讨论了中国东南沿海和西南日本两条白垩纪-古近纪火山-侵入岩带的地球动力学特征。两条火山-侵入岩带的下火山岩系岩石经受了左旋走滑的韧性剪切变形而形成片理或片麻理构造。中国东南沿海火山-侵入活动的起始时间、动力变形和结束时间都早于日本约30Ma。西南日本高镁安山岩和埃达克岩(120~105Ma)是在大面积白垩纪岩浆作用的起始阶段由大洋俯冲板片在高温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的。火山-侵入活动的结束标志中国东南沿海岩浆岩带是板内环境的晶洞A型花岗岩和以流纹岩为主的双峰式火山岩;在西南日本岩浆岩带是年轻地壳挤压重熔的S型过铝质石榴石/白云母细粒花岗岩和流纹岩,不存在类似华南的壳源S型花岗岩,中国东南沿海没有代表洋壳俯冲的弧岩浆岩。两条火山-侵入岩带的源区都以幔源为主并有前寒武纪再旋回地壳物质加入,它们的Sr-Nd同位素组成表明:随时间推移,中国东南沿海火山-侵入岩中幔源组分增加,而西南日本则相反。华南中生代大规模岩浆活动的开始(170±5Ma)是在古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背景下,大陆岩石圈减薄,陆内深断裂再活化的结果。东亚大陆边缘在晚中生代(120Ma)进入古太平洋板块正向俯冲构造体系,但不同地段的表现不同。
- 毛建仁叶海敏Yutaka Takahashi厉子龙Weon-Seo KEE赵希林刘凯
- 关键词:岩浆活动俯冲
- 赣南天门山岩体锆石SHRIMP定年和冷却史及其矿床学意义
- <正>华南中生代花岗岩大面积出露,伴随大规模钨锡成矿,有学者注意到,华南地区壳源型花岗岩类的成岩作用与相关的成矿作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差。我们用多种测年方法,对赣南天门山岩体的样品分别进行了SHRIMP锫石U-Pb 定...
- 曾庆涛毛建仁张传林赵希林
- 关键词:SHRIMP定年冷却史天门山
- 文献传递
- 赣东北蛇绿岩带新元古代(~800Ma)高镁安山岩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15
- 2016年
- 在赣东北蛇绿岩带中的樟树墩地区新发现新元古代高镁安山岩,其LA-ICP-MS锆石U-Pb法年龄为794.8±6.0 Ma。它们的Si O2介于54.90%~58.45%,Al2O3介于15.31%~16.77%(平均小于16%);Ca O为2.46%~6.73%,Fe O^T/Mg O变化于0.87~1.20,具有高Mg O(6.39%~8.76%)、高Mg^#(64~71)特点;富集轻稀土元素且具弱负Eu异常,明显富集LILE而亏损HFSE,Sr含量(普遍〈200×10^-6)和Sr/Y比值(4.11~7.29)均较低,具有典型高镁安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日本Setouchi火山带的Sanukitoids。锆石εHf(t)值介于10.23~17.79之间,反映它们起源于亏损地幔。主、微量及同位素特征均表明,本区高镁安山岩是被俯冲板片释放的含水流体交代的地幔楔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大洋岛弧(洋内弧)环境,指示赣东北地区在约800Ma前时仍存在洋壳俯冲,双溪坞弧尚未增生到扬子东南缘,暗示扬子和华夏两大陆块此时尚未碰撞拼合。
- 王存智余明刚黄志忠洪文涛赵希林姜杨周效华段政邢光福
- 关键词:高镁安山岩新元古代江南造山带
- 浙闽边界区晚中生代火山作用时序与过程分析被引量:35
- 2013年
- 浙闽边界区是东南沿海晚中生代火山岩带中研究较薄弱的地区。本文对该区代表性晚中生代火山岩地层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调查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分析了它们的岩性岩相特征,在此基础上解剖了火山作用过程。该区火山活动起止时间为143~111Ma(高峰期143~126Ma),时代属早白垩世,其间存在较长的火山活动沉寂期(126~116Ma),火山作用过程可明显划分为5个阶段。上述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东南沿海早白垩世火山活动时空演化规律的认识。
- 段政邢光福余明刚赵希林靳国栋陈志洪
- 关键词:火山作用白垩纪
- 钦杭结合带加里东期榴闪岩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对钦杭结合带首次发现的加里东期榴闪岩进行了详细的年代学、矿物学和变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榴闪岩的变质时代为454±4Ma,经历了早期角闪岩相进变质、中期榴辉岩相峰期变质和晚期角闪岩相退变质三个阶段,具顺时针P-T-t轨迹。早期角闪岩相进变质作用阶段的矿物共生组合为角闪石+斜长石+石英,温压条件分别为719℃~795℃和7.56Kpa^8.30Kpa;中期榴辉岩相峰期变质作用阶段的矿物共生组合为石榴子石+绿辉石(后期退变为透辉石+钠长石)±石英,温压条件分别为668℃~821℃和26.42Kpa^33.46Kpa;晚期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阶段的矿物共生组合为石榴子石+角闪岩+斜长石±石英(即榴闪岩),相应的温压条件分别为611℃~854℃和4.76Kpa^9.30Kpa。结合前人资料推断,区域内加里东期可能经历了榴辉岩相超高压变质→高温麻粒岩相退变质→角闪岩相退变质的演化过程。钦杭结合带首次厘定出加里东期超高压变质作用,表明华夏和扬子两大陆块碰撞拼合发生在加里东期。
- 姜杨陈志洪谭桂丽杨祝良周效华袁强余明刚赵希林段政
- 关键词:超高压变质榴闪岩
- 福建省上杭地区才溪岩体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 <正>才溪岩体位于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附近,面积约90 km2(图1)。岩体呈NE向延伸的岩株侵入于震旦系变沉积岩中。岩体内接触带有数十厘米宽的冷凝边,外接触带有数十米宽的黑云母角岩,显示为深成侵入相。岩体西南部侵入于紫金...
- 赵希林毛建仁陈荣曾庆涛于胜尧许乃政叶海敏
- 关键词:锆石SHRIMP年龄构造环境闽西南
- 文献传递
- 华夏造山系元古宙-早古生代洋板块地层分布与演化被引量:3
- 2024年
- 本文按洋板块地层理论与方法,系统收集和梳理了华夏造山系元古宙-早古生代与洋壳生成扩张和俯冲消亡遗存的洋壳残块和洋盆建造(称之为洋板块地层)共96处,均有测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数据控制,主要包括洋脊、洋岛和洋内弧3类洋壳的火成岩建造,以及海山、远洋深海和海沟3类洋盆内的沉积建造。本文还对洋盆汇聚俯冲的直接产物-陆缘弧和叠加在裂离地块上的火山弧建造(非洋板块地层)系统收集梳理了85处,其中59处有测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数据控制,26处无测年与地球化学分析,但有实测剖面控制。笔者对上述181处中的39处进行了野外实地考察和相关样品采集与分析。在上述所获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以图解形式展示了华夏造山系元古宙-早古生代主要洋板块地层分布与构造演化历程。横向上将华夏造山系划分为江绍-郴州-钦防对接带(主要含陈蔡-龙游、神政桥-神山、鹰扬关和糯垌4个含蛇绿岩残块增生楔,以及绍兴-兰溪增生弧和钦防残余洋盆)、武夷-赣州多岛弧盆系(主要含罗霄弧、赣州弧间盆地、北武夷弧和南武夷弧以及南平-宁化构造混杂岩带)和东南沿海多岛弧盆系(主要含龙泉-政和-大埔、贵子-石窝2个含蛇绿岩残块增生楔,以及伴生的云开地块-弧、粤南弧-弧背盆地和东南沿海地块);纵向上据洋板块地层和相关火山弧时空分布,从老至新划分出华夏造山系(华南洋)的7个构造演化阶段:(1)约1800~1200 Ma,洋盆拉张形成期;(2)约1200~820 Ma,洋盆扩张与汇聚转换期;(3)约820~635 Ma洋盆汇聚俯冲、弧-弧和弧-陆增生峰期;(4)约635~541 Ma洋盆汇聚与扩张转换期;(5)约541~458 Ma洋盆扩张期;(6)约458~443 Ma洋盆汇聚俯冲、弧-陆增生峰期;(7)约443~420 Ma洋盆关闭与陆-陆碰撞、残留洋(海)期。
- 张克信何卫红徐亚东王丽君牛志军邢光福王嘉轩徐德明赵希林宋芳寇晓虎
- 关键词:火山弧元古宙早古生代
- 闽西南地区才溪和四方岩体中黑云母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 2007年
- 黑云母是花岗岩中常见的暗色造岩矿物之一,既可以作为原生矿物产出,又可以呈退变形式或者出溶形式产出.……
- 赵希林于胜尧毛建仁曾庆涛陈荣
- 关键词:黑云母地球化学特征闽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