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梓铭
- 作品数:11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关于系列作品“超体”的创作
- 从古典艺术,以写实、严肃题材、通过内容传达具体的价值观点,等诸多因素,到现代艺术,以写意或抽象、生活化题材、通过形式因素表达观点。这一过程发生了很大变化。该创作系列试图通过对古典作品进行现代化的二次创作,来讨论这二种艺术...
- 赵梓铭
- 关键词:水彩画艺术形式古典作品
- 墨色与彩色的交织:论赵云龙近年来的艺术创作
- 2023年
- 赵云龙的水彩艺术从2017年的“五月丁香”系列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创作了一批不同于以往面貌的水彩作品,更多地将中国画元素融入。在这一融入过程中,艺术家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在“五月丁香”系列中开始大量使用黑色,营造出水墨画的效果;其次在2020年开始的“无风的夏日”系列中开始关注灰色和同明度彩色之间的关系,以及点线面在中国题材中的运用。在近一年的最新作品中,关注的是低纯度画面下的色彩关系的建立问题。经过这三个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赵云龙创作出了一批具有跨文化价值的水彩艺术作品。
- 赵梓铭
- 关键词:水彩画水墨色彩学
- 美术教师培养的两种取向——民国中等师范学校和美专附中的课程比较研究
- 2022年
- 我国近代师范教育在学制中主要分为高等和中等两个级别,中等师范美术教育主要在中等师范学校、高中师范科和美术专科学校附属高中中实施。在师范学校(包括高中师范科)和美专附中这两类学校中,对于师范美术教育存在着不同教学理念,和美专附中注重艺术技能学习的教育理念不同,师范教育界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健全人格的培养问题,即一般性陶冶问题。在健全人格塑造方面所要依靠的是学习数理化、史地政等基本文化课,而对于艺术技能的学习并不是最主要的。因此在这一部分所产生的分歧主要围绕着师范学校分组修习制度的实行与废除而展开。
- 赵梓铭
- 关键词:师范美术教育美育
- 清末民初师范美术教育研究(1904-1937)
- 在我国近代美术教育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专业美术学校内的非师范类专业,即中国画、西洋画、图案学等,主要探讨的是美术创作的教学问题,以及近代美术观念的发展问题,即围绕着美术观念中的“西学东渐”、“写实主义”等展开研究。在一般...
- 赵梓铭
- 关键词:师范美术教育美育
- 个性的生发与演进——赵云龙水彩艺术的蜕变
- 2023年
- 赵云龙的水彩艺术从20世纪90年代末创作的一批东北乡村写生题材作品开始受到关注,那时其作品的朴素、真挚和扎实的写实功底得到了学术界和广大观众的认可。在步入2000年后,赵云龙的作品呈现出了新的面貌,他并不满足于客观地再现他所看到的事物,而是寻求艺术创作的主观化、多样化。这一时期的海边写生、威尼斯写生系列是我们最熟悉的典型的“赵云龙作品风格”,丰富饱满的色彩、恣意流动的笔触、远离尘嚣的海边风光以及异域题材带给我们不属于本土风情的视觉体验。然而赵云龙并不以此而满足,从2017年的“五月丁香”系列开始,其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新的阶段,赵云龙一方面注重于表现传统的中国题材,另一方面则在挖掘新的表现形式这一部分着力颇多,而更多的是将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
- 赵梓铭
- 关键词:水彩艺术远离尘嚣视觉体验写生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大众美术批评
- 2023年
- 毛泽东文艺思想以为工农兵服务为核心,因此工农兵对文艺的意见是衡量文艺作品的重要标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多纸质媒体开通了读者专栏,以此来反映大众对美术作品的意见,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大众美术批评。这种批评的视角和专业美术批评有所不同,相对于宏观美术现象及创作问题,大众美术批评更专注于对具体作品的评价,这种评价对具体的美术作品有着明确的价值判断,其依据是“真实性”和“政治性”。通过这种意见的发表,大众美术批评在塑造1949年以来的美术创作方面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 赵梓铭
- 关键词:美术批评大众文化新中国美术
- 意象化的创作型写生何以实现——论赵云龙的水彩艺术
- 2021年
- 21世纪涌现出大量的现代主义艺术家,改变着传统现实主义占据主流学院和当代艺术占据商业市场的二重局面,它标志着在绘画中形式主义观念的回潮。在油画界产生了一种写生作品写意创作化的倾向。赵云龙正是将这种趋势带入水彩画领域的画家之一。赵云龙的水彩创作虽多为写生作品。
- 赵梓铭于冠超
- 关键词:写生作品水彩艺术水彩创作水彩画意象化
- 民国时期高校中复合型艺术师资培养研究
- 2022年
- 晚清民国时期因经费短缺,中小学中由一名教师兼任多门课程的现象广泛存在,艺术教师也是如此。“五四”之后,随着美育思想的传播,音乐课开始受到重视,因此在培养中小学师资的过程中,如何平衡图画、手工和音乐三门课程的安排便是这一时期高等艺术师范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在多所学校的探索和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一些特定的分组教学模式,这些模式既受到当时经济发展的制约,也由当时的学科观念所造就。同时,专修科的修业年限限制所造成的教学压力也在劳作教育兴起后受到关注,并产生了将艺术师范教育提升为本科的呼声。
- 赵梓铭
- 关键词:师范美术教育美育美术师资民国时期
- 朱明帆 王佺佺 赵梓铭作品
- 2015年
- 朱明帆王佺佺赵梓铭
- “有意味的形式”与情感的表现:论贝尔的艺术理论被引量:1
- 2021年
- 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在1913年出版的著作《艺术》(《Art》)中提出了"有意味的形式"这一概念,并以此概念为中心构建了自己的艺术理论体系,论证了艺术的本质、艺术创作的原则和艺术史发展等问题。该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方面是因为它被认为很好地解释了现代主义艺术,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代表了一种极端的形式主义理论。实际上,后一种对贝尔理论的理解是一种误读,贝尔的理论并不是一种形式主义理论,他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艺术家的情感表现。
- 赵梓铭
- 关键词:形式主义表现论情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