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过建国

作品数:34 被引量:220H指数:1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浙江省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交感
  • 11篇交感神经
  • 8篇疼痛
  • 7篇CT引导
  • 6篇胸交感神经
  • 5篇腰交感神经
  • 5篇神经痛
  • 5篇经痛
  • 4篇带状疱疹
  • 4篇调制
  • 4篇疱疹
  • 4篇疗效
  • 4篇穿刺
  • 3篇多汗症
  • 3篇镇痛
  • 3篇中国专家共识
  • 3篇射频
  • 3篇神经传导阻滞
  • 3篇疼痛疗效
  • 3篇自主神经

机构

  • 19篇嘉兴市第一医...
  • 11篇浙江大学医学...
  • 7篇浙江大学
  • 5篇嘉兴学院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九江学院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34篇过建国
  • 17篇姚明
  • 16篇黄冰
  • 12篇周煦燕
  • 9篇冯智英
  • 9篇陆雅萍
  • 7篇倪华栋
  • 6篇孙建良
  • 5篇侯健
  • 5篇张利
  • 5篇费勇
  • 3篇任小妹
  • 3篇黄兵
  • 3篇罗永香
  • 3篇曹浩强
  • 3篇裴爱杰
  • 2篇严敏
  • 2篇杨晓敏
  • 2篇刘明娟
  • 2篇朱艳丽

传媒

  • 6篇中华全科医学
  • 3篇中华胸心血管...
  • 3篇中华疼痛学杂...
  • 2篇中国疼痛医学...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2016中国...
  • 1篇中华医学会疼...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6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影响植入性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治疗慢性疼痛疗效的研究进展
背景:应用植入性药物输注系统(implantable drug delivery systems,IDDS)是目前治疗慢性难治性疼痛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临床应用并非所有患者都能取得良好疗效。目的:总结国内外最新关于慢性疼...
裴爱杰过建国冯智英
关键词:鞘内慢性疼痛疗效阿片类药物脑脊液
文献传递
CT引导下臂丛阻滞技术用于冻结肩的松解治疗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可视化麻醉技术——CT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技术及其在手法松解治疗冻结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冻结肩患者仰卧于CT台上,在患侧颈部锁骨上区皮肤上放置定位标志物,以层厚5 mm进行CT冠状位平扫,找出清晰的前、中斜角肌间隙层面后设计穿刺进针点、进针角度及深度,随后于局麻下穿刺,CT扫描确认或调整针尖至前、中斜角肌间隙后,注入1%利多卡因10 ml(内含碘海醇1 ml),CT扫描观察局麻药的分布,待阻滞完善后行患侧肩关节手法松解术。观察CT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局麻药用量、运动阻滞完善时间、阻滞有效率及手法松解前后患者的疼痛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结果借助影像工具CT能准确引导穿刺针进入前、中斜角肌间隙,注入较少容量的局部麻醉药(11.11±2.25)ml即可达到完善的阻滞效果,阻滞完善时间为(9.54±2.69)min,无气胸、血胸、局麻药中毒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接受治疗的73例冻结肩患者均在CT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成功,手法松解后疼痛显著减轻(NRS评分:5.14±1.62 Vs 1.48±0.58,P<0.05),肩关节活动度显著改善。结论 CT引导臂丛阻滞是可视化麻醉技术之一,可减少局麻药用量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用于手法松解治疗冻结肩是安全有效的。
熊远洪黄冰姚明过建国任小妹
关键词:冻结肩CT引导臂丛阻滞
继发性痛经的疼痛治疗研究进展
2023年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是引起育龄妇女继发性痛经和慢性盆腔痛的常见原因, 这两种疾病的主要症状均与月经密切相关, 绝经后症状自然消失。目前其在妇科的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针对该疼痛症状, 疼痛科有着新型的治疗手段, 本文主要就这些新型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以期为临床诊治继发性痛经提供新思路。
过建国章沿锋冯智英周云晓
关键词: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
骶髂关节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被引量:20
2021年
骶髂关节痛(sacroiliac joint pain,SIJP)是临床常见的一类腰痛,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升高趋势[1~3]。因其病因和机制复杂,容易被忽视,病人往往得不到精准的诊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脊柱源性疼痛学组组织本领域专家多次研讨,在参考借鉴国外最新指南、广泛收集临床证据的基础上,特撰写本专家共识,以期规范骶髂关节痛的临床诊疗。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脊柱源性疼痛学组冯智英郑拥军许继军赵长清贺纯静关开华过建国魏俊张小梅薛朝霞程志祥王祥瑞
关键词:临床诊疗
CT引导下腰交感神经调制治疗女性会阴及下肢多汗症17例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4年
对17例女性会阴、下肢多汗症患者,在CT引导下经第2、3腰椎(L2-3)间隙穿刺,直至针尖抵达L2或L3椎体前外侧、腰大肌前方,注入含造影剂碘海醇的1%利多卡因液3ml,观察药液分布在腰大肌与椎体之间,15min后每侧注入无水酒精5ml,5min后脚趾末梢灌注指数上升了(5.9±1.4)倍、双脚掌温上升了(4.16±0.89)℃。术后会阴下肢多汗现象消失,半年内均有效,一年内复发1例,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提示CT引导下腰交感神经调制治疗女性会阴、下肢多汗症切实、可行。
杨晓敏黄冰姚明周煦燕陆雅萍过建国孙延豹
关键词:多汗症交感神经切除术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小胶质细胞活化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
2013年
目的评价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小胶质细胞活化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176只,体重200~250g,9周龄,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n=40)、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n=40)、生理盐水组(Ns组,n=48)和米诺环素组(M组,n=48)。NP组、Ns组和M组采用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性损伤法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s组仅暴露坐骨神经,而不结扎。术后第7天时,Ns组和M组分别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腹外侧区注射生理盐水或米诺环素0.5μ1。取8只大鼠,分别于术前1d(T0)、术后第3天(T^1)、第7天给药前30min(T2)、第7天给药后30min(T3)、第14天(T4)和第21天(T5)时测定机械痛阂。于T1-5时各处死8只大鼠,取脑组织,行小胶质细胞计数。结果与S组比较,NP组、Ns组和M组T1-5,时机械痛阈降低,小胶质细胞计数升高(P〈0.05);NP组和Ns组各时点机械痛阈和小胶质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P组和Ns组比较,M组T3时机械痛阈升高,小胶质细胞计数降低(P〈0.05)。结论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参与了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中的形成与维持。
倪华栋姚明刘明娟朱艳丽黄冰过建国周煦燕孙建良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神经痛
CT定位引导下腰交感神经调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被引量:9
2013年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及吸烟等危险因素导致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常累及腹主动脉远端以及髂内、外动脉和股、腘动脉。
过建国黄冰冯智英姚明许浏周煦燕陆雅萍孙建良祝则峰侯健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CT定位引导交感全身性疾病高脂血症
胸交感神经调制对原发性手汗症患者术后交感神经兴奋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研究胸交感神经调制对原发性手汗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交感神经兴奋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9月在嘉兴市第一医院初次行胸交感神经调制术的原发性手汗症患者40例(P组)和门诊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C组)。P组分别于T0(术前)、T1(术后10 min)、T2(术后24 h)、T3(术后48 h)、T4(术后72 h)时刻抽取患者静脉血,C组在T0时刻抽取静脉血送检,检测血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细胞百分比,并计算CD4^+/CD8^+的比值。结果 P组患者术后(T1)双手末梢灌注指数上升了(8.70±1.10)倍,双手温度平均上升了(2.92±0.86)℃,且双手多汗症状完全消失。所有患者疗效均能持续6个月以上,1年内复发率为7.50%(3/4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与P组T0时刻比较,血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在T1、T2、T3、T4时刻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T0时刻血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与P组T0时刻比较,CD3^+、CD4^+和CD4^+/CD8^+在T1、T2、T3、T4时刻升高,CD8^+的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T0时刻的CD3^+、CD4^+、CD8^+和CD4^+/CD8^+的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胸交感神经调制可安全、有效地治疗原发性手汗症,并可降低患者术后的交感神经兴奋水平,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费勇黄冰姚明过建国倪华栋凌晨王寒琪许世杰
关键词:胸交感神经调制原发性手汗症T淋巴细胞亚群
全麻快诱导期非加压通气的可行性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观察丙泊酚-爱可松-瑞芬太尼快诱导期非正压通气的可行性及对急性胃扩张的预防效果。方法20例择期全麻病人人手术室即作动脉血气分析,高流越(8—10L/min)吸氧5min后静注丙泊酚(2mg/kg)-爱可松(0.8mg/kg)-瑞芬太尼(1μg/kg)序贯快诱导(60s内注射完毕),60s后气管捅管。插话成功即刻再进行动脉m气分析。诱导插管期间任由患者进入无呼吸状态而不给予正压辅助通气。结果各病人诱导后插管条件满意,平均插管耗时27.45s。诱导插管后患者的PaO:、PaCO:均上升,与基础值相比分别为(242±111)Vs(93±10)mmHg(P〈0.01)和(45±8)Vs(39±4)mmHg(P〈0.01),无急性胃扩张发生。结论经5mill的高流谴纯氧预吸后,丙泊酚-爱可松-瑞芬太尼快诱导插管期无通气并无低氧、高碳酸血症的发生,且可有效防止诱导期急性胃扩张发生。
张引法黄冰李瑛俞丹红过建国罗永香
关键词:全身麻醉快诱导氧疗血气分析
带状疱疹合并肾功能不全血透患者的疼痛管理
过建国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