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杰武
- 作品数:12 被引量:77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探索被引量:5
- 2006年
- 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学生工作的新思路、新理念,努力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 逄杰武孙芙蓉
- 山东省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利用区域差异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分析了山东省城市化进程及土地资源利用现状,通过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利用问题的区域差异,为各区域在城市化进程及土地利用方面协调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 逄杰武孙业红
- 关键词:城市化土地资源
- 省域经济有限非均衡协调发展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 山东省是全国人口、经济大省,省域内部(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存在着显著差异.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绝对差距还是相对差距一直呈扩大的趋势.缩小东西部之间差距,加速落后地区发展对山东省乃至全国的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稳定发展都有...
- 逄杰武
- 关键词:省域区域经济
- 文献传递
- TM影像中居民地提取的决策树方法研究——以烟台市为例被引量:19
- 2007年
- 以烟台市为研究区域,首先分析了居民地的影像特征,研究了居民地和背景地物在TM各波段上的光谱特征及可分性。进一步分析各地物的谱间结构特征,发现居民地和道路的TM3、TM5的光谱值比较接近。这一特征可用TM5-TM3
- 韩丛丛逄杰武吴泉源李轶平
- 关键词:居民地决策树
- 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校区)校园环境噪声监测与评价
- 2010年
- 噪声是影响校园环境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校区)校园环境噪声的实地监测,以了解校园环境噪声的污染现状.结果表明,校园外部环境噪声比校园教学区内大,白天噪声明显大于夜间.总体来说,校园的教学环境是安静的,现有的噪声不影响教学环境质量.
- 郭笃发逄杰武
- 关键词:噪声监测噪声评价
- 省域经济有限非均衡协调发展形成机制研究——以山东省为例被引量:3
- 2005年
- 有限非均衡理论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文章分析了省域经济有限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在对山东省区域发展非均衡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省域经济有限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山东省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
- 逄杰武孙凤芝
-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加强对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教育
- 2002年
- 逄杰武
-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思想上入党
- 基于DEM的龙口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时空变化研究被引量:34
- 2007年
- 本文以龙口市为例,在ARCG IS软件的支持下,分别从高程、坡度与坡向三个方面,对研究区内的耕地、园地、林地和建设用地四种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空间格局与时空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1989年到2005年的17年间,耕地总数在减少,但其分布仍主要集中于低地形等级上。园地的面积增加较多,空间分布上,有向地形高等级发展的趋势,说明园地对各地形因子的适应性较强。林地主要分布于高海拔,大坡度的区域,这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建设用地基本上不受地形的限制,其分布主要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因此它在各地形等级的变化表现不明显。通过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指标及参数特征的定量分析,将有助于优化该区土地利用结构,实现不同地形上土地利用类型的合理布局,促进区域持续发展。
- 邹敏吴泉源逄杰武
- 关键词:DEM土地利用地形因子
- 龙口市20年间海岸带变化的遥感监测被引量:11
- 2007年
- 利用龙口市20年(1984~2004)来的12个时相的遥感图像,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目视解译方法提取了不同年代的海岸线、高潮线和低潮线。通过与基准线和人为因素的对比分析,研究海岸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影响海岸带时空变化的主导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龙口市海岸带总体变化趋势是:除人工海岸外,海岸带趋于向陆地移动,岸滩变窄、变低,潮间带变宽、坡度变缓,防潮能力下降;人类活动是导致海岸带时空演变的最根本因素,包括沿海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结构的调整、采砂业的无序发展。其次是自然因素,包括沿岸流侵蚀与堆积以及海水入侵等。
- 吴泉源侯志华逄杰武姜春玲邹敏杨圣军
- 关键词:遥感图像处理海岸带
- 黄河三角洲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 2003年
- 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耕地资源利用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对黄河三角洲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对策。
- 徐树建逄杰武曹文
-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耕地质量耕地后备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