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成龙

作品数:155 被引量:1,237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期刊文章
  • 6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7篇天文地球
  • 13篇生物学
  • 6篇历史地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建筑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7篇岩石
  • 44篇岩石磁学
  • 31篇地层学
  • 29篇磁性地层
  • 23篇磁性地层学
  • 22篇环境磁学
  • 21篇地磁
  • 21篇泥河湾盆地
  • 15篇地层
  • 15篇盆地
  • 14篇古地磁
  • 12篇剖面
  • 12篇气候
  • 12篇更新世
  • 11篇环境意义
  • 11篇古气候
  • 10篇岩石磁学性质
  • 10篇沉积物
  • 9篇地磁场
  • 9篇磁学

机构

  • 144篇中国科学院
  • 28篇中国科学院大...
  • 13篇同济大学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中国地质科学...
  • 5篇南京师范大学
  • 5篇国家深海基地...
  • 4篇北京工商大学
  • 4篇国家海洋局第...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中国地震局
  • 4篇巢湖市路桥工...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广州海洋地质...
  • 3篇南京大学
  • 3篇吉林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55篇邓成龙
  • 32篇朱日祥
  • 24篇潘永信
  • 13篇易亮
  • 10篇刘青松
  • 10篇敖红
  • 10篇葛俊逸
  • 9篇贺怀宇
  • 9篇秦华峰
  • 8篇郑妍
  • 7篇郭正堂
  • 7篇袁宝印
  • 6篇万晓樵
  • 6篇金昌柱
  • 5篇李金华
  • 5篇韩非
  • 5篇刘平
  • 4篇徐宝财
  • 4篇王璞珺
  • 4篇王元

传媒

  • 14篇地球物理学报
  • 14篇第四纪研究
  • 12篇科学通报
  • 8篇地球物理学进...
  • 5篇中国科学:地...
  • 3篇海洋地质与第...
  • 3篇地层学杂志
  • 3篇中国科学(D...
  • 3篇地学前缘
  • 3篇中国地球物理...
  • 3篇中国地球物理...
  • 3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日用化学工业
  • 2篇人类学学报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文物春秋
  • 2篇科技创新导报
  • 2篇中国新技术新...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2015中国...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20篇2016
  • 10篇2015
  • 12篇2014
  • 7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7篇2007
  • 12篇2006
  • 4篇2005
1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泥河湾盆地磁性地层定年与早期人类演化被引量:93
2007年
主要评述了近年来泥河湾盆地磁性地层学的研究进展,包括建立泥河湾组的磁性地层年代格架、厘定泥河湾动物群的时代和确定华北地区早期人类活动年代序列。研究表明:第一,泥河湾组河湖相沉积序列记录了高斯正极性时末期以来的地磁极性特征(松山和布容极性时),即沉积时代始于约2.6Ma。早期人类至少在1.66~0.78Ma期间的大约90万年的时间内长期持续地占据高纬度的泥河湾盆地。泥河湾动物群(包括广义和狭义)的时代为2.0—0.8Ma。第二,华北地区早期人类已经能够适应东亚高纬度地区冬季风增强、夏季风减弱和干旱化趋势增强的复杂环境变化,尤其能适应中更新世气候转型前后中国北方多变而且不稳定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因此,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多变性与不稳定性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第三,早期人类走出非洲以后,可能沿不同的路径并以较快的速度扩散到东亚地区。向南越过印度尼西亚的赤道地区,向北至少扩散到40°N的泥河湾盆地。
朱日祥邓成龙潘永信
关键词:泥河湾盆地磁性地层学岩石磁学旧石器遗址
磁铁矿和磁赤铁矿磁化率的温度和频率特性及其环境磁学意义被引量:82
2007年
磁化率随温度和频率的变化特性(F-T)对于研究超顺磁和单畴磁性颗粒的磁学性质非常有效。文章结合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随温度变化的特性,依据尼尔理论,探讨了磁性颗粒的粒径分布与其(F-T)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磁化率的最大值对应于其解阻温度,因此可以用来估算磁性颗粒的平均粒径。随温度变化的频率磁化率曲线可以转化为连续的粒径分布曲线。本方法可以用来模拟自然地质体(例如,火山灰、黄土沉积物)中磁性矿物的粒度分布。
刘青松邓成龙潘永信
关键词:磁化率岩石磁学环境磁学
黄土高原西部白草塬剖面L_1和S_1记录的古地磁场特征被引量:15
2008年
文章详细介绍了黄土高原西部白草塬剖面L1和S1的高精度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结果,讨论了白草塬剖面记录古地磁场的特征,从古地磁学角度探讨白草塬剖面黄土沉积的连续性。白草塬剖面黄土沉积物中,磁铁矿和磁赤铁矿是主要的亚铁磁性矿物,粗粒的碎屑磁铁矿是其天然剩磁和特征剩磁的主要载体。白草塬剖面L1和S1没有记录任何地磁漂移。其中,L1没有记录MonoLake或Laschamp地磁漂移的原因可归结于黄土沉积物堆积过程的不连续性和/或粗颗粒载磁矿物的重磁化,但前者是主要原因,而堆积过程的不连续性是导致S1没有记录Blake地磁漂移的主要原因。因此,白草塬剖面的L1和S1分别存在约2000年和4000~6000年的沉积不连续。
邓成龙
关键词:黄土高原古地磁学岩石磁学
晚中新世-上新世中国西南昭通盆地粘土矿物学组合特征及南亚季风演化
晚中新世-上新世是全球环境、区域构造的重大变革时期,其中以北极冰盖的起源和发展,海洋-大气环流系统的重新组合,全球植被格局的重大转变,亚洲内陆干旱化程度的增强等最为显著。亚洲季风系统是全球季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
李佩张春霞郭正堂邓成龙吉学平Nina G.Jablonki吴海斌朱日祥
文献传递
黄土高原全新世风成沉积的岩石磁学性质
<正> 中国黄土是全球气候变化最好的陆相记录之一,在全球古环境演化、环境磁学以及剩磁机理研究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本文选择黄土高原上的一个NW-SE断面,在定边以北的毛乌素沙漠南缘采集流动沙丘上的现代沙丘砂,在定边以南...
邓成龙
文献传递
泥河湾盆地钱家沙洼剖面中更新世河湖相沉积的环境磁学研究
2023年
泥河湾盆地在东亚新生代地层、古气候、古生物、古人类研究领域备受关注.本文选择泥河湾盆地东部钱家沙洼剖面河湖相沉积序列为研究对象,测定和分析沉积物样品的χ-T曲线、磁滞回线、等温剩磁获得曲线和反向场退磁曲线以及矫顽力谱分析.结果显示泥河湾盆地东部河湖相沉积物中磁性矿物含量较低,以磁铁矿和磁赤铁矿为主,含有部分赤铁矿.磁化率、非磁滞剩磁、饱和等温剩磁等磁学参数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存在旋回变化.较细的沉积层(主要是粉砂质黏土层)中,磁化率、非磁滞剩磁、饱和等温剩磁为相对低值,且磁铁矿颗粒的粒度较细;而较粗的沉积层(主要是粗粉砂层、砂质粉砂层)中,磁化率、非磁滞剩磁、饱和等温剩磁为相对高值,且磁铁矿颗粒的粒度较粗.磁学参数的变化特征反映了泥河湾古湖流域中更新世期间气候环境变化及相应水文过程的旋回性,可能受冰期-间冰期旋回影响.这些结果有助于理解泥河湾盆地东部河湖相沉积物的磁性信号,对泥河湾盆地古环境和古气候重建等具有研究价值.
颜梓幸沈中山邓成龙
关键词:泥河湾盆地岩石磁学环境磁学河湖相沉积
中国古人类遗址年代学的研究进展与问题被引量:6
2021年
我国丰富的古人类遗存为研究东亚乃至全球古人类起源、迁徙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与数据。对已发表的2000多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年代学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分析发现,绝大多数遗址目前仍缺少基本的年代学数据,不足20%的遗址开展过测年,仅10%左右具有相对可靠的年代学数据,只有极少数开展了多种测年方法的交叉定年。对于80多处出土古人类化石的遗址,亦过半存在明显的年代学争议。我们对一些古人类遗址中的常见各种复杂的同沉积和沉积后改造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我国测年平台和测年队伍建设、考古发掘以及年代学采样与测年方法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对遗址年代学研究的可能影响。基于此,笔者提出改善我国古人类年代学研究现状的可能措施,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引发对该研究领域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葛俊逸邓成龙邓成龙邵庆丰裴树文涂华高星
关键词:洞穴遗址
广西崇左三合巨猿大洞早更新世小哺乳动物群被引量:25
2008年
最近在广西崇左三合大洞发现了步氏巨猿和似人似猿共生的新层位,与之伴生的有52种小哺乳动物,占三合大洞巨猿动物群总数的62%,其中苏门答腊兔(Nesolagus)是东南亚地区首次发现的化石。小哺乳动物群以南方早更新世常见的偏皮氏毛耳飞鼠(Belomys parapearsoni)、中间猪尾鼠(Typhlomys intermedius)、拟低冠竹鼠(Rhizomys brachyrhizomyoides)、硕豪猪(Hystrix magna)、先社鼠(Niviventer preconfucianus)、拟爱氏巨鼠(Leopoldamysedwardioidesi)等为代表,根据小哺乳动物群性质和与其他动物群对比以及磁性地层年代测定,表明其时代应是早更新世中期(约距今120-160万年前)。该动物群由树鼩、扁颅蝠、小彩蝠、飞松鼠、笔尾树鼠、猪尾鼠等几乎是旧大陆热带-亚热带森林型动物组成,缺少北方类型,基本上属于热带森林动物群,这表明了当时的自然景观为温暖湿润的热带雨林环境。三合大洞小哺乳动物群是广西地区的首次发现,对华南早更新世巨猿动物群详细划分,探讨步氏巨猿演化和早期人类环境背景等目前科学界关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金昌柱秦大公潘文石王元张颖奇邓成龙郑家坚
关键词:早更新世
岩石磁学与古地磁实验室简介被引量:35
2003年
近年来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磁学与古地磁学实验室始终以实验、观测和理论“三位一体”的研究思路为宗旨 ,提出了以先进的硬件设备、完善的测试环境和创新的实验方法为依托体系的现代实验室建设理念 ,富有创意地发展了一些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 ,建立了国际水平的实验条件和实验能力 .良好的研究环境和富有开拓的研究思路 ,吸引了包括欧美国家在内的国际知名学者来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 .近年来每年都有一批实验数据在Nature,JGR(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 ,EPSL(EarthPlanetSciencesLetter)和中国科学、地球物理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 .该实验室已逐步成为岩石磁学与古地磁学领域国内外研究中心之一 ,大大地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研究的国际地位 .
朱日祥黄宝春潘永信邓成龙
关键词:实验室岩石磁学古地磁学
南方红土剖面的风化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南方红土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以各类岩石和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为母质发育的红色风华壳,主要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南方地区,是我国分布最广的第四纪土状堆积。该沉积的形成表明早更新世以来我国南方地区经历了较...
刘彩彩邓成龙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