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丽丹

作品数:7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神经网
  • 3篇神经网络
  • 3篇网络
  • 2篇蓄积
  • 2篇蓄积量
  • 2篇杉木
  • 2篇杉木林
  • 2篇土地利用
  • 2篇人工神经
  • 2篇人工神经网络
  • 2篇小流域
  • 2篇南方红壤
  • 2篇工神经网络
  • 2篇红壤
  • 2篇BP神经
  • 2篇BP神经网
  • 2篇BP神经网络
  • 2篇人工神经网
  • 1篇蓄积量估测
  • 1篇元胞

机构

  • 7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福建省闽侯白...

作者

  • 7篇郑丽丹
  • 4篇陈志强
  • 4篇陈志彪
  • 3篇李荣丽
  • 3篇张晓云
  • 2篇许炜敏
  • 2篇陈友飞
  • 2篇王秋云
  • 1篇丁凤
  • 1篇李小飞
  • 1篇林广发
  • 1篇张清林
  • 1篇陈明华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福建林学院学...
  • 1篇亚热带水土保...
  • 1篇亚热带资源与...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福州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在GIS和Fragstats的软件技术支持下,以1988年和2008年福州市两期的土地利用图为数据源,对福州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其景观格局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年来福州地区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以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为主,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是耕地、林地和水体转化为建设用地。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增加,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多样性指数上升,优势度下降,景观格局趋于均质稳定化。斑块聚集度下降,向离散化方向发展,景观蔓延度也降低,进而反映了人为活动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郑丽丹黄曦叶夏陈志彪陈志强
关键词:景观格局指数LANDSCAPE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图景观破碎化FRAGSTATS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杉木林蓄积量估测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以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取与蓄积量预测有关的因子作为样本输入,通过分析神经网络各参数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参数值,构建结构为10∶3∶1的杉木林蓄积量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模型训练随机抽取46个样本单元数据并预测20个检验样本。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对于林分蓄积量具有很好的模拟效果,总体拟合精度为88.5%,均方误差MSE=2.95,所构模型合理、稳定,能够快速有效预测杉木林的变化规律。
许炜敏陈友飞陈明华郑丽丹张清林
关键词:杉木林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流域生态恢复度计算——以福建长汀朱溪小流域为例被引量:17
2015年
以福建省长汀县朱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室内分析以及遥感影像提取相结合的方法获取数据。利用Matlab7.0软件建立BP神经网络生态恢复模型,定量评价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程度。选择土壤理化性质(有机质、全N、全P、全K、容重和p H)、植被结构(植被盖度)、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热环境(地表温度)等4个方面的9个指标建立退化生态系统评价体系,并作为生态恢复模型的输入层数据,生态恢复度作为输出层数据。使用Matlab7.0进行数据预处理、样本训练、样本检验并建立生态恢复模型。利用建立的生态恢复模型对整个朱溪小流域生态恢复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生态恢复模型预测结果与流域生态恢复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定量评价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程度具有可行性。朱溪小流域内生态恢复程度极低的区域面积仅占0.94%,95.48%区域为中等恢复程度,说明生态保护措施已初见成效;生态恢复程度高的区域面积仅占3.62%,意味着未来仍需加强治理和保护工作。
李荣丽陈志彪陈志强张晓云郑丽丹王秋云
关键词:BP神经网络生态恢复
福建省长汀县朱溪小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以朱溪小流域为研究区,基于GIS和FRAGSTATS软件,对朱溪小流域东部和西部进行了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林地为朱溪小流域的基质景观,主要分布于东部;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人文景观主要分布于西部;②东部景观优势显著,基本上以大斑块为主,呈聚集性分布,异质性低,多样性指数小,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异大,林地优势突出;西部景观类型分布相对均衡,多样性指数大,破碎化程度大;③人为活动与地形为东部、西部景观格局形成的主导原因。西部人口分布密集,地势低,东部人口分布稀少,地势高,在其长期影响下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景观格局。
王秋云陈志彪陈志强郑丽丹张晓云李荣丽
关键词:土地利用GIS
杉木林蓄积量估测的因子选择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为提高杉木林蓄积量的估测精度,筛选出对蓄积量有显著解释意义的变量集,本研究采用岭迹分析和逐步回归方法对福建省闽侯白沙国有林场杉木林蓄积量预估模型的主要评价指标因子进行多重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2种方法对因子的优选结果非常相近,能有效地剔除显著相关的变量,筛选出影响蓄积估测的主要因子信息,为准确估测杉木林蓄积量以及建立预测模型提供方法上的支持.
许炜敏孙开铭陈友飞林广发郑丽丹丁凤
关键词:蓄积量
基于ANN-CA的南方红壤区土壤侵蚀时空格局及演化模拟
土壤是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不均一变化的连续体,外界环境影响程度不同,对土壤造成的侵蚀程度也不同。土壤侵蚀制约了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由土壤侵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已受到全球范围的关注,是全球最严重的环...
郑丽丹
关键词:土壤侵蚀人工神经网络元胞自动机
文献传递
南方红壤侵蚀区芒萁生长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被引量:20
2013年
采用样方法,调查了福建省长汀县红壤侵蚀区马尾松林下芒萁的生物量、覆盖度和高度生长特征,并与地形、土壤养分和土壤侵蚀强度等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坡向上的芒萁生物量差异较为明显,其中位于东坡的样地生物量最大(1 967.65g/m2),位于南坡的生物量最小(1 230.28g/m2)。各样地的芒萁覆盖度和高度随着坡位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芒萁总生物量、覆盖度和高度与有机质和全氮呈显著的正相关性。土壤侵蚀程度与芒萁的生物量、覆盖度和高度都达到极显著的负相关性。该地区芒萁的生长主要受侵蚀程度、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等因素的影响。芒萁对控制水土保持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可作为南方红壤侵蚀区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的先锋植被。
李小飞陈志彪陈志强郑丽丹张晓云李荣丽
关键词:芒萁环境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