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丹
-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 情感性动机网络使用者对负性情绪线索的前注意偏向被引量:7
- 2007年
- 采用修改后的分离式Stroop任务,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基于人际情感性动机的网络使用者在双线索竞争条件下的前注意加工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信息获取型被试,在中性线索与负性情绪线索匹配条件下,人际情感型被试对负性情绪线索表现出显著的前注意加工偏向,但在中性线索和情感满足线索匹配条件下,该类被试对情感满足线索未表现出前注意加工偏向。该研究为解释人际情感型动机者的病理性网络使用行为的情绪机制提供了实验证据。
- 郑丽丹张锋马定松周艳艳
- 基于人际情感性动机的病理性网络用户的冲动控制特性被引量:9
- 2008年
- 基于"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量表"和"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量表"的测量结果,采用匹配法筛选出21名基于人际情感性动机的病理性网络用户和22名非人际情感性动机的健康性网络用户,对其实施延迟折扣任务(DDT)、stop-signal任务和Stroop色词命名任务,探讨了基于人际情感性动机的病理性网络用户的冲动控制特性。结果发现,相对于健康性网络用户,病理性网络用户对延迟强化物的折扣速度更快,但后者的反应抑制失败率、反应抑制潜伏期(SSRT)和冲突抑制功能均与前者无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病理性网络用户的冲动控制障碍主要表现为以对即时强化的超敏感性和强化物长远价值的非敏感性为特征的"短视"倾向,而非行为抑制功能的缺失。
- 张锋倪晓莉郑丽丹王建军
- 关键词:冲动控制障碍
- 基于情感性动机的病理性网络用户的认知决策特性
- 病理性网络使用主要指个体全身心沉溺于互联网使用,即使因过度使用网络而造成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及损害身心健康的情况仍然不能减少或停止使用互联网。研究者一致认为,病理性网络使用的核心特征表现为难以控制上网冲动。具体而言,基于...
- 郑丽丹
- 关键词:心理机制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