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
- 作品数:52 被引量:227H指数:7
-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农田无公害食品生产技术的研究
- 迈入21世纪,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社会的战略构想与行动纲领,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更离不开"绿色"和"环保"两大主题。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全社会对食品的营养、卫生、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
- 张广学李学军郑国
- 文献传递
- 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创建害虫半自控绿色农业生态园区技术的研究
- 张广学李学军王淑贤李玉清郑国许彪朱强乔格侠张润志宋新元邢星朱天月赵婉萱姜辉林荣华马庆祥侯长河李铁汉王兴亚孙慧敏李艳
- 该课题基本查明了绿色农业生态区中主要害虫与天敌的组成(近150种,鉴定到种名的107种),查明主要害虫种类。基本明确绿色农业生态区主要害虫与天敌群落结构与特点,消长关系、种群动态。主要天敌数量和捕食能力。明确了绿色生态园...
- 关键词:
- 关键词:生态资源
- 森林冠层节肢动物研究技术进展被引量:1
- 2013年
- 冠层节肢动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关键调节因子,在探讨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与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等全球性生物学热点问题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是较为理想的研究对象。然而,由于研究手段和技术装备的制约,森林冠层节肢动物的研究进展缓慢。近几十年来,随着研究技术和取样设备的不断升级完善,该领域的研究才有了比较快速的发展。本文简要回顾了森林冠层节肢动物研究技术的发展史,列举并比较了各阶段的主要技术及其特点,概括了目前国内外森林冠层节肢动物研究技术应用的现状,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李雪郑国
- 关键词:树冠生物多样性全球变化
- 美洲斑潜蝇与南美斑潜蝇混合发生特点调查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2003~2005年,对辽宁省岫岩县蔬菜生态园区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和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 Blanchard发生特点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斑潜蝇在该地区混合发生,一般保护地发生较露地较重,露地春季发生重,夏秋季发生轻,两种斑潜蝇的寄生蜂种类多,数量大,控害作用明显。
- 李学军郑国王淑贤张广学李玉清许彪朱天月
- 关键词: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
- 开放式教学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6
- 2010年
-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实验教学环节的研究和探索将丰富和扩展高等教育的方法体系。遗传学实验是遗传学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新方法、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遗传学的研究范畴不断拓宽,研究内容不断变化。为适应学科的快速发展,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必须强化教师的开放式教学理念,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和自主创新意识。从课堂教学和课外研究2个方面,通过对实验教学观念开放、教学内容开放、实验室和实验时间开放、教学方法和手段开放等进行分析,探讨开放式教学在遗传学实验中的应用。目的是通过对遗传学实验的教学改革,提高遗传学实验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马莲菊卜宁王升厚郑国
- 关键词:遗传学实验开放式教学教学质量
- 岫岩地区大豆田地表蜘蛛边缘效应及优势种群动态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为了研究农田地表蜘蛛的边缘效应及优势种群动态特征,本文采用陷阱法对辽宁省岫岩地区大豆田地表蜘蛛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共采集成熟蜘蛛3312头,属于11科23属38种。其中狼蛛科和皿蛛科为优势科,白纹舞蛛、晨豹蛛、赫氏豹蛛、草间钻头蛛、锯胸微蛛为优势种。清种大豆田边缘样带与内部样带的蜘蛛物种数和优势种均存在差异。多样性分析的结果表明,从大豆田边缘到内部,地表蜘蛛的物种数量、丰富度指数D、多样性指数H'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说明大豆田地表蜘蛛存在着明显的边缘效应。群落相似性分析的结果也证明了边缘效应的存在。大豆与玉米间作可以显著提高地表蜘蛛的均匀度指数,对蜘蛛多样性和丰度的影响很小。通过优势种的动态分析发现,地表蜘蛛优势种的时间动态变化明显。
- 何昌彤郑国李学军
- 关键词:大豆田蜘蛛优势种多样性
- 大豆不同栽培模式与天敌协同对大豆蚜控制作用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2008-2010年,在辽宁东部岫岩县进行了大豆不同栽培模式(清种、大豆与玉米8∶2和8∶8间作)与天敌协同对大豆蚜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大豆蚜及天敌种群数量变动趋势有一定差异,但百株蚜量与天敌单位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天敌跟随紧密,对蚜虫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大豆蚜和天敌一般在7月11日-21日出现第1次高峰(主要危害期),7月26日-8月6日出现第2次高峰,个别年份延后或不明显.各年度间大豆蚜的发生程度不同,3种栽培模式的控蚜作用也有差异.轻发生年(2008、2009年)第1次高峰期3种栽培模式平均百株蚜量较低(0.4万头~1.3万头,清种>间作),天敌单位数量较高(51~226个),天敌控蚜作用均比较明显;第2次高峰期平均百株蚜量上升(0.9万头~2.7万头,间作>清种),但因天敌、蚜霉菌、植株抗性及小型蚜比例高(70%)等因子综合影响,蚜虫种群迅速下降,大豆均未明显受害.重发生年(2010年)第1次高峰期清种模式平均百株蚜量高达4.6万头,分别是8∶2模式的3.8倍和8∶8模式的2.6倍,天敌不足以控制蚜虫的增长,酿成危害;而间作模式蚜虫增长缓慢,蚜量低(1.2万头,1.8万头),天敌效能高,表明间作模式与天敌协同控蚜效果明显.
- 李学军郑国许彪李艳于广文邢星贾震夏莹莹
- 关键词:大豆蚜栽培模式天敌协同控制
- 膝芒寄蝇族昆虫(双翅目:寄蝇科)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4年
- 膝芒寄蝇族昆虫属微卵型,其幼虫主要寄生在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的幼虫体内;通过触觉和嗅觉寻找寄主;寄生成功率较低,因此产卵量高,导致本族属阶元多,但种类少;寄蝇多样性分布与雌蝇产卵战略相关。世界已知本族88属,中国记录有49属139种。综述了膝芒寄蝇族的研究史和现状,介绍了其系统地位、形态分类、动物区系与分布、系统发育与演化的单系性、寄生生物学与害虫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该类群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研究工作内容和方向。
- 侯鹏郑国许雯婧张春田
- 关键词:动物区系系统发育
- 从保护生物多样性角度谈频振式杀虫灯的应用被引量:78
- 2004年
-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昆虫的效果较好 ,但是在诱杀昆虫的过程中选择性不强 ,在诱杀害虫的同时对天敌和其它无益无害昆虫也具有较强的杀伤能力。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作者建议在自然生态条件好的地区最好不要使用频振式杀虫灯 ,在适合使用的地区应该事先做好害虫监测 ,应在防治适期使用。
- 张广学郑国李学军卜军
- 关键词: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防治适期生物多样性天敌杀伤
- 兰纳盘腹蛛在中国的新发现
- 2007年
- 李枢强郑国
- 关键词:标本蜘蛛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