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里翔
- 作品数:56 被引量:210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 三位一体模式培养生物发酵制药高素质人才被引量:2
- 2016年
- 本课题组经过多次论证,探索了三位一体模式培养生物发酵制药高素质人才,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换主角,培养生物发酵制药理论基础扎实的人才;实验教学换内容,培养生物发酵制药创新探索型人才;实践教学换方式,培养生物发酵制药生产实践型人才等。
- 邵文祥余雄英舒青龙郑里翔孙有智左爱仁
- 关键词:教学模式
- 补骨脂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内雌激素受体-β、NMDAR2B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补骨脂汤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作用。方法:通过双侧颈动脉结扎制作血管性痴呆模型,用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海马内雌激素受体β(ER-β)、NMDAR2B(NR2B)受体基因的表达产物。结果:补骨脂汤组ER-β、NR2B基因表达的mRNA量明显高于模型组及银杏片组(P<0.05);补骨脂汤组大鼠海马CA3区的阳性细胞数均高于模型组、银杏片组(P<0.05)。结论:补骨脂汤能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可能的作用途径是提高ER-β受体、NR2B受体的基因表达水平,从而提高学习记忆。
- 郑里翔邓科穗乔玉丹施旻崔志远
- 关键词:补骨脂汤血管性痴呆雌激素受体Β学习记忆
- 滋阴经方经TGF-β途径抑制小鼠自发乳腺癌生长的机理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观察滋阴经方-六味地黄丸对荷瘤小鼠乳腺癌的影响及部分机理。方法以清洁级昆明雌性小鼠种鼠自发乳腺癌为模型,用六味地黄丸治疗直至濒死期,肿瘤病理分析用HE染色,TGF-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磷酸化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1/2,phospho-ERKp44,p42)基因表达的产物用RT-PCR及Western bloting方法测定。结果六味地黄丸高、低剂量组的瘤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瘤块中TGF-β、p-ERK基因表达产物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可通过TGF-β信号转导途径抑制乳腺癌的生长。
- 郑里翔林栋美刘红宁余世平
-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
- 一种DHNB缩苯基氨基硫脲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合成药物DHNB缩苯基氨基硫脲,结构如下所示:<Image file="DDA0001802121200000011.GIF" he="229"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
- 余雄英廖永翠董欢欢郑里翔周军谢燕飞
- 文献传递
- 六味地黄丸对自发乳腺癌小鼠瘤块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周期蛋白D3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小鼠自发乳腺癌的影响。方法:以清洁级昆明小鼠雌性种鼠自发乳腺癌为模型,用六味地黄丸治疗直至濒死期,瘤块病理分析用HE染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周期蛋白D3(cyclin D3)基因表达的产物用RT-PCR及Western bloting方法。结果:六味地黄丸组的瘤组织分化优于对照组,瘤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瘤块中VEGF和cyclin D3基因表达产物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抑制乳腺癌的生长,促进细胞分化,可能的机制是抑制VEGF和cyclin D3基因表达。
- 郑里翔刘红宁乔玉丹刘霞林栋美
-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瘤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
- “通专结合”导向下“细胞生物学”课程体系建设新探索——以江西中医药大学为例
- 2013年
-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是"全人"培养的核心,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如何在具体课程中实践"通专结合"的理论?本文以江西中医药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为例,提出了"通专结合"理念指导下该课程需实现的目标群,并通过构建"三位一体"课程体系来具体实践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创新性,对其他理工科类课程具有启发意义。
- 彭淑红左爱仁刘春花郑里翔谢燕飞
- 关键词:通专结合细胞生物学课程体系
- 六味地黄对自发乳腺癌小鼠瘤块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周期蛋白D3基因表达的影响
- :探讨六味地黄丸对自发乳腺癌小鼠的影响;方法:以清洁级昆明小鼠雌性种鼠自发乳腺癌为模型,用六味地黄丸治疗直至濒死期,瘤块病理分析用HE染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周期蛋白D3(Cycl inD3)基因表达的产物用...
- 郑里翔刘红宁乔玉丹刘霞林栋美
-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疗效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
- 牛磺酸对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 2002年
- 郑里翔
- 关键词:牛磺酸小脑神经元中枢神经系统原代培养
- 二至丸对阴虚荷瘤小鼠抑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9
- 2007年
- 目的:观察二至丸对阴虚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方法:采用甲状腺素加利血平法制作阴虚荷瘤小鼠模型及ELISA法测小鼠血清中IGF-1、TNF-α的含量。结果:二至丸高[20g/(kg.d)]、中[10g/(kg.d)]、低[6g/(kg.d)]剂量组中,低剂量组抑瘤效果最显著,抑瘤率为29.9%,与模型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剂量组中TNF-α含量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IGF-1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二至丸对阴虚小鼠有一定的抑瘤作用,其作用机理与提高了荷瘤小鼠血清中TNF-α的水平有关。
- 张玉仁郑里翔朱卫丰刘红宁查青林
- 关键词:二至丸阴虚荷瘤小鼠TNF-ΑIGF-1
- 从正邪交争探析半夏泻心汤证寒热错杂的形成机理被引量:4
- 2020年
- 人体正邪斗争具有一般规律,正邪双方根据相对力量的强弱而不断发生着消长盛衰变化。本文总结了正邪交争产生人体的寒热征象,并详细论述了痞证的形成过程,深入挖掘半夏泻心汤证寒热错杂的形成机理为寒热交争处于相对平衡态。其病因为里气亏虚,邪气内陷,正邪交争而得。正(人体生热抗邪)邪(寒邪入里)双方处于僵持状态而出现寒热共存之象,且病势不断迁延。同时得出了寒热共存于同一部位源于寒热正邪属性之不同的结论,归纳了寒热错杂的几种转归,其发生条件取决于正邪双方的力量对比。
- 周易王珂郑里翔
- 关键词:正邪交争寒热错杂半夏泻心汤病机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