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娜娜

作品数:15 被引量:15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3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11篇东昆仑
  • 7篇裂变径迹
  • 6篇花岗岩
  • 5篇地球化
  • 5篇地球化学
  • 5篇年代学
  • 4篇多金属
  • 4篇多金属矿
  • 4篇多金属矿区
  • 4篇锆石
  • 4篇金属矿
  • 4篇金属矿区
  • 4篇成矿
  • 3篇地球化学特征
  • 3篇地质
  • 3篇岩石
  • 3篇裂变径迹分析
  • 3篇磷灰石
  • 3篇化学特征
  • 2篇地质热历史

机构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青海省地质调...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15篇郝娜娜
  • 13篇袁万明
  • 8篇陈小宁
  • 8篇曹建辉
  • 7篇段宏伟
  • 5篇张爱奎
  • 3篇李希
  • 2篇莫宣学
  • 2篇张丽婷
  • 2篇王威
  • 1篇郭娇

传媒

  • 3篇核技术
  • 2篇地质论评
  • 2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世界地质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西北地质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矿产勘查

年份

  • 4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昆仑哈日扎多金属矿区Ⅳ矿带成矿时代的锆石裂变径迹定年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裂变径迹核分析技术是成矿作用研究的新手段。哈日扎多金属矿区位于青海省东昆仑东段,属于东昆中多旋回岩浆弧带。矿区已识别出较大规模成矿带7条,成矿类型主要是构造蚀变岩型,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本文重点探讨其中Ⅳ矿带的成矿年龄。第Ⅳ成矿带由走向NW东支矿带和走向NE西支矿带构成。所获得的6个锆石裂变径迹年龄值变化于120-204 Ma,并具有204 Ma、153-168 Ma和120 Ma年龄组,这是本区新获得的年龄结果。结合矿区地质与区域热事件特征,认为这3组年龄是区内3期成矿作用的体现,其中东支矿带早期成矿时间比西支矿带早。同时,3期成矿事件也较好地反映了区内的构造活动。
田承盛袁万明曾小平张爱奎朱传宝孙非非马忠元张丽婷郝娜娜
关键词:裂变径迹分析成矿时代东昆仑
青海东昆仑哈日扎多金属矿区构造活动的锆石裂变径迹定年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青海省哈日扎多金属矿区位于东昆仑东段,属东昆中多旋回岩浆弧带,是新的矿产勘查基地,成矿作用主要受NE和NW向两组构造蚀变带控制。本文通过不同类型样品的锆石裂变径迹定年分析,探讨区内的构造活动。所获得的10个样品年龄为116~204 Ma,并由3个组年龄构成,即204~181 Ma,142~168 Ma和116~120 Ma。第1组年龄204~181 Ma反映印支晚期三叠纪末羌塘地块与昆仑地块碰撞的地质事件及其时限;后两组年龄主要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冈底斯地体向北与羌塘地体碰撞汇聚的响应,活动时限为168~116 Ma。第2和3组年龄同时表明本区燕山期构造活动存在强度差异,即有两个强作用期。同时,3组年龄也揭示本区具有多期次成矿活动。
田承盛张爱奎袁万明冯云磊曹建辉张丽婷程学芹陈小宁段宏伟王威郝娜娜马忠元
关键词:裂变径迹锆石年龄东昆仑
东昆仑西部野马泉地区三叠纪花岗岩成因与构造背景被引量:25
2016年
位于青海省东昆仑西部的野马泉地区三叠纪花岗岩分布广泛,本文通过花岗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研究,将晚古生代—早中生代造山旋回同碰撞阶段时限厘定为235~224 Ma,后碰撞时限厘定为224~204 Ma。研究表明,同碰撞阶段代表性侵入岩岩石组合为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具有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准铝质-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的特征,岩石形成于下地壳或中下地壳,与幔源物质底侵作用和俯冲大洋物质"滞后"局部熔融有关,花岗闪长岩具有adakitic岩亲和性的特点。后碰撞阶段代表性侵入岩岩石组合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具有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准铝质-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的特征,岩石形成于上地壳,含闪长质包体二长花岗岩源区具有EMⅡ富集地幔的印记,有别于不含包体的二长花岗岩。三叠纪花岗岩的形成可能经历了地幔底侵-洋壳"滞后"熔融和地壳熔融的深部过程。
张爱奎莫宣学袁万明刘光莲朱传宝郝娜娜
关键词:岩石成因
应用锆石裂变径迹方法研究夹皮沟本区金矿成矿时代被引量:3
2015年
由于锆石裂变径迹封闭温度与吉林省夹皮沟金矿的成矿温度相近,相比其他年代学分析技术,锆石裂变径迹技术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其年龄恰可反映金矿成矿年龄,因此本文应用锆石裂变径迹技术探讨夹皮沟本区成矿时代。通过实验获得了8个样品的锆石裂变径迹年龄测试结果,其年龄值在(78±8)^(190±2)Ma之间变化,并可分为2组:190~153 Ma和106~78 Ma。两组年龄揭示了中生代以来区内主成矿时代以及后期叠加成矿年龄,体现出夹皮沟金矿田具有多期次成矿作用。同时,两组年龄还分别体现了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对研究区共同影响的地质事件,并为此提供了年代学的新证据。
冯云磊袁万明曹建辉郝娜娜陈小宁段宏伟
关键词:裂变径迹成矿时代成矿期次夹皮沟金矿
东昆仑造山带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
东昆仑造山带位于柴达木陆块南缘,属青藏高原北部组成部分。大致以乌图美仁乡为界,可分为东、西两段,西段为祁漫塔格地区,东段为都兰地区。虽然西段确有志留纪-泥盆纪岩浆活动,但前人研究重点在三叠纪成矿方面;项目组已确认东段出露...
郝娜娜
关键词:岩浆活动成矿作用东昆仑
文献传递
东昆仑巴音郭勒地区锆石裂变径迹年代学:构造活动新证据被引量:3
2014年
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地区总体研究程度较低,前人年代学资料报道亦少,且主要属于印支期之前。本文在巴音郭勒地区花岗岩类样品中获得了系列锆石裂变径迹年龄数据,不仅为本地区地质研究提供了裂变径迹年代学资料,而且揭示了所经历的多期构造活动。锆石裂变径迹年龄变化在201~109 M a之间,具有201、185、164~163和139~109 M a年龄组。这些年龄很好地体现了地区内所经历的两次挤压和两次伸展构造活动,其中年龄201和139~109 M a是羌塘地体和冈底斯地体,先后于中-晚三叠世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分别向北俯冲并与其北侧地块相互碰撞-汇聚-拼合的体现;而年龄185 M a和164~163 M a则分别与早侏罗世和中侏罗世区内造山后伸展事件有关。
陈小宁袁万明张爱奎段宏伟郝娜娜李希
关键词:裂变径迹锆石东昆仑
青海都兰县哈日扎多金属矿区构造活动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通过采集哈日扎多金属矿区不同矿带不同岩性的样品,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分析,探讨矿区的构造演化特征。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于120-60.2 Ma变化,具体可分为120-93 Ma、78 Ma和66-60 Ma三个年龄组,较好地体现了该地区经历不同构造隆升剥蚀作用,120-93 Ma和66-60 Ma分别代表冈底斯地体、喜马拉雅地体先后于早白垩世、晚白垩世时期向北俯冲并与北侧地块碰撞-汇聚的体现,78 Ma是区域上低级变质作用的反映。磷灰石裂变径迹模拟结果显示,不同样品地质热历史相似,分为三个阶段:160-90 Ma、90-20 Ma、20 Ma至今,三个阶段分别隆升0.28 km、1.40 km、1.00 km,总的隆升量为2.68 km,第三阶段代表青藏高原及周缘新生代重大隆升期,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后持续挤压和后期拉张环境下的整体强烈隆升。
孙非非朱传宝袁万明张爱奎马忠元郝娜娜冯云磊
关键词:裂变径迹磷灰石东昆仑
东昆仑祁漫塔格晚志留世——早泥盆世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形成环境被引量:49
2014年
东昆仑祁漫塔格构造—岩浆岩带发育大量与加里东期造山有关的花岗岩,对其进行研究不仅能为祁漫塔格早古生代构造演化提供新信息,而且对探讨整个东昆仑造山带的动力学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报道祁漫塔格东部那棱郭勒河东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祁漫塔格乌兰乌珠尔钾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数据,并对研究区晚志留世—早泥盆世花岗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进行探讨。本区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420.6±2.6Ma、421.2±1.9Ma。祁漫塔格晚志留世—早泥盆世花岗岩类整体属高钾钙碱性准铝—过铝质花岗岩,稀土配分曲线为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平坦、中等负铕异常,微量元素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Sr、P、Ti亏损的特征;该时期为后碰撞构造环境,岩石成因类型以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为主,但同时出露同时期S型花岗岩,推测在同碰撞挤压造山作用向后碰撞区域拉伸构造体制(约420Ma)的转换时期,产生了具有A型花岗岩特征的花岗岩、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及过铝质花岗岩。
郝娜娜袁万明张爱奎曹建辉陈小宁冯云磊李希
关键词: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
东昆仑西段巴音郭勒地区构造事件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东昆仑西段巴音郭勒地区花岗岩类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变化于120-47 Ma,具体可分为120-100Ma、67 Ma和54-47 Ma三组。这些年龄很好地揭示了区内所经历的相关构造活动,其中年龄120-100 Ma和67 Ma是冈底斯地体和喜马拉雅地体先后于早白垩世和晚白垩世时期-分别向北俯冲并与其北侧地块相互碰撞-汇聚-拼合的体现;而年龄54-47 Ma与始新世区内造山后伸展事件有关。磷灰石裂变径迹模拟结果显示,研究区具有180-140Ma、140-13Ma和13-0Ma三阶段构造热演化历史,分别隆升约1.0 km、0.6 km和1.4 km,其中第三阶段是快速隆升期,冷却温度为50℃,三阶段累计隆升幅度为3.0 km。同时,根据公式计算获得3个样品的岩石隆升量分别为3 620 m、3 320 m和3 770 m,平均值为3 570 m,与三阶段算法所得结果相符。
陈小宁袁万明张爱奎郝娜娜段宏伟冯云磊
关键词:裂变径迹隆升地质热历史青藏高原
东昆仑沟里地区花岗岩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被引量:13
2015年
东昆仑沟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北缘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区内发育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似斑状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样品中锆石呈半自形-自形柱状,震荡环带较发育,为岩浆成因锆石,样品的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25±1.7)Ma,代表其岩浆侵位时代为晚三叠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地区花岗岩具有高硅、富碱和低钛特征,为准铝质-过铝质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及Rb、Ba、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具有弱的Eu负异常,属于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研究以及区域构造演化表明,东昆仑沟里地区花岗岩形成在晚三叠世碰撞到后碰撞造山阶段,且该岩体的形成与布青山-阿尼玛卿洋俯冲作用有很大的关系。
曹建辉袁万明郝娜娜冯云磊陈小宁段宏伟程学芹
关键词: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晚三叠世东昆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