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影娟
-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载体酸碱性对高硫合成气制甲硫醇的K-Mo-Co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07年
- 选取3种酸碱性不同的载体(γ-Al2O3,SiO2,MgO)制备由高硫合成气制甲硫醇的负载型K-Mo-Co催化剂。它们的活性高低顺序为:K2MoCo0.35O/SiO2>K2MoCo0.35O/γ-Al2O3>K2MoCo0.35O/MgO;程序升温脱附表征结果显示,这3种不同载体的催化剂与载体的酸碱性强弱顺序一致,弱酸性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对合成甲硫醇有利;H2程序升温还原和激光Raman光谱表征结果显示,碱性载体制备的催化剂中,Mo以易于还原和硫化的八面体构型存在,硫化后主要以MoS2存在;弱酸性载体制备的催化剂中,Mo以难于还原和硫化的四面体构型存在,硫化后主要以氧硫钼物种存在,这些物种与合成甲硫醇密切相关。
- 陈爱平郝影娟王琪杨意泉
- 关键词:Γ-氧化铝甲硫醇合成气
- 高硫合成气制甲硫醇K_2MoO_4/SiO_2催化剂的研究 Ⅰ.镍的促进作用被引量:2
- 2009年
- 采用共同浸渍法制备了K_2MoO_4-NiO/SiO_2催化剂,考察了NiO添加量对高硫合成气制甲硫醇K_2MoO_4/SiO_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添加了NiO的催化剂活性有很大的提高,当Ni/Mo物质的量比为2/9时,CO转化率为72.6%,较未添加NiO的催化剂提高了一倍多。程序升温还原(TPR)表征显示,添加的NiO与Mo有强相互作用,促进了Mo物种的还原。电子自旋共振(ESR)表征显示,反应后的催化剂中可检测到"oxo-Mo(V)"物种和"thio-Mo(V)"物种,K_2MoO_4-NiO/SiO_2催化剂表面主要为"thio-Mo(V)"物种,而K_2MoO_4/SiO_2催化剂表面主要为"oxo-Mo(V)"物种,NiO的添加促进了Mo物种的还原、硫化,可能是造成催化剂活性极大提高的原因。
- 王琪郝影娟陈爱平杨意泉
- 关键词:甲硫醇高硫合成气
- 钾修饰的MoO_3/SiO_2催化剂的XRD和TPR表征被引量:16
- 2007年
- 采用XRD和TPR测试技术表征了一系列不同K与Mo摩尔比的MoO3/K2O/SiO2催化剂。XRD表征结果显示,随着元素K的加入,多钼物种逐渐被破坏,最终形成了单钼的K2MoO4物种。TPR表征显示,催化剂表面的钼物种有2种结构,即八面体的Mo(Oh)和四面体的Mo(Td)。八面体Mo(Oh)的还原峰在770 K附近,而四面体Mo(Td)还原峰在1 000 K附近;无K的MoO3/SiO2催化剂的低温还原峰出现在840 K,少量元素K的添加削弱了Mo与SiO2之间的作用,使得低温还原峰温度降低到770 K附近;随着元素K添加量的进一步增加,Mo(Oh)物种逐渐减少而Mo(Td)物种逐渐增多,从而使得催化剂表面的Mo更难被还原。高硫合成气制甲硫醇的活性随着钼基催化剂八面体(Oh)钼物种的增加而增加。
- 王琪郝影娟陈爱平姚光华杨意泉
- 关键词:XRDTPR高硫合成气甲硫醇
- 镍促进高硫合成气制甲硫醇K2MoO4/SiO2催化剂的研究
- 本文采用共浸渍法制备了K2MoO4-NiO/SiO2催化剂,考察了NiO对高硫合成气制甲硫醇K2MoO4/SiO2催化剂的影响。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添加了NiO的催化剂活性有很大的提高,当Ni/Mo 比为1/18时,CO ...
- 王琪郝影娟陈爱平杨意泉
- 关键词:镍催化剂高硫合成气甲硫醇
- 文献传递
- 热处理对高硫化氢合成气一步法制甲硫醇K2MoO4-NiO/SiO2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0年
- 在不同焙烧温度和焙烧气氛下对共浸渍法制备的K2MoO4-NiO/SiO2催化剂进行热处理,并采用X射线衍射、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氢气程序升温还原、拉曼光谱和电子自旋共振波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催化剂催化高硫化氢合成气一步法制甲硫醇的性能.结果表明,由于催化剂中所含柠檬酸氧化放热,空气中焙烧的催化剂发生严重烧结.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八面体配位的Mo(Oh)逐渐向四面体配位的Mo(Td)转变,导致催化剂的还原能力降低,配位不饱和Mo(CO吸附位)减少,因而CO转化率降低.甲硫醇的生成与Mo–S–K相密切相关,而MoS2晶相表面主要生成烃类.与氮气中焙烧的催化剂相比,空气中焙烧的催化剂表面的MoS2相较多,而Mo–S–K相较少,因此具有更高的烃类选择性和更低的甲硫醇选择性.
- 王琪郝影娟陈爱平杨意泉
- 关键词:一步合成法硫化氢合成气甲硫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