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 作品数:21 被引量:126 H指数:7 供职机构: 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无锡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 吉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中国全球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吉林省监测人群骨质疏松症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 分析吉林省居民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了解吉林省居民OP现状,为OP相关防控策略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8年1月至8月,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吉林省4个县(区)共1 850名20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骨密度检测。OP相关影响因素分析采用SPSS 21.0版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吉林省20岁以上居民OP患病率为10.22%,同男性(3.15%)相比,女性OP患病率较高(16.33%)。女性OP患病率是男性的5.929倍(OR=5.929,95%CI:3.797~9.258,P<0.001);城市居民OP患病率是农村居民的2.234倍(OR=2.234,95%CI:1.400~3.564,P=0.001);50~64岁、≥65岁组OP的患病率分别是20~49岁组的4.964、9.728倍(OR=4.964,95%CI:2.857~8.623,P<0.001;OR=9.728,95%CI:5.301~17.853,P<0.001);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者OP的患病率较低(OR=0.303,95%CI:0.137~0.670,P=0.003);与体重正常人群相比,超重(OR=0.377,95%CI:0.255~0.558,P<0.001)和肥胖(OR=0.328,95%CI:0.182~0.591,P<0.001)人群更不易患OP,低体重(OR=4.215,95%CI:2.182~8.142,P<0.001)人群患OP的风险较高。结论 应重点关注女性、50岁以上人群、城市居民、受教育程度较低者、低体重者,对重点人群加强健康教育、筛查和管理,预防OP的发生。 贾淯媛 郭伟 李璐 刘婷 朱颖俐 卢欣荣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患病 影响因素 夜间睡眠状况与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共病的关联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吉林省成人夜间睡眠状况与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共病之间的关系,为慢性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10—12月,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4953名≥18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查,比较研究对象的夜间睡眠状况、睡眠问题。结果纳入4576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56.31±12.38)岁,研究对象的平均睡眠时长为(6.88±1.65)h,72.6%的研究对象存在睡眠问题,其中51.9%的研究对象存在夜间觉醒问题,存在早醒、入睡困难、打鼾问题分别为40.4%、37.1%、32.8%。在睡眠行为方面,与不打鼾的人群相比,打鼾人群与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共病罹患风险有关(P<0.05)。结论吉林省成人夜间不良睡眠状况较为严重,成人打鼾与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共病患病风险增加相关;研究对象存在睡眠问题数量越多,其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共病的患病率就越高。 郭伟 冯志萍 余丹 王卓 刘雅文 高峰 周博宇 赵翊轩 孟爽关键词:打鼾 吉林省MSM人群HIV和梅毒感染及性行为调查 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了解吉林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及性行为特征。方法采用一对一访谈方式,对吉林省三个大中城市MSM人群进行艾滋病/梅毒调查及检测。结果1172名MSM中,HIV感染率2.8%,梅毒感染率9.0%,合并感染率0.77%。最近6个月中,MSM多重性行为现象普遍,安全套坚持使用率较低;MSM在与女性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13.9%(31/223),显著低于同男性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20.6%(χ2=30.82,P<0.001)。结论MSM人群高危性行为普遍存在,重视对具有双性性行为的MSM,以及HIV、梅毒阳性的MSM进行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减少其高危性行为。 邱柏红 李波 张新刚 李紫璇 郭伟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 艾滋病病毒 梅毒 性行为 长春市男男性接触人群HIV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了解长春市男男性接触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HIV、梅毒、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的感染情况和男男性行为的基本情况,为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方法获得男男性接触者,使用全国统一的问卷对每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5 ml静脉血检测HIV、梅毒和HCV的感染情况。结果在492名男男性接触者中发现HIV抗体阳性者34人,HIV感染率为7.4%(5.1%~10.1%);共发现梅毒患者74例,梅毒患病率为16.3%(13.2%~19.4%);初筛发现HCV阳性者3例,HCV抗体阳性率为0.8%(0.2%~1.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为离异或丧偶(OR=3.739,95%CI:1.382~10.115)和现症梅毒(OR=3.518,95%CI:1.548~7.996)是MSM感染HIV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较高是感染HIV的保护因素(OR=0.340,95%CI:0.156~0.744)。结论长春市MSM人群HIV和梅毒的感染率较高,应该加强针对这一人群的HIV监测和干预工作。 郭伟 孟晓军 张云建 范吉祥 孟向东 邱柏红 李志和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性行为 吉林市青年学生MSM人群高危行为调查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了解吉林市青年学生MSM人群高危行为情况及出现无保护肛交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合该人群的艾滋病干预措施和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MSM社区组织配合下,对吉林市青年学生MSM人群进行面对面匿名问卷调查,了解该人群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高危行为情况等影响因素。结果调查300名青年学生MSM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4.33%,HIV感染率为3.33%。最近6个月与同性在肛交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62.10%;与男性发生商业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65.43%;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66.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对象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性行为的性伴数量在3个以上(OR值=10.132,95%CI:2.846-36.065),是该人群发生无保护肛交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吉林市青年学生MSM人群发生无保护肛交情况普遍存在,知识与行为相分离的现象比较严重,应加大预防艾滋病防治知识及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套相关知识的宣传,扩大检测和干预覆盖面,遏制艾滋病疫情在该人群中的蔓延和传播。 蔡勇 乔建国 孙殿伟 郭伟关键词:青年学生 MSM人群 高危行为 2018—2020年吉林省疾病监测点死因漏报调查分析 2023年 目的评估2018—2020年吉林省国家级死因监测点死因数据完整性。方法监测县(市、区)内所有的乡镇/街道按当地居民死亡水平高低分三层,分别为高、中、低(每层的乡镇/街道的数量基本相同)。每一层均随机抽取一个乡镇/街道,该乡镇或街道中的所有家庭都为调查家庭,将调查家庭中常住成员的死亡情况与人口死亡监测系统中常规报告死亡数据之间进行比较,计算漏报率。调查研究结果采用构成比和率进行统计描述,并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2018—2020年吉林省国家级死因监测点漏报率为10.87%,农村地区漏报率高于城市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3,P<0.05);0~岁组漏报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88,P<0.05);各年度漏报率不同,2020年漏报率高于2018年和201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7,P<0.05);漏报率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P>0.05)。结论吉林省国家级死因监测点报告的死亡监测信息数据完整性较好,但是仍然存在死亡报告信息不全面、不完善和数据漏报的情况,应进一步加强对死因报告常规工作管理,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责任心,建立多部门数据信息长效共享机制体系,切实做到提高死因数据可靠性,增强数据的利用价值。 李璐 刘婷 贾淯媛 朱颖俐 卢欣荣 郭伟关键词:死因监测 漏报调查 完整性 吉林省艾滋病疫情流行趋势预测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估计2009年吉林省艾滋病高危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数,并预测未来五年吉林省艾滋病疫情流行趋势,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综合吉林省哨点监测、病例报告、专题调查以及文献报道等数据,利用亚洲疫情模型,对吉林省艾滋病疫情进行估计和预测。结果截至2009年底,吉林省成年人口(15岁及以上)中累积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数为3 908人,HIV感染率为0.026%,新发现HIV感染者928人;现存活的3 643名HIV感染者中,男男性接触者1 851人,占50.8%,性消费者1 391人,占38.2%,注射吸毒者309人,占8.5%,商业性性服务者92人,占2.5%。在未来五年,吉林省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其中男男性接触者人群中艾滋病疫情上升趋势较明显,注射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疫情上升趋势趋缓,商业性性性服务者和性消费者人群中艾滋病疫情上升趋势较缓慢。同时到2015年,积极的干预措施可以避免2 151人感染HIV。结论 2009年吉林省艾滋病疫情仍然处于低流行水平,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男男性接触者和性消费者是未来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 郭伟 孟晓军 孟向东 邱柏红 丁正伟 郭巍 丁国伟 王璐吉林省艾滋病疫情估计与预测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根据1995年以来吉林省艾滋病疫情情况,对2009年及未来几年该省艾滋病疫情的流行趋势进行估计和预测,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吉林省哨点监测、病例报告、专题调查及文献报道等数据为基础,利用疫情估计与预测软件包(EPP)和工作簿方法,对吉林省艾滋病疫情进行估计和预测.结果 截止2009年底,估计吉林省现有HIV感染者及患者5438人,全人群感染率为0.02%;其中经异性传播2208人,占40.6%,经同性传播2012人,占37.0%,经血液传播924人,占17.0%,经吸毒传播162人,占3.0%,垂直传播22人,占0.4%.从2000年开始,吉林省艾滋病疫情以较快的速度上升,预计到2012年左右上升速度开始趋缓.结论 2009年吉林省艾滋病疫情仍然处于低流行水平,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未来几年疫情将呈现上升趋势. 王璐 孟晓军 郭伟 孟向东 郭巍 丁正伟 丁国伟 邱柏红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工作簿 2014~2023年吉林省老年人伤害死亡状况及变化趋势 2024年 目的分析2014~2023年吉林省老年人伤害死亡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2014~2023年吉林省15个国家级死因监测点常住人口中所有≥60岁的伤害死亡,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采用Joinpoint4.9.1.0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2014~2023年吉林省60岁及以上老年男性每年伤害死亡率均高于女性,老年人总人群和男性的伤害死亡率均为逐年下降趋势且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女性伤害死亡率波动范围较小,但年度变化趋势无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人伤害总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趋势χ^(2)=4.75,P<0.01),除85岁及以上,每个年龄组男性伤害的死亡率均高于女性,且除80~84岁年龄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交通事故是造成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次为意外跌落和自杀;男性和女性伤害死亡主要原因和总体一致,不同年龄段间伤害的主要死亡原因均为交通事故,其次为意外跌落,意外跌落死亡率以年均9.40%的速度上升,且上升趋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近年来吉林省老年人因伤害造成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预防老年人伤害的风险发生仍值得重点关注,应针对老年人因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和重点人群开展宣传教育,防控措施和政策,降低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风险。 李璐 贾淯媛 刘婷 卢欣荣 朴远航 郭伟关键词:死亡率 交通事故 通化市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及相关行为干预效果调查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分析通化市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及相关行为干预效果。方法:2006年进行干预前调查,然后对暗娼人群进行艾滋病知识及相关行为的干预活动,2008年进行干预后调查。结果:暗娼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从干预前的55.21%提高到干预后的71.7%;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从干预前的20.5%提高到干预后的87.6%,出现相关症状后到性病专科门诊就诊的比例由干预前的4.8%提高到干预后的54.3%。结论:在暗娼人群中进行艾滋病知识及相关行为的干预活动有利于提高暗娼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及求医行为的正确选择,对控制艾滋病流行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赖翔飞 张秀敏 王昕晔 郭伟关键词:暗娼 艾滋病 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