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广猛

作品数:5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学
  • 1篇地质作用
  • 1篇第三纪
  • 1篇东北缘
  • 1篇动力地质
  • 1篇气候
  • 1篇气候事件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 1篇青藏高原东北...
  • 1篇外动力地质作...
  • 1篇网络
  • 1篇网络安全
  • 1篇末次冰盛期
  • 1篇环境变迁
  • 1篇黄河
  • 1篇黄河上游
  • 1篇减灾
  • 1篇建筑物沉降

机构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5篇郭广猛
  • 3篇李长安
  • 1篇廖成君
  • 1篇张玉芬
  • 1篇张普兵
  • 1篇顾延生
  • 1篇黄俊华

传媒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矿产勘查

年份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试论地质学在防洪减灾中的作用和意义——兼论长江防洪策略被引量:12
2001年
流域洪灾的形成直接受到地质、地貌条件的制约。洪灾是由洪水引发的 ,但洪水并不等于洪灾 ,由暴雨发展为洪水、洪灾是一种外动力地质作用过程。暴雨是一种气象现象 ,洪水是一种水文现象 ,而暴雨→洪水→洪灾 ,则是一种地质过程。因此 ,地质学在防洪、减灾中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质学原理 ,长江防洪策略为 :1沿江干堤不宜继续加高 ;2干堤加固应因地 (地质、地貌条件 )制宜 ,要考虑到三峡工程可能引起的河流地质作用变化 ;3启用古河道分流泄洪 ;4“退田还湖”与“挖泥还湖”相结合 ;5“平垸行洪”与“民垸蓄洪”结合 ;6实施有计划地开堤放淤工程 ,防洪与除渍结合 ;7区段综合治理与全流域系统治理结合。
李长安郭广猛
关键词:防洪减灾长江地质学外动力地质作用
黄河上游末次冰盛期古洪水事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9
2002年
洪水的发生规律是洪灾预报的前提 ,已有的人类洪水记录时间尺度 ,不足以认识和把握洪水的出现规律 .因此 ,利用地质记录延长洪水序列 ,探讨地球特征气候期的洪水特点 ,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黄河上游兰州—银川段的洪水地质记录表明 ,在末次冰盛期的 2 0~ 18ka ,该区共发生了 10 6次大洪水漫滩事件 ,其中有 18次为多次洪峰叠加的复合型大洪水 ,洪水的发生频率达 5 3次 /ka .发生于末次冰盛期的大洪水可能属冰凌洪水 ,与末次冰盛期强烈的气候波动和不稳定有关 .这些大洪水的频发与中国西部的末次冰盛期出现的高湖面相对应 ,既不符合一般的季风气候理论 ,也不同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末次冰盛期以冷干为主的气候特点 ,表明中国西部气候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
李长安黄俊华张玉芬郭广猛
关键词:黄河末次冰盛期古洪水古气候
用GM(1,1)模型和Verhulst模型进行建筑物沉降预测被引量:3
2000年
采用GM( 1 ,1 )模型和Verhulst模型对建筑物进行沉降预测 ,对二者进行对比 ,指出其优缺点 ,最后指出使用Verhulst模型预测沉降效果较好。
郭广猛
关键词:沉降VERHULST模型
Internet中的电子欺骗攻击及其防范被引量:8
2001年
讨论了电子欺骗攻击的分类及其攻击机制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旨在使人们对此类攻击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从而有效地避免它。文章中同时给出了一些提供Internet安全知识的联机网址供进一步参阅。
张普兵郭广猛廖成君
关键词:网络安全安全防护措施INTERNET
青藏高原东北缘第三纪构造—气候事件与环境变迁被引量:8
2000年
青藏高原东北缘处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接部位 ,为环境变化敏感带。通过系统的沉积环境、构造运动与古气候演化的较高分辨率研究 ,划分了第三纪以来的构造—气候作用下的 17个沉积层序和古气候演化的七大阶段 ,将研究区的地质事件与同期的柴达木盆地干旱植物、珠江口和渤海湾海平面、大西洋深海氧同位素演化阶段对比研究表明 ,区域重大地质事件具有可比性 ,同时具有很好的第三纪时期全球变化意义。
顾延生李长安郭广猛黄长生
关键词:第三纪环境变迁青藏高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