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秀枝

作品数:58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5篇细胞
  • 19篇基因
  • 13篇淋巴
  • 11篇甲基化
  • 10篇淋巴细胞
  • 9篇白血
  • 9篇白血病
  • 7篇蛋白
  • 7篇贫血
  • 6篇再生障碍性贫...
  • 6篇障碍性贫血
  • 6篇基因甲基化
  • 6篇骨髓
  • 5篇基因表达
  • 5篇P15基因
  • 4篇凋亡
  • 4篇诱导T细胞凋...
  • 4篇转录
  • 4篇细胞凋亡
  • 4篇酶链反应

机构

  • 52篇暨南大学
  • 12篇暨南大学附属...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武警总医院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陕西省人民医...
  • 3篇武警广东总队...
  • 2篇广州市第一人...
  • 2篇北京市心肺血...
  • 2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霍华德大学
  • 2篇北京安贞医院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龙岗中...
  • 1篇无锡市第二人...

作者

  • 58篇郭秀枝
  • 18篇谭广销
  • 12篇周涛
  • 12篇汪明春
  • 10篇杨力建
  • 8篇范洪涛
  • 7篇邓列华
  • 7篇郭秋野
  • 6篇李扬秋
  • 6篇陈鹏
  • 5篇吴穷
  • 5篇胡云峰
  • 4篇王绿娅
  • 4篇罗更新
  • 4篇许敏华
  • 4篇韩永胜
  • 4篇林泽
  • 4篇陆红
  • 3篇刘元生
  • 3篇赵永铿

传媒

  • 11篇暨南大学学报...
  • 10篇中国病理生理...
  • 6篇中国实验血液...
  • 5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华血液学杂...
  • 3篇血栓与止血学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广州医药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营养学报
  • 1篇四川中医
  • 1篇武警医学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武警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2
  • 8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 5篇1998
  • 7篇1997
  • 9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89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发性骨髓瘤中p15^(INK4B)和p16^(INK4A)基因高甲基化的检测被引量:2
2000年
为探索p15 INK4B和p16INK4A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甲基化的表达 ,采用敏感的甲基化特异的MSP PCR测定方法 ,检测了 2 4例多发性骨髓瘤 (MM ) p15 INK4B和p16INK4A基因甲基化的情况。结果显示 ,MM中 p15 INK4B和 p16INK4A基因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 70 .8% (17/ 2 4 )和 5 8.3% (14/2 4 ) ,产物分别为 148bp和 15 0bp的片段 ,其中 2例Ⅱ期和 2例Ⅲ期的有浆细胞瘤的MM患者发生 2个基因同时甲基化 ,有 5例 2个基因都没有发生甲基化。这 5例的瘤细胞均为分化较成熟的小浆细胞。结论提示 ,p15 INK4B和 p16INK4A基因甲基化在MM细胞中有一定的发生率 。
范洪涛郭秀枝吴穷周涛谭广销王绿娅张学莉罗更新许敏华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甲基化P15^INK4B基因P16^INK4A
白介素12诱导T细胞凋亡的作用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白介素 12 (IL - 12 )对T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用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和AnnexinV的方法测定IL - 12诱导后T细胞凋亡率。结果 :IL - 12诱导人的白血病T细胞株TIB - 15 2和人的淋巴瘤T细胞株HTB - 176的凋亡 ,以 5 0ng/mL的质量浓度作用效果最佳 ,作用时间在 3和 6d内达到最高峰。结论 :IL - 12能诱导T细胞的凋亡 ,其诱导作用从细胞早期质膜的改变开始 ,并与IL - 12的浓度和T细胞成熟状态及作用时间有关。
郭秀枝范洪涛谭广销周涛陈鹏刘元生
关键词:白介素12T细胞凋亡白血病淋巴瘤
乙型病毒性肝炎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病毒感染是引起造血抑制的原因之一,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的感染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的致病原因之一。广东省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较高,AA患者较多,我们采用国际标准化的PCR—酶标法,探讨了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与AA发病的相关性。
郭秀枝范洪涛谭广销杨力建汪明春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炎病毒再生障碍性贫血
白细胞介素12诱导T细胞凋亡对Bcl-2表达和信号分子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了解和探讨白细胞介素 12 (IL - 12 )作用于T细胞 ,活化T细胞表面的IL - 12受体 β ,诱导T细胞凋亡对Bcl- 2表达和信号转导的作用。方法 :用AnnexinV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半定量PCR的方法测定在不同抑制剂作用下对Bcl- 2信号转导表达的影响。结果 :IL - 12在高浓度下诱导人的白血病T细胞株TIB- 15 2和人的淋巴瘤T细胞株HTB - 176及正常人T细胞的凋亡。在IL - 12处理 6h后Bcl- 2的表达明显升高 ,表达的高峰值在 2 4h ,Bcl- 2的升高不能抑制和阻碍T细胞的凋亡 ;IL - 12诱导上调T细胞Bcl- 2mRNA表达。HA10 0能促进T细胞的凋亡 ,PKC是IL - 12诱导T细胞凋亡信号转导的负性调节因子 ;AG4 90不抑制IL - 12上调的Bcl- 2mRNA表达作用 ,AG4 90阻断的Jak2通路不参与IL - 12诱导T细胞mRNA表达的信号转导及其调节 ;HA10 0 4不影响T细胞表达mRNA ,PKA通路不影响IL - 12诱导T细胞表达Bcl- 2mRNA的信号传递。结论 :Bcl- 2是凋亡介导分子之一 ,但是Bcl- 2不能阻断Fas-FasL介导的T细胞凋亡。
郭秋野范洪涛李雅兰张宁郭秀枝邓列华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2细胞凋亡信号转导
从五行论治肝风被引量:8
2001年
肝风之病机 ,历来医家们多从肝脏气血阴阳等物质功能来论述 ,而从肝与其它脏腑关系 ,即五行生克关系来论述肝风 ,仅散在一些医家著作中。“五行肝风”无论从理论意义 ,还是临床意义 。
陈孝银沈英森姜杰黎俏梅杨钦河章群谢秋玲郭秀枝
关键词:肝风
精氨酸酶和剥夺谷氨酰胺对非淋巴白血病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
梁实梁骞郭秀枝
该课题发现非淋巴白血病U937、K562及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原代细胞对人体非必需氨基酸精氨酸和谷氨酰胺有很大需求;精氨酸酶或剥夺谷氨酰胺对其生长、DNA和RNA合成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对正常骨髓CFU-GM和PHA...
关键词:
关键词:精氨酸酶谷氨酰胺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T细胞亚群变化的观察
1994年
本文报告采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2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T淋巴细胞的变化,同时观察21例正常人作对照。实验结果表明,SLE患者淋巴细胞绝对值为1.689±0.829,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CD3阳性细胞百分比与绝对值分别为41.87±7.40%和0.699±0.341,CD4上述数值分别为28.26±4.60%和0.33±0.237,均较正常人显著低下(P<0.001),CD4/CD8比值为0,99±0.25,也较正常人组显著低下(P<0.001)。
李翠贞孙玮郑金藩郭秀枝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T淋巴细胞亚群
干细胞白血病基因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
1997年
干细胞白血病(stem cell leukemia,SCL)基因是具有碱性螺旋-环-螺旋(basic helix-loop-helix bHLH)结构的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其功能与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及T细胞肿瘤的发生有关。本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SCL基因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其意义作了初步探讨。
韩永胜郭秀枝李扬秋汪明春
关键词:白血病基因白血病基因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隧道法”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的临床安全性研究
2023年
目的研究“隧道法”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LALH)的临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62例行LALH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隧道组和传统组各31例。隧道组采用“隧道法”行LALH,传统组采用传统入路行LALH。数据应用软件SPSS 22.0处理。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肝功能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隧道组患者手术时间、肝门阻断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各肝功能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隧道组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隧道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略低于传统组(12.9% vs. 25.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隧道法”行LALH是安全可行的,不仅取得了与传统入路相同的疗效,而且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损伤及降低对肝功能损伤的同时,有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趋势,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汤海琴郭秀枝朱晓素赵世娣
关键词:肝切除术腹腔镜隧道法
人乳头瘤病毒6bL1双顺反子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哺乳动物细胞内的表达
2011年
目的构建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6b型晚期基因(HPV6bLI)的双顺反子表达载体,并使其在哺乳动物细胞内表达,以期建立含有HPV6bLI的细胞模型。方法表达质粒pEGFP—HPV6bL1经双酶切纯化后与经过相同双酶切的真核表达质粒pIRES2-EGFP连接,酶切鉴定,挑选阳性克隆进行测序。重组质粒pIRES2-HPV6bL1-EGFP转染进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HPV6b L1 mRNA的生成。结果成功构建含HPV6bL1的重组质粒pIRES2-HPV6bL1-EGFP。重组体成功转染进NIH3T3细胞,并用G418筛选。同时荧光倒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内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进一步进行RT—PCR,检测到HPV6bL1mRNA的生成。结论成功构建携带HPV6bL1的重组体pIRES2-HPV6bL1-EGFP并转染入NIH3T3细胞。经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及RT—PCR方法检测证明HPV6bLI在NIH3T3细胞内成功表达。
邓列华殷董胡云峰田静计雄飞范洪涛郭秀枝林泽赵永铿
关键词:细胞内表达哺乳动物NIH3T3细胞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质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