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美兰
- 作品数:9 被引量:1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土尔扈特汗渥巴锡部众东归后拨地安置始末
- 本文根据这些珍贵的满文历史档案,对安置渥巴锡部众于珠尔都斯的起因、经过及其意义试作探讨。纵观安置握巴锡部众于珠尔都斯的全过程,就清廷来讲,通过周密安排和物资筹备,顺利完成了一次万余人的大动迁,为万里东归的握巴锡部众找到了...
- 郭美兰
- 关键词:清代历史史料研究
- 清代土尔扈特蒙古回归后赴藏熬茶满文档案被引量:5
- 2013年
- 明末清初,游牧于西北的卫拉特(亦称厄鲁特)蒙古分准噶尔、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和硕特四部。由于草场引发部族纷争,土尔扈特部逐水草西迁至伏尔加河流域定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部在其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举部东归。对历尽艰辛回归故土的土尔扈特部众,清政府极为关注和重视,抚恤接济,指地安置,并安排土尔扈特部首领前往避暑山庄朝觐和派人赴藏熬茶。围绕土尔扈特部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前后的历史,形成了包括皇帝谕旨、办理地方事务官员奏折及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等人进呈文书在内的大量满文、汉文、托忒文档案。熬茶是指佛教信徒在寺院熬茶布施,喇嘛则为之念经祈福,在佛事活动中熬茶是一项重要内容。土尔扈特部信奉藏传佛教,关于土尔扈特部派人赴藏熬茶一事,满文档案中有较多反映。自乾隆三十七年开始,至道光年间为止,土尔扈特部有规模、有组织的赴藏熬茶活动共有七次,其中顺利入藏熬茶四次,搁浅或半道折回三次。兹编译本馆所藏军机处满文录副奏折中相关史料,供研究参考。
- 郭美兰
- 关键词:满文档案重大历史事件清代
- 皇六子永瑢远赴岱海迎接六世班禅始末
- 2022年
- 六世班禅额尔德尼赴承德给乾隆帝祝寿,是乾隆朝的一大盛事,且为有清一代西藏高僧的第二次入觐,其反响非凡,意义深远。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存满文档案及相关文献,梳理了皇六子永2)和章嘉呼图克图等先期到漠南的岱海等待迎接六世班禅,而后陪同其至承德进行祝寿的细节。六世班禅额尔德尼远道觐见,除清统治者高度重视外,还受到青海、漠南和漠北地区蒙古各界的欢迎,其沿途举行的各种佛事活动,进一步增进了满、蒙古、藏等民族的相互交流。
- 郭美兰
- 关键词:满族民族关系班禅额尔德尼朝觐
- 清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专家笔谈
- 2023年
- 一、张永江:清代承德地区民族文化层的演变历史学观察民族关系,受学科范式限制,往往以点代面,以纵向演变为视角。其不足在于无法展示其空间图景及其历史性变换。这里尝试参考文化人类学、民族学中的文化层、文化区概念,借助历史记录,以清代承德府为基本范围,观察清代(1644-1911年)该区域的民族文化分层及文化特征。
- 张永江吴元丰郭美兰孙守朋
- 关键词:文化分层学科范式文化人类学文化区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朝档案综述
- <正>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的王朝之一。自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始,历经十六帝,统治中国达二百七十七年。明朝灭亡后,明朝档案历经磨难,散失殆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三千多件明朝档案,尽管数量不多,但对研究...
- 郭美兰
- 文献传递
- 清代军机处满文《熬茶档》与准噶尔史研究
- 2008年
- 熬茶,是指在藏传佛教寺庙发放布施。清代熬荼,通常由熬荼者向众喇嘛发放银两等,众喇嘛则为之唪经祈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存清代军机处满文《熬茶档》,是抄录乾隆五年(1740)至乾隆十三年(1748年)间,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及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勒经奏请乾隆帝,获准派使赴藏熬茶过程中形成的各类往来文书而成的专档,其内容反映清廷对待准噶尔蒙古派使赴藏熬茶一事所持态度,以及安排熬茶的全部过程等。开发利用《熬荼档》,无疑对深入和拓宽准噶尔蒙古及西北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历史研究有所帮助.
- 郭美兰
- 关键词:准噶尔部军机处清代满文乾隆帝佛教寺庙
- 清朝赏赐琉球国王及其来华使节制度初探
- 2011年
- 通观清代中琉交往史,始终以封贡为核心进行,伴随有货物贸易、文化交流、海难救助等活动。赏赐活动,则是中琉交往过程中核心部分的重要环节,每逢清朝皇帝遣派册封使远赴琉球举行册封典礼,或琉球国王派遣使臣来华进贡、庆贺,请封、谢恩,清朝皇帝都分别赏赐琉球国王、王妃及其使臣等以丰厚的物品,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并长期遵循办理,为有清一代中琉两国友好交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目前业已掌握的文献资料来看,清朝赏赐琉球国王及其来华使节的制度,是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大体可分为例赏、加赏和特赏三种赏赐形式,而三种赏赐形式,各有其不同的赏赐对象和赏赐物品。
- 郭美兰
- 关键词:国王清朝使节货物贸易海难救助
- 清代“塔里雅沁回子”东迁呼伦贝尔开垦种田始末被引量:3
- 2001年
- 乾隆年间,为了解决呼伦贝尔驻防官兵生计贫困的问题,清廷曾挑选部分“塔里雅沁回子”东迁到呼伦贝尔地方开垦种田,并向索伦、巴尔虎等官兵教习灌溉耕作技术。清政府在呼伦贝尔开垦种田的尝试,虽然仓促收场,但是这一次尝试,对农业灌溉技术在呼伦贝尔地区的传播,仍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本文依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存军机处满文档案,对“塔里雅沁回子”迁至呼伦贝尔地方开垦种田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了探讨。
- 郭美兰
- 关键词:东迁军机处清政府开垦满文
- 六世班禅承德入觐述略被引量:3
- 1992年
- 六世班禅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之一。乾隆三年十一月十一日生于后藏,乾隆五年被认定为五世班禅的转世灵童,次年在扎什伦布寺坐床,成为第六世班禅额尔德尼,法名罗桑巴丹益西。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初二日戌时圆寂于北京,享年42岁。六世班禅入觐的整个过程可分为觐见准备、承德祝寿、北京活动、灵榇西归四个阶段。本文主要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原档,围绕觐见准备和承德祝寿作一概要叙述。一六世班禅早有入觐的意愿。当他得知乾隆将举行七旬庆典的消息后,通过章嘉活佛主动要求入觐祝寿。他在奏书中明确表示:“小僧自幼仰承文殊菩萨大皇帝豢养之恩。
- 陈锵仪郭美兰
- 关键词:六世班禅乾隆皇帝五世达赖喇嘛哈达避暑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