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阎锐

作品数:94 被引量:222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3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2篇医药卫生
  • 4篇理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80篇抑郁
  • 62篇抑郁症
  • 40篇抑郁症患者
  • 34篇静息态
  • 22篇磁共振
  • 18篇网络
  • 17篇功能磁共振
  • 16篇低频振幅
  • 15篇成像
  • 14篇双相
  • 13篇脑磁
  • 12篇症状
  • 12篇脑磁图
  • 11篇静息态功能磁...
  • 10篇张量成像
  • 10篇弥散
  • 10篇弥散张量
  • 10篇弥散张量成像
  • 9篇脑结构
  • 9篇脑区

机构

  • 87篇南京医科大学...
  • 69篇东南大学
  • 48篇南京大学
  • 4篇南京市江宁区...
  • 2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无锡市精神卫...
  • 1篇淮安市第三人...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94篇阎锐
  • 72篇姚志剑
  • 44篇卢青
  • 32篇花玲玲
  • 29篇汤浩
  • 29篇史家波
  • 20篇陈瑜
  • 19篇陈建淮
  • 13篇刘海燕
  • 10篇韦茂彬
  • 9篇赵可
  • 8篇秦姣龙
  • 6篇毕昆
  • 3篇韩颖琳
  • 3篇朱荣鑫
  • 3篇王强
  • 3篇王强
  • 2篇韦龙静
  • 2篇曹燕翔
  • 2篇郭小兵

传媒

  • 25篇中华行为医学...
  • 2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0篇中华精神科杂...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2014中华...
  • 2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药业

年份

  • 5篇2025
  • 5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10篇2017
  • 15篇2016
  • 10篇2015
  • 13篇2014
  • 12篇2013
  • 6篇2012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前额叶-纹状体环路gamma频段效能连接寻找早期识别双相障碍的神经电生理特征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通过分析处于抑郁状态的有躁狂发作史及无躁狂发作史的双相障碍患者和抑郁症患者在识别正性情绪面孔时前额叶-纹状体环路的gamma频段效能连接特征,寻找能够早期识别双相障碍独特的神经电生理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做正性情绪面孔识别任务时的脑磁图影像数据,其中抑郁症患者75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raw bipolar disorder,rBD)29例(rBD组)。同期招募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health control,HC)39名(HC组)。经5年及以上时间随访,75例抑郁症患者中有23例转为双相障碍(converted to bipolar disorder,ctBD)(ctBD组),其余52例未转相者仍诊断为抑郁症(抑郁症组)。选取前额叶、眶额回、扣带回、腹侧纹状体、杏仁核作为感兴趣脑区,将31~48 Hz gamma频段作为感兴趣频段,利用格兰杰因果模型计算各感兴趣脑区之间的效能连接值,通过Kruskal-Wallis H检验统计方法对效能连接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探究4组总效能连接值差异,并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效能连接使用Dunn′s test进行组间post-hoc两两比较,进一步探究各组间效能连接值差异。结果ctBD组、rBD组、抑郁症组、HC组在识别正性情绪面孔时,gamma频段在前额叶-纹状体环路效能连接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H=9.04、10.30、8.30、13.43、14.38、12.62、9.82、8.94、24.62、7.89、18.53、9.97、9.58、12.79,均P<0.05)。疾病组均在右侧眶部额下回到左侧眶部额下(分别为Z=-1.98、-3.38、-2.88)、右侧眶部额下回到右腹侧纹状体(分别为Z=-2.05、-2.76、-2.11)、左腹侧纹状体到左侧眶部额中回效能连接减弱(分别为Z=-2.76、-1.98、-2.43)(均P<0.05)。疾病组间两两比较发现ctBD组较抑郁症组在右侧杏仁核到左侧眶部额下回[0.04(0.03,0.08)]、右侧杏仁核到左腹侧纹状体[0.05(0.03,0.09
尤为花玲玲杜易珊盛俊领阎锐卢青姚志剑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抑郁脑磁图
男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网络连接强度与病程相关性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男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男性正常对照者脑白质结构加权网络节点连接强度属性值的异同,分析患者不同脑区的连接纤维受损情况及其与病程的关系。方法对25例男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26例男性对照者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利用解剖学自动标记(auto-mated anatomical labeling,AAL)模板将大脑划分为90个区域,采用确定性纤维追踪(fiber assignment by continu-ous tracking,FACT)方法进行纤维追踪,构建脑白质结构加权网络。结果患者组右侧丘脑(P=0.03,校正后)、右侧颞横回(P=0.04,校正后)连接强度属性值较对照组下降。患者组右侧丘脑连接强度属性值与病程呈负相关(r=-0.45,P=0.03)。结论男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连接纤维受损的脑区主要位于丘脑和颞叶;同时,丘脑连接纤维的损害与病程有关。
陈建淮姚志剑秦姣龙赵可阎锐花玲玲卢青
关键词: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弥散张量成像
抑郁症患者个体化脑磁频谱活动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磁图频谱分布特征及其与临床症状群的相关性。方法:对18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和22名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静息态脑磁图扫描,采用个体化频谱分析计算方法,比较两组间各脑区δ、θ、α1、α2、α3和β各频段在感兴趣皮质区相对能量值,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各脑区各频段能量值与抑郁症状严重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组左枕叶θ频段,右颞叶α1、左枕叶、双侧颞区α2以及双侧枕颞区α3频段能量减弱(P均<0.05);β频段在双侧中央区、顶叶,左侧额叶、枕叶能量显著增强(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左颞叶、右枕叶α3频谱能量值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阻滞因子分呈负相关(左颞区:r=-0.554,P=0.017;右枕区:r=-0.488,P=0.040)。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头后部的快波能量增强,慢波活动减弱;快α频段能量异常或可作为患者阻滞症状评估指标之一。
贾凤南汤浩史家波卢青刘楚毕昆阎锐陈建淮花玲玲韦秋香姚志剑
关键词:抑郁症脑磁图临床症状
前额叶-边缘环路theta波功能连接对抑郁症的识别作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识别负性情绪面孔时前额叶-边缘环路theta波功能连接能否作为识别抑郁症的脑影像学特征。方法:利用脑磁图检测31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及43名与其相匹配的健康人(正常对照组)在识别动态面部悲伤表情时的脑部电生理反应。通过一致性方法计算出感兴趣脑区间在300~600 ms的功能连接值,比较抑郁症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功能连接差异,将感兴趣脑区功能连接矩阵作为特征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并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作相关分析。结果:识别负性情绪面孔时感兴趣脑区theta波功能连接对抑郁症患者识别率为94.59%(P=0.0015)。在300~400 ms,抑郁症组右海马与左眶额叶上部(r=-0.49,P=0.0055)、与左眶额叶下部(r=-0.52,P=0.0022)的功能连接值与HAMD-17评分负相关;在500~600 ms,抑郁症组左海马与左扣带中部功能连接增强与HAMD-17评分呈正相关(r=0.62,P=0.002)。结论:在识别负性情绪面孔时前额叶-边缘环路感兴趣脑区的theta波功能连接有助于识别抑郁症。
王强毕昆花玲玲阎锐史家波陈瑜卢青姚志剑
关键词:抑郁症脑磁图
抑郁症患者短时记忆损害的脑额叶-边缘叶局部功能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究抑郁症患者急性发作期静息态下全脑低频振幅(ALFF)、短时记忆损害特征及两者相关性。方法:招募52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60名性别、年龄及受教育年限均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3.0 T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并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韦氏记忆量表(WMS)对被试进行评估。比较两组间ALFF值,并将所得差异脑区ALFF值与抑郁症组临床评估及WMS短时记忆各项得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抑郁症组情绪功能受损,短时记忆表现下降。较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右额中回眶部(MNI:x=24,y=63,z=-12;K=39),左后扣带回(MNI:x=-12,y=-48,z=30;K=38)的ALF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素水平P<0.001,团块水平P<0.05,GRF矫正)。抑郁症组右额中回眶部激活增强,且与再认记忆得分呈负相关(r=-0.302,P=0.029);左后扣带回激活减弱,与HAMA得分呈负相关(r=-0.333,P=0.016),与倒背工作记忆得分呈正相关(r=0.291,P=0.036)。结论:抑郁症患者情绪、短时记忆损害严重,与右额中回眶部和左后扣带回等脑区功能异常有关。
王旭苗阎锐陈志璐赵帅黄映红花玲玲汤浩王晓芹夏逸姚志剑
关键词:短时记忆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工作记忆
伴非自杀性自伤的抑郁发作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局部一致性特征的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旨在探讨伴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重性抑郁发作患者静息态下局部脑区神经活动的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特征。方法:招募51例伴NSSI和61例不伴NSSI的重性抑郁发作患者,同时招募84名健康对照。将3组受试进行3.0T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计算全脑ReHo值,对3组受试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在有显著差异脑区的基础上采用事后t检验,使用Alphasim矫正进行多重比较矫正。结果:3组ReHo指标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左额下回眶部、左壳核、右颞上回、右额叶上中回、左枕叶上部、左扣带回中部、左顶上小叶、左额上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lphasim矫正)。伴NSSI的抑郁发作患者较不伴NSSI的抑郁发作患者左壳核、左额上回ReHo值降低(P均<0.01,Alphasim矫正)。结论:伴NSSI抑郁发作患者在基础状态下执行控制相关脑区如左壳核、左额上回、左扣带回局部脑功能存在异常。
张杰阎锐陈志璐陈瑜史家波陶诗婉杨昱音卢青姚志剑
关键词:抑郁发作功能磁共振
中青年抑郁患者静息态网络成分空间差异的初步探讨
目的采用空间独立成分分析(gICA)的方法初步探讨抑郁症静息态脑网络空间分布与功能连接改变特征。方法20例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2011年5月到2013年1月期间住院的患者,符合DSM-4诊断标准,20名相匹配的健康对...
阎锐姚志剑韦茂彬汤浩刘海燕陈建淮花玲玲卢青
关键词:抑郁患者初级视觉抑郁症患者中青年
文献传递
男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网络全局效率与精神症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男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网络全局效率属性的改变及其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对27例男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28例男性健康者(对照组)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利用解剖学自动标记模板(automatedanatomicallabeling,AAL)将整个大脑划分为90个区域,对大脑进行确定性纤维追踪(fiber assignment by continuoustracking,FACT),构建脑结构二值化网络。对所得两组脑网络的网络平均全局效率属性值和节点全局效率属性值进行双样本t检验,并对节点的全局效率属性值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scale,PANSS)各项分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脑网络平均全局效率属性值下降(7.87±0.56,8.17±0.56,P=0.005),左侧眶部额上回(P=0.00025)、左侧顶上回(P=0.00011)、左侧楔叶(P=0.00012)、左侧壳核(P=0.00032)节点全局效率属性值下降,均通过FDR校正。患者组左侧壳核全局效率属性值与PANSS总分(r=-0.43,P=0.03)、阳性因子分(r=-0.41,P=0.03)、认知因子分(r=-0.40,P=0.04)呈负相关。结论男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左额顶枕相关皮质以及皮质下相关结构的信息传输与整合效率的下降与其疾病的发生相关,同时皮质下结构工作效率的下降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和认知功能损害相关。
陈建淮姚志剑秦姣龙阎锐汤浩花玲玲卢青
关键词: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弥散张量成像精神症状
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的动态面部表情识别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通过动态面部表情识别任务,探讨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识别具有正、负性情绪信息的面部表情的特征,为认识抑郁症的病理心理学机制提供新的证据。方法选择2008年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住院的抑郁症患者42例(观察组),并招募与抑郁症患者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居住地相匹配的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悲伤、喜悦及中性的动态面部表情识别测试,记录反应时间,并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再次测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动态面部表情的识别反应时延长,在有效的抗抑郁治疗后反应时间明显缩短,但仍然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有效的治疗可能改善抑郁症患者在情绪识别中的部分反应,而注意偏向仍然存在,不随临床症状的改善而改善。
曹燕翔郭小兵王刚阎锐刘海燕史家波姚志剑
关键词:抑郁症
文拉法辛致高血压1例被引量:2
2016年
1病例 患者,男性,60岁。1997年因"情绪低、紧张、失眠6个月"本院门诊诊断为"抑郁症",予以文拉法辛缓释片(怡诺思)150 mg/d治疗6个月病情好转,恢复如常,渐减量停药。2014年11月,患者再次出现上述情况3个月,门诊拟"复发性抑郁症",予以艾司西酞普兰(20 mg/d)治疗半年无效;2015年9月给予文拉法辛75~150 mg/d治疗4个月症状缓解不完全。
韦龙静阎锐姚志剑
关键词:文拉法辛高血压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