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苓
- 作品数:12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 永恒轮回:《弗兰尼和卓依》原形追求的道学研究
- J.D.塞林哲的小说《弗兰尼和卓依》(1961)继续了其《麦田守望者》所涉及的主题,即青少年成长的危机与困惑。《弗兰尼和卓依》以一种更为内省和形而上的角度来审视青少年的成长危机,使得该小说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哲学意味。但也因...
- 陆文苓
- 关键词:道学思想东方哲学《麦田守望者》
- 文献传递
- 对话于坚:中国与世界的诗歌交流(英文)
- 2018年
- 作为中美诗歌与诗学协会(CAAP)第六届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采访了中国当代诗人于坚,由美国评论家玛乔瑞·帕洛夫等诗人和学者共同参与。本文在访谈视频记录的基础上,摘录了对话的要点。大家普遍认为于坚先生的诗歌与语言派诗歌有众多相似之处,同时又具有显著的中国诗歌的特质。访谈中诗人和学者们还比较了中美文化和语言的细微差别,并进一步提出了关于诗歌翻译的问题。虽说诗歌翻译极具挑战并且争议不断,诗歌创作主要与形式相关,但对于诗歌中思想层面的翻译仍然是可能的。在有读者问到关于诗人作品中"大象"的意象时,于坚解释道,他赋予大象这种动物以无限的观念,赋予了诗人和读者无限的想象及反思的空间。诗人最后读了一首自己多年前写就的一首小诗,令人回味无穷。
- 于坚玛乔瑞·帕洛夫郝桂莲金纳乐斯·迈耶金英敏罗良功詹姆斯·谢利约翰·索尔特孙冬徐建刚陆文苓刘婵(译)
- 关键词:诗歌诗歌语言翻译
- 《弗兰妮与祖伊》顿悟主题分析
- 2017年
- 塞林格的《弗兰妮与祖伊》是由两部前后关联的小说组成。本文通过比较小说中前后两部结局的由来和内涵,聚焦主人公对顿悟的精神诉求,分析其在西方文学意义中与东方禅宗概念里的含义,前者强调在日常事物中的瞬间感悟,后者指超脱欲念的明心见性。人物的顿悟体现了瞬间性和不可说的特点,而体悟的内容即寄寓在最后的意象中。
- 陆文苓
- 关键词:顿悟虚妄超脱
- 永恒轮回
- J.D.塞林哲的小说《弗兰尼和卓依》(1961)继续了其《麦田守望者》所涉及的主题,即青少年成长的危机与困惑。《弗兰尼和卓依》以一种更为内省和形而上的角度来审视青少年的成长危机,使得该小说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哲学意味。但也因...
- 陆文苓
- 关键词:ENLIGHTENMENTTAOTESPONTANEITYFAN
- 公共演说语篇的动机序列模式分析
- 2021年
- 英文公共演说的语篇中,动机序列模式包含关注、需求、满足、描画、动员五个部分,适用于说服性演讲。其古典基础可追溯至修辞发明、布局谋篇和修辞风格。动机序列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出发,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形成受众行为意识的促动机制。从语篇案例的分析看,动机序列对演讲者具有实操性,对于观众具有驱动性。为获得理想效果,演讲者应有可靠的资质、符合伦理的话题、清晰的逻辑。受众应在理性分析与感性认同间取得平衡。
- 陆文苓
- 关键词:演讲修辞
- 英语演讲比赛培训的策略和方法被引量:6
- 2016年
- 近年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演讲及其研究日益获得重视,所涉及的领域和话题有词汇、语篇、教学法和跨文化等。文章旨在分析英语演讲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运用专门用途英语、任务型教学法和内容型教学法的理论,以演讲比赛的培训为例,提出演讲培训课程的可行范式和操作建议。分析认为,英语演讲培训以专门用途英语为指导思路,整合运用任务型教学与内容型教学。培训实施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对演讲及比赛的性质和内容的把握,从而确定具体的任务、策略、评估和进度以及与之相应的材料的选取和使用。
- 陆文苓万向兴
- 关键词:英语演讲专门用途英语任务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