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萍

作品数:1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银行
  • 4篇金融
  • 2篇商业银行
  • 2篇审慎
  • 2篇外汇
  • 2篇外汇管理
  • 2篇系统性金融风...
  • 2篇金融风险
  • 2篇金融稳定
  • 2篇宏观审慎
  • 1篇贷款
  • 1篇地方法人
  • 1篇地方法人银行
  • 1篇第九个五年计...
  • 1篇信贷
  • 1篇信贷投入
  • 1篇压力测试
  • 1篇银行市场
  • 1篇银行职能
  • 1篇战争

机构

  • 11篇中国人民银行
  • 1篇国家税务总局

作者

  • 11篇陆萍
  • 2篇李建伟
  • 2篇王晓明
  • 2篇高磊
  • 1篇王云峰
  • 1篇陈锋
  • 1篇陈鸣
  • 1篇高瞻
  • 1篇程卫红
  • 1篇钟辉

传媒

  • 3篇福建金融管理...
  • 2篇天津经济
  • 2篇西南金融
  • 1篇河北金融
  • 1篇金融研究
  • 1篇时代金融
  • 1篇现代商业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17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产业转移效应研究——基于“一带一路”合作框架的分析
2023年
当前,全球第五次产业转移方兴未艾,作为本次产业转移的重要参与者,我国同时面临高端产业向发达国家回流、低端产业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流出的“两端转出”,如何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因势利导,借助“一带一路”合作框架实现我国产业转移路径优化,对促进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产业转移现状的基础上,运用PSM-DID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等,实证分析了我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转移带来的互惠共生效应,并据此提出优化我国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陆萍魏鹏飞
关键词:产业转移
基于压力测试的地方法人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研究
2017年
一、引言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与汇率风险,而根据巴塞尔协议Ⅲ,商业银行必须计量和核定市场风险大小并配置资本,且要求商业银行对市场风险实施压力测试,以便动态地跟踪市场因子变化对银行的影响。因为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实施压力测试可以深入分析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充分了解潜在风险因素与银行持续经营之间的关系,及时预防极端事件可能对银行带来的冲击,从而有效控制风险;对于监管部门而言。
陆萍
关键词:地方法人银行压力测试商业银行
解放战争时期红色金融机构的发展沿革被引量:1
2022年
随着解放战争深入推进,新解放区红色金融机构陆续成立并开展业务,老解放区红色金融机构逐步由分散走向集中统一。新老解放区金融工作的巩固发展,极大发挥了中国共产党“钱袋子”的作用,摆脱了百年来中国金融为外资势力掌控的历史,为夺取解放战争胜利、巩固新生政权、服务社会民生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基于新解放区和老解放区两个角度系统回顾解放战争时期红色金融机构的发展沿革与业务开展情况,总结历史作用,将有利于启迪当下金融发展。
赵明晓陆萍
关键词:解放战争时期
基层人行转换职能的难点及对策
1994年
陈锋陆萍
关键词:基层人行专业银行基层行经济监测银行职能
借鉴国际经验推动天津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2022年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构筑天津产业发展战略优势、提升城市能级、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从理论层面剖析高质量发展内涵和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表现,从实践层面分析天津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从国际层面梳理纽约、伦敦、东京三个国际一流城市发展服务业的经验,为“十四五”时期推动天津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陆萍解彬
关键词:服务业城市发展
金融支持农业的难点及对策
1996年
高瞻王云峰陆萍陈鸣
关键词:农业信贷投入农业贷款农业基础建设农业投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宏观审慎政策宽松实践、效果评估及现实启示
2024年
宏观审慎政策不仅要在风险积累时坚定稳妥收紧,而且要在风险显性化时及时有效放松,已有研究多聚焦前者,针对后者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后者对于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高逆周期调节能力同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探讨了宏观审慎政策宽松的内涵、作用机理和制约因素,梳理了新冠疫情前及疫情期间宏观审慎政策宽松的国际实践,并基于66国数据采用计量模型科学评估了政策效果,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实施宏观审慎政策宽松的有益经验,分析了我国宏观审慎政策宽松实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宏观审慎政策宽松可通过稳定信贷市场、保障金融运行、引导正向预期、产生外部性等传导渠道实现政策目标,但也面临不少制约因素;总体看,疫情期间实施宏观审慎政策宽松显著缓解了疫情冲击带来的经济压力和金融压力,其中,逆周期资本缓冲工具的宽松效果相对突出;有效积累缓冲、保障缓冲释放、把握好政策尺度是提高宏观审慎政策宽松效果的重要因素;我国探索开展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宏观审慎政策宽松实践,但还存在政策潜力有待释放、政策工具箱仍需丰富完善、政策视野需要向非银金融部门延伸、政策应对非传统风险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结合我国宏观审慎管理实际,本文从健全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宽松实施机制、疏通宏观审慎政策宽松传导渠道、把握宏观审慎政策宽松操作尺度、夯实宏观审慎政策宽松工具储备等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王晓明夏洪涛李建伟程卫红高磊魏鹏飞赵明晓陆萍
关键词:宏观审慎政策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周期逆周期金融稳定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监管容忍度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明晰金融监管宽松政策边界关乎经济复苏、金融稳定和政策信誉,是金融监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重大挑战性课题。本文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系统研究了监管容忍度的概念内涵、作用机理、管理要素及操作空间,深入总结了疫情期间监管容忍度管理的国际实践,全面评估了我国监管容忍政策现状、具体实践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本着简明、实用、可操作的原则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发现,适时调整监管容忍度是实现监管目标的重要手段;与微观审慎监管相比,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为实施监管容忍度管理提供了更多维度、更加系统和更为灵活的政策工具;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监管容忍措施的触发与退出、尺度边界的把握、政策信誉的维护等是实施监管容忍度管理的核心问题。针对我国监管容忍度管理实际,本文从健全完善监管容忍度管理机制、综合运用多种监管容忍度实施方式、多维度把握监管容忍尺度、切实遵循监管容忍基本原则,以及提升疫情期间监管容忍度管理有效性、针对性和前瞻性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王晓明李建伟钟辉高磊魏鹏飞陆萍
关键词:宏观审慎金融监管系统性金融风险经济复苏金融稳定
新常态下资本项目外汇管理事后监管工作刍议
2017年
近年来,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工作落实"五个转变"理念,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资本项下外汇管理改革进程持续推进。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改革的目标和方式逐步明晰。现就资本项目政策变化后如何开展事后监管工作展开调研,并就如何转变外汇事后监管工作理念和宜采取的对策提出相关建议。
陆萍
关键词:外汇管理
金融业人才开发的基本取向
1997年
人才开发是指为充分发挥职工的才能而进行的人才选、育、用、管等一系列活动。人才需求是指单位在一定成本承受能力下对人才的需要。人才开发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人才需求是金融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实施的关键时期,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金融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在质和量上要求更高,而且在需求结构上也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 一、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金融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主要变化趋向。
陆萍
关键词:金融业发展年龄结构商业银行第九个五年计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