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伯桢

作品数:8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台湾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历史地理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盐业
  • 4篇遗址
  • 3篇盐业生产
  • 3篇中坝遗址
  • 3篇陶器
  • 2篇东周
  • 2篇制盐
  • 2篇考古
  • 1篇地球物理
  • 1篇地球物理技术
  • 1篇地球物理学
  • 1篇东周时期
  • 1篇盐业考古
  • 1篇遗物
  • 1篇遗址研究
  • 1篇渝东
  • 1篇早期陶器
  • 1篇中国文明
  • 1篇世界体系理论
  • 1篇试掘

机构

  • 5篇台湾大学
  • 4篇美国加州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哈佛大学
  • 1篇冈山大学
  • 1篇耶鲁大学
  • 1篇美国纽约大学
  • 1篇密歇根大学
  • 1篇美国印第安纳...
  • 1篇甘肃省文物考...
  • 1篇四川省文物考...

作者

  • 8篇陈伯桢
  • 2篇傅罗文
  • 1篇吴小红
  • 1篇付罗文
  • 1篇李水城
  • 1篇近藤义郎
  • 1篇王辉
  • 1篇周静
  • 1篇罗泰

传媒

  • 3篇盐业史研究
  • 2篇南方民族考古
  • 1篇考古
  • 1篇考古与文物
  • 1篇南方文物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地球物理技术在成都平原考古工作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作为成都平原考古调查计划(CPAS)的子计划,我们在成都平原的遗址上使用地磁仪进行初步的探测工作。本文对此技术的应用做了初步评估。过去这个区域尚未使用地球物理探查技术,主要原因在于地表植被对观察的限制,即使采用传统的考古调查方法也仅能获得有限的结果。当地的耕地一年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用来种植稻米,冬季时则改种蔬菜,所以很难直接观察地表状况。在2005—2006年度第一季工作中,调查队评估了四种调查技术(地面调查、洛阳铲、工兵铲及土芯钻取器),并认为地面调查及土芯钻取器并行是在这种景观条件下发现遗物及确定遗址位置和范围的最有效的方法。在2006—2007年度第二季的工作中,调查队决定尝试地球物理技术,了解是否能对以前的方法有辅助作用,或是有潜力可以在探测工作中单独使用。调查队特别希望地磁仪的探测可以用来进一步了解先前发现遗址内的地下遗迹及其内容。本次调查共选择三个遗址:郫县古城城墙遗址、石桅杆、宋家河坝,其中第一个遗址已经作过发掘,其余两个则为联合调查队发现。初步的研究显示这种调查方法是有前景的,我们可以在以后成都平原考古调查中通过无损伤的地球物理技术来分辨确认考古记录。
提莫西·郝思利陈伯桢
关键词:成都平原考古调查地球物理学宝墩文化
世界体系理论观点下的巴楚关系
2010年
世界体系理论是历史社会学家华勒斯坦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关于资本主义兴起后区域互动分析的架构。其后许多历史学家及考古学家为了将其应用在前资本主义社会而衍生出不同的修正,使得理论的定义逐渐模糊且具争议。本文由理论的角度出发,厘清华勒斯坦原始的世界体系理论与其他学者的异同,试图界定该理论的适用范围,以及应用在考古学上必须注意的问题。接着笔者使用修正过的世界体系理论,分别从政治、军事、经济及意识形态四种不同的权力关系出发,重新解读东周时期的巴楚关系。
陈伯桢
关键词:世界体系理论东周区域互动
重庆忠县中坝遗址的碳十四年代被引量:6
2007年
前言在长达10年的三峡水库淹没区地下文物抢救发掘项目中,重庆市忠县中坝遗址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遗址之一(图一)。1990一2003年,特别是1997年以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这处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和发掘①。1999一2003年。
吴小红李水城付罗文罗泰孙智彬陈伯桢
关键词:中坝遗址
由早期陶器制盐遗址与遗物的共同特性看渝东早期盐业生产被引量:23
2003年
在中坝遗址发现的大量陶器,我们认为与早期盐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器形、数量比例及堆积状况与欧洲、非洲、美洲及日本等地发现的早期盐业生产遗址的一些器物及遗迹现象有相似之处。本文以陶器制盐的生产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制盐陶器的器形研究、陶器的制作技术及使用情况来反映制盐陶器和制盐遗迹的共同特性,并由此来分析渝东早期盐业生产的遗迹及其所涉及的制盐技术。
陈伯桢
关键词:中坝遗址盐业生产
齐家坪:齐家文化典型遗址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6
2019年
甘肃省洮河流域的齐家坪遗址是齐家文化的一处大型聚落。此次通过一系列地表调查、地球物理探测、数字测绘、采集遗物分析和针对性的试掘,对这座遗址的结构和内涵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揭露了这座早期青铜时代遗址的复杂性。初步结果显示,齐家坪遗址有明显的分区规划,可分为生活居住区、公共墓地和制陶手工业区域。而且在生活居住区的中心也有墓葬的分布。上述结果有助于我们在齐家文化交互作用圈的脉络下深入考察齐家坪的聚落形态,同时也验证我们这个项目采用的方法在洮河流域考古研究中的潜力。
洪玲玉吴浩森哈克周静王辉李水城陈伯桢傅罗文
关键词:洮河流域齐家文化聚落
中国盐业考古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7
2008年
长期以来,中国历史学家及考古学者便投入极大的关注在古代盐的生产及分配之上,并认为盐在中国文明的形成过程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受限于历史材料的限制,往往只能上推至东周时期。近年来由于三峡水库及南水北调工程的进行,工程受影响的区域刚好都是先秦盐生产的重要地区,使得考古学家在抢救发掘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到相关的遗迹现象,辨识出许多盐生产遗址,使得我们对于古代盐生产的研究有飞跃性的突破。但相较于美洲、欧洲、日本及非洲地区的盐业考古研究,中国考古学界对于盐业考古的议题仍在初步的阶段,有许多方面值得从国外的相关研究吸取经验。本文将对目前为止中国盐业考古的研究做一简短的回顾,并综合国外的研究案例,提出中国盐业考古学未来研究应着重及注意的方向,以供参考。
陈伯桢
关键词:考古学家中国文明盐业历史材料东周时期
陶器制盐的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在古代日本,关于制盐陶器的使用,在已发掘的盐业生产遗址上,经常可以看到大量的陶器碎片堆积,而这些陶器主要是用于熬煮卤水。本文通过对制盐遗迹和制盐陶器的分析和研究,来探讨日本古代利用这种工艺技术进行盐业生产的状况。
近藤义郎陈伯桢
关键词:盐业生产工艺技术
新几内亚、乌干达及西罗马帝国的盐业生产、交换及消费——重庆地区先秦时期盐业生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盐作为人类所必需,存在着不同的用途,并总是伴随着盐的生产、交易、分配等全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盐业的生产对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古代非洲、欧洲等地区发现的早期盐业生产遗址及陶器与中坝遗址出土的同一时期的大量单一陶器以及相关的生产遗迹雷同,是否说明中国在汉代以前的盐业生产、组织、交换和消费也有相似之处?通过比较研究,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盐业的生产带动了区域之间的互动,并促进社会的发展。
傅罗文陈伯桢
关键词:西罗马帝国陶器中坝遗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