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佩珩

作品数:31 被引量:52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理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1篇四元体系
  • 7篇相化学
  • 5篇氢溴酸
  • 5篇溴化
  • 5篇LACL
  • 5篇LICL
  • 4篇相平衡
  • 4篇CH
  • 4篇CON
  • 4篇MGCL
  • 4篇C-H
  • 3篇稀土
  • 3篇氯化
  • 3篇氯化铯
  • 3篇氯化镧
  • 3篇化合物
  • 3篇
  • 3篇
  • 3篇CS
  • 3篇CSCL

机构

  • 31篇西北大学

作者

  • 31篇陈佩珩
  • 16篇冉新权
  • 11篇陈运生
  • 10篇王惠
  • 10篇郭志箴
  • 5篇李亚红
  • 4篇张逢星
  • 4篇唐宗薰
  • 2篇李亚红
  • 2篇王红
  • 2篇焦桓
  • 1篇王红
  • 1篇刘霞
  • 1篇李亚荣
  • 1篇张强

传媒

  • 14篇高等学校化学...
  • 3篇化学学报
  • 3篇第七届全国相...
  • 2篇科学通报
  • 2篇西北大学学报...
  • 2篇盐湖研究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第九届全国相...
  • 1篇中国物理学会...

年份

  • 1篇2002
  • 7篇1997
  • 1篇1996
  • 4篇1995
  • 2篇1994
  • 4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8
  • 2篇1987
  • 2篇1984
  • 4篇1983
  • 1篇198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aCl_(3)-CH_(3)CONHCONH_(2)-H_(2)O体系的研究被引量:1
1983年
在继[1,2]的研究之后,我们又研究了等人报导得到的LaCl3·6H2O的另一体系LaCl_(3)-CH_(3)CONHCONH_(2)-H_(2)O,以探讨LaCl_(3)·6H_(2)O在盐水有机体系中生成的可能性,并考察体系是否会出现其它的化学行为。
唐宗薰郭志箴陈佩珩马晋华陈运生
关键词:LACL3CON化学行为HCOCH
LaCl_(3)-CH_(3)CONHCSNH_(2)-H_(2)O体系的研究
1983年
在LaCl_(3)-CS(NH_(2))2-H_(2)O、LaCl_(3)-CH_(3)CONH_(2)-H_(2)O和LaCl_(3)-CH_(3)CONHCONH_(2)-H_(2)O体系的研究中,我们未能发现等人报导的LaCl_(3)·6H_(2)O,得到的都是氯化镧的七水合物。本文在对前人未曾作过的体系LaCl_(3)-CH_(3)CONHCSNH_(2)-H_(2)O的研究中,也未发现LaCl_(3)·6H_(2)O的存在。LaCl_(3)·7H_(2)O的制备,提纯和LaCl_(3)的分析,及其它实验项目同文献[1]所述,乙酰硫脲系按文献[6]的方法制取。
唐宗薰郭志箴陈佩珩马晋华陈运生
关键词:氯化镧HCSCONCH水合物
三元体系RECl_3(RE=La,Pr,Sm)-HOAc-H_2O(30℃)的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测定了三元系RECl3(RE=La,Pr,Sm)-HOAc-H2O(30℃)的平衡态的溶度数据并绘制了相应的溶度图.在三个体系中分别形成LaCl3·7H2O,PrCl3·6H2O,SmCl3·6H2O三种物质.HOAc对LsCl3·7H2O,PrCl3·6H2O,SmCl3·6H2O盐析作用程度的不同,表明了轻稀土元素的“一分组效应”,同时依据HOAc对LaCl3·7H2O,PrCl3·6H2O,SmCl3·6H2O有盐折作用这一结论,提出了一种制备LaCl3·7H2O,PrCl3·6H2O,SmCl3·6H2O的新方法.
李亚红冉新权陈佩珩
关键词:氯化镧
碱金属和稀土溴化物Meyer反应的相化学研究(Ⅰ)──四元体系CsBr-LaBr_3-HBr(12%)-H_2O(25℃)的研究被引量:5
1995年
研究了四元体系CsBr-LaBr_3-HBr(12%)-H2O(25℃)的相化学关系,绘制了相应的溶度图.在该体系中发现一种新型化合物5CsBr·2LaBr_3·22H_2O;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偏光、X射线粉末衍射、TG及DTA等方面的测定.将本体系与四元系CsCl-LaCl3-HCl(13%)-H_2O(25℃)相比较,发现两者在生成化合物的数量、种类和相化学行为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
王惠冉新权陈佩珩
关键词:四元体系氢溴酸
等氯化锂含量下体系LiCl—NaCl—KCl—MgCl_2—H_2O的相关系被引量:1
1993年
氯化锂含量对光卤石形成基本体系NaCl—KCl—MgCl_2—H_2O中的结晶区有显著影响,主要显现在涉及KCl的结晶区都变小,NaCl的结晶区变大,这支持我们关于LiCl对NaCl有显著盐析作用的结论。
张逢星郭志箴陈佩珩马晋华陈运生
关键词:氯化锂
CsCl-NdCl3-13%HCl(42%HOAc)-H2O四元体系的研究与等效介质效应
研究了四元体系CsCl-NdCl-13%HCl(42%HOAc)-HO(25℃)时的相平衡关系,并绘制了相应的溶度图。两平衡体系中均有新相2:1型及1:1型化合物存在,为用Meyer方法合成相应的化合物提供了相化学依据。...
焦桓王惠冉新权陈佩珩
关键词:四元体系氯化铯
文献传递
LaCl_(3)-CS(NH_(2))_(2)-H_(2)O体系的研究被引量:6
1982年
本文报告了以LaCl_(3)·7H_(2)O和LaCl_(3)·3H_(2)O作为原料用溶度法研完LaCl_(3)-CS(NH_(2))_(2)-H_(2)O体系在30℃和50℃的溶度。体系30℃和50℃的等温溶度图皆为简单共饱型,其溶度曲线由两支组成,分别与CS(NH_(2))_(2)和LaCl_(3)·7H_(2)O的结晶相对应。30℃时CS(NH_(2))_(2)的溶度由纯水中的16.83%降到共饱点的6.15%,LaCl_(3)由49.32%降到46.72%,在50℃时则分别由32.46%降到8.98%和51.72%降到48.05%。无论以LaCl_(3)·7H_(2)O或以LaCl_(3)·3H_(2)O为原料平衡所得的点均落在相同的溶度曲线和折光指数-组成(干盐)曲线上。没有发现等人在1978年所报导的LaCl_(3)·6H_(2)O[1]的存在。
唐宗薰郭志箴陈佩珩马晋华陈运生
关键词:折光指数CS
关于铈、镨、钕、钐水合氯化物脱水过程的研究被引量:4
1984年
本文用热分析法探讨了在不同水蒸气压力下,铈、镨、钕、钐水含氯化物的脱水过程.发现了未见报道的CeCl_(3).5H_(2)O、PrCl_(3).4H_(2)O等水合物.
龚政陈佩珩郭志箴马晋华陈运生
关键词:热分析法氯化物
溴化铯、溴化镨在氢溴酸介质中反应的相化学研究被引量:3
1995年
80年代初,Meyer将CsCl和PrCl_3溶解在浓盐酸介质中反应,生成中间体(CsPr_2Cl_7)(hyd),然后再生HCl气氛下进行高温脱水得到CsPr_2Cl_7化合物,其反应为:CsCl+2PrCl_3·7H_2O(?)(CsPr_2Cl_7)(hyd)(?)CsPr_2Cl_7 (1)Meyer认为此反应机理亦适用于溴化物(CsPr_2Br_7)的合成.1994年,王红等人以四元体系MCl-GdCl_3-HCl(22%)-H_2O(25℃)的相关系为基础,对Meyer合成MRE_2Cl_7(M,RE=Cs,Pr; K,Dy)型化合物的合成机理从理论上给予了新的解释,但对溴化物的合成机理未见进一步研究.
王惠冉新权陈佩珩
关键词:氢溴酸相化学
Meyer反应的机理、等效介质及其反应设计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以Meyer反应为出发点,研究了MX-REX3-HX-H2O和MX-REX3-HOAc-H2O四元体系(M=K,Rb,Cs;RE=La,Pr,Nd,Sm,Gd,Dy;X=Cl,Br)。对Meyer反应的机理提出了新的解释,并给出了相应的反应式;发现在四元体系中醋酸水溶液可作为等效介质替代盐酸水溶液,而表现出相同的相化学行为;发现氯化物和溴化物的Meyer反应有显著不同的相化学关系和不同的反应机理,首次依照四元体系的相化学关系,设计了一系列合成不同摩尔比的MX和REX3的化合物的新的无机合成反应。
冉新权陈佩珩王惠李亚红王红焦桓
关键词:相化学反应机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