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全
- 作品数:8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54例大致正常成年汉族人下颌骨三维CT形态学测量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建立大致正常成年汉族人群下颌骨三维形态测量方法并初步获取其三维形态测量平均值,为建立三维虚拟可变形下颌骨平均值模型提供前提。方法:利用现有大致正常成年汉族人群头颅三维CT数据库(54例),应用三维重建和测量软件Mimics 10.01,建立下颌骨外形轮廓三维测量方法。SPSS 13.0统计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获得大致正常成年汉族人群男性和女性下颌骨各部位长度、宽度、高度、深度、厚度、角度等84组均数和标准差,其中66组测量项目在男、女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16组测量数据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此16组测量数据在下颌骨表面分布具有对称性。成年男性和女性下颌骨外形轮廓高、宽、深度间不具相关性。结论:大致正常成年汉族人群男性和女性下颌骨形态长、宽、深、高度各具特点,男、女个体下颌骨三维形态各具特征。
- 陈全郭传瑸高涛
- 关键词:下颌骨人体测量术
- 21例不翻瓣单颗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延期修复术后半年牙龈缘位置观察
- 目的:观察比较单个上颌中切牙不翻瓣即刻种植延期修复术后龈缘位置.材料和方法:收集2011-2014年间单颗上颌前牙进行不翻瓣即刻种植延期修复病例21例,所有患者均为低位笑线,牙龈生物型为薄中厚到厚龈生物型,其中外伤根折1...
- 陈全张晓张智勇
- 下颌骨大范围缺损修复重建设计可变形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初步建立用于下颌骨大范围缺损个性化修复重建术前设计的三维虚拟可变形下颌骨模型.方法 在三维动画软件平台上建立可变形下颌骨模型.对下颌骨过中线缺损病例,依据颅底颞下颌关节窝的位置,上颌牙弓、残余下颌骨的形态、颅颌面部侧貌的协调性作为参照,通过对可变形下颌骨的调整控制,实现符合颅颌面个性特征的下颌骨修复重建术前轮廓模板辅助设计.通过对3例具有不同个体特征正常颅骨的下颌骨形态匹配,并进行三维形态偏差分析,初步验证其变形适配能力.通过对1例典型下颌骨大范围缺损病例进行修复重建术前设计初步验证其临床应用可行性.结果 可变形下颌骨与不同健康人下颌骨体部形态拟合良好,重合程度达到90%以上,具有良好的变形匹配能力;对复杂下颌骨大范围缺损病例术前重建设计效果良好.结论 三维虚拟可变形下颌骨模型是可以应用于复杂下颌骨缺损病例术前个性化修复重建辅助设计的一种新方法.
- 陈全蔡志刚彭歆王洋刘慧远郭传瑸
- 关键词:下颌骨修复外科手术骨重建计算机辅助设计
- 锥形束CT联合微动力系统拔除儿童Ⅲ型多生牙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锥形束CT与微动力系统联合用于儿童Ⅲ型多生牙拔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锥形束CT定位,微动力系统拔除儿童Ⅲ型多生牙病例。结果:CBCT定位与临床手术所见符合率为100%,平均手术时间(27.5±6.1)min,疼痛Wong-Baker评分为术后即刻(3.9±1.2)以及术后7d(1.3±1.1)。病例愈合良好。结论:CBCT和微动力系统在儿童Ⅲ型埋伏多生牙的拔除中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间,降低创伤和其他并发症。
- 张智勇张晓孟甜高巍陈全刘文曙陈宇寰
- 关键词:锥形束CT种植机多生牙
- 平台转换种植体基台折断病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收集完成修复后发生基台折断的平台转换种植病例,分析基台折断相关因素及处理方式,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病例来源为2007-2014年北大口腔医院门诊部完成种植修复的临床病例,纳入标准为:采用Ankylos平台转换种植体;病例以及影像学资料齐全;影像学及临床检查确诊基台折断。结果:基台折断率为0.82%,共有16例,17颗种植体发生18次基台折断,1615颗位于第一磨牙区。患者平均年龄(47.69±9.56)岁,修复体平均负荷时间为(3.89±1.68)年。17颗基台折断种植体均未发现种植体颈部骨质吸收。结论:咬合力较大的第一磨牙区和尖牙区平台转换基台折断好发部位。平台转换种植体在稳定边缘骨方面效果显著,但当第一磨牙区的近远中缺隙过大时,植入平台转换种植体应慎重考虑。
- 陈宇寰张智勇张晓孟甜陈全高巍刘文曙周团锋张锋
- 48例Locator种植覆盖全口义齿5年临床修复效果评价
- 2024年
- 目的:观察Locator按扣式种植覆盖全口义齿的长期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选择2016—2017年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门诊部采用Locator按扣式种植覆盖全口义齿修复的无牙颌患者48例,其中双颌全口义齿修复21例,单颌27例,共植入种植体230颗。观察种植体的留存率、种植体周黏膜探诊出血(BOP)、种植体周牙槽骨垂直吸收高度变化、义齿基托折裂和人工牙脱落折断等并发症,以及义齿固位力变化等。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5年观察期间,5颗种植体脱落,1颗前牙区窄颈种植体颈部折断,12颗失访,种植体存留率为97.25%。种植修复后1年,48颗种植体周黏膜探诊出血(BOP+)(21.4%),平均出血指数(BI)为0.21±0.42,前牙区高于后牙区。种植体周牙槽骨垂直吸收高度为(0.21±0.35) mm,义齿基托折断2例。修复后5年,163颗种植体周黏膜探诊出血(BOP+)(76.89%),BI为1.00±0.70,种植体周牙槽骨垂直吸收高度为(0.58±0.85) mm;种植体周黏膜探诊出血指数与牙槽骨垂直吸收高度在男女之间、前牙区与后牙区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年观察期和5年观察期间,种植体周黏膜平均出血指数、种植体周牙槽骨垂直吸收高度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义齿折裂17例,折裂率为26.15%,人工牙脱落折断率为16.92%,多发于前牙中线区及Locator基台附着体安放位置,因固位力下降首次更换Locator基台固位垫圈平均(34.2±10.3)个月。结论:Locator按扣式种植覆盖全口义齿有良好的临床修复效果。并发症多见于种植体周黏膜探诊出血和垂直向骨吸收,随着戴用时间延长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其次是义齿基托折裂及人工牙脱落与折断,种植体脱落及折断。提示义齿制作时应加强金属支架在Locator基台位置和前牙中线区的强度,前牙区尽量避免使用窄径种植体。
- 周团锋杨雪张华张智勇陈全
- 关键词:种植牙无牙颌覆盖全口义齿出血指数牙槽骨吸收
-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管位置的曲面体层X线片和锥形束CT观察被引量:25
- 2009年
- 目的观察分析在曲面体层X线片上人群中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IMTM)与下颌管位置关系的类型,并对二者关系密切的病例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检查,了解二者实际位置关系。为临床制定IMTM拔除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观察390例(645侧)曲面体层X线片,将IMTM与下颌管的位置关系的影像分为3种类型:①无接触类,二者影像无任何重叠或接触;②点状接触类,二者之间影像仅为点状接触;③部分重叠类,二者影像部分重叠或有较大范围接触。统计3种类型的构成比。曲面体层x线片显示IMTM与下颌管影像呈部分重叠或较大范围接触的部分病例行CBCT检查,观察曲面体层X线片IMTM与下颌管关系密切者中,IMTM实际突破下颌管壁所占的比例。结果390例(645侧)IMTM的曲面体层x线片影像中,无接触类441侧(68.4%);点状接触类149侧(23.1%);部分重叠类55侧(8.5%)。对31例(50侧)曲面体层X线片上显示IMTM与下颌管呈部分重叠或较大范围接触的CBCT检查发现,25侧(50%)IMTM突破下颌管壁。结论①曲面体层x线片可以排除90%以上IMTM与下颌管关系不密切的病例;②曲面体层x线片IMTM与下颌管影像呈部分重叠或较大范围接触表现的病例有必要行CBCT进一步检查。
- 陈全柳登高张刚马绪臣
- 关键词:拔牙
- 二膦酸盐相关颌骨坏死护理及探讨
- 目的:探讨二膦酸盐类药物相关颌骨坏死的病因、治疗及护理。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4 月-2017 年1 月期间,13 例拔牙术后怀疑二膦酸盐类药物相关颌骨坏死病例,回顾病史,13 例患者均曾注射应用二膦酸盐类药物,所有病...
- 王辉陈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