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大理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4篇细胞
  • 3篇纤维细胞
  • 3篇表型
  • 3篇成纤维细胞
  • 2篇肿瘤微环境
  • 2篇微环境
  • 2篇恶性
  • 2篇肺癌
  • 2篇癌相关成纤维...
  • 2篇表型转换
  • 1篇遗传学
  • 1篇遗传学机制
  • 1篇有核细胞
  • 1篇原发肿瘤
  • 1篇转移癌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 1篇外周血有核细...
  • 1篇核细胞

机构

  • 5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5篇陈大理
  • 4篇车国卫
  • 1篇徐缓
  • 1篇周渝斌
  • 1篇杜恒
  • 1篇沈诚

传媒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肺多原发癌或转移癌鉴别诊断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总结肺多原发癌及转移癌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及临床鉴别诊断的新进展。方法:以"肺多原发癌、肺转移和诊断"等为关键词,检索2008-01-2012-12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标准:1)肺多原发癌及转移癌的分子机制;2)肺多原发癌及转移癌的外科治疗;3)分子及基因分析在肺多原发癌诊断中的价值。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26篇。结果:肺多原发癌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对肺多原发癌与转移癌的准确诊断仍较困难。复习文献发现,"区域癌变学说"被证实存在于肺组织中,致癌因子在不同位置的肺组织导致相异的基因突变,如微卫星杂合性缺失和p53基因突变等,最终形成具有异质性基因表型的多原发癌;相反的,转移癌与原发灶之间存在着相同或相似的组织学起源和基因表达谱,研究发现其微卫星杂合性缺失及p53基因突变相似。综上所述,肺多原发癌与转移癌之间起源的差异为分子或基因变化,可为多原发癌与转移癌的鉴别诊断提供理论依据。结论:基于肺多原发癌与转移癌形成的分子机制差异,发现可用于诊断的分子标志(如微卫星杂合性缺失和p53基因突变等),有助于肺多原发癌与转移癌鉴别诊断及改善患者的预后。
陈大理徐缓车国卫
关键词:肺肿瘤肺转移
肿瘤微环境在成纤维细胞表型恶性转换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车国卫陈大理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表型转换的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现状被引量:1
2015年
在肿瘤基础研究中,近年来对作为"土壤"的肿瘤微环境的探索逐渐增多。作为肿瘤微环境的主要成分,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在肿瘤发生、进展及预后中的作用被逐步阐明。而CAFs表型形成机制的阐明将有助于更深刻的理解其在肿瘤中的作用。CAFs主要有四种起源:上皮细胞、内皮细胞、间质干细胞和局部的间质细胞。研究发现,不同起源的CAFs具有大致相同的表型特征,而CAFs表型转换的机制却不甚清楚。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CAFs基因的改变;2CAFs表观遗传学改变。本文将在阐述CAFs起源多样性和表型特征一致性的基础上,系统总结CAFs表型转换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的现状和最新进展。
陈大理车国卫
关键词:癌相关成纤维细胞表观遗传学
肿瘤微环境在成纤维细胞表型恶性转换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目的](1)建立CAFs和NFs细胞系;(2)探讨肺腺癌细胞系A549和CAFs能否诱导NFs表型转换(CAFs),并研究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1)胶原酶法原代培养CAFs细胞系和NFs细胞系,Western B...
车国陈大理
关键词:癌相关成纤维细胞表型转换肺癌细胞
外周血有核细胞DNA损伤检测在肺多原发癌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外周血单个有核细胞DNA损伤在肺多原发癌和转移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微量全血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彗星实验)分别检测28例转移癌、30例肺多原发癌和29例原发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有核细胞DNA损伤率及损伤程度。结果转移癌组外周血单个有核细胞损伤阳性率为6.29%(176/2800),显著高于肺多原发癌组3.77%(113/3000),(χ2=18.883,P=0.000);肺多原发癌组显著高于原发肺癌组2.66%(77/2900),(χ2=5.494,P=0.019)。转移癌组外周血单个有核细胞DNA损伤的尾长、尾矩和椭圆矩分别为(44.19±13.48)μm、(4.53±1.66)和(4.64±1.50),显著高于肺多原发癌组[(34.85±8.40)μm、(3.30±1.04)和(3.54±1.03)],(P=0.000);肺多原发癌组显著高于原发肺癌组[(26.25±7.64)μm、(2.20±0.98)和(2.37±0.78)],(P=0.000)。结论检测外周血单个有核细胞DNA损伤有助于肺多原发癌与转移癌的鉴别诊断。
周渝斌沈诚杜恒陈大理车国卫
关键词:DNA损伤多原发肿瘤肺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