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强
- 作品数:14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市白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一起家庭聚集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调查报告
- 2003年
- 2003年2月23日,广州市白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南方医院疫情报告,该院感染科收治了3例以发热、咳嗽、头痛、全身骨骼肌肉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均来自同一家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
- 吴石均陈志强王鸣
- 关键词:家庭聚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
- 广州市白云区86例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对广州市白云区狂犬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以掌握其流行规律及防制措施 ,为控制狂犬病发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白云区 1 980~ 1 991年因被动物咬伤发病致死的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 980~ 1 991年共发生狂犬病 86例 ,1 987年发病率最高为 1 81 / 1 0万。发病年龄以 1 0~ 1 4岁为多 ,丘陵地区占 5 5 81 % ,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 ,以 9月份为高。犬咬伤致病占 91 86 % ,咬伤头面部及上肢占 5 8 1 2 % ,未进行伤口处理占 94 1 9%。潜伏期最短 8d ,最长 2 5 5 7d。 86例患者全程注射狂犬疫苗仅 1例。结论 1 989年前对犬“管、免、灭”措施不落实 ,狂犬病发病率上升 ,1 989年后全面落实有关措施 ,1 992年至今无狂犬病发生。
- 陈志强
- 关键词:狂犬病发病率流行病学
- 2003~2005年广州市白云区医院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8
- 2006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白云区辖内医院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为提高和规范疫情报告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2003~2005年白云区各级医院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05年白云区医院法定传染病平均漏报率为4.61%.漏报率最高的传染病分别为新生儿破伤风和感染性腹泻(均为25.00%),其次是流行性腮腺炎(15.52%),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漏报率由低至高分别是:区级(2.43%)、省级(2.80%)、市级(4.93%)、镇级(5.90%)、社会医疗机构(40.14%).传染病报告及时率92.26%,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及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51,P<0.001);报告卡完整率为86.97%.结论白云区传染病漏报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纠正.
- 李曦然蔡衍珊陈志强高立吴石均
-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
- 一起学生甲3型流行性感冒爆发的调查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了解一起学校流感爆发的情况及原因,以便为预防类似疫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对学校所有学生及教职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的漱口液分离培养流感病毒。结果本次疫情爆发总患病人数为397例,罹患率为9.39%。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教职工罹患率分别为14.24%,7.34%,4.09%,1.33%。接种疫苗组与未接种组罹患率分别为5.83%和14.72%,流感疫苗总保护率为60.39%。3名病例的漱口液中检出甲3型流感病毒。结论疫情未及时报告是导致本起流感爆发的主要原因,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流行性感冒。
- 邹晓忠吴石均陈志强李小向高立
- 关键词:流感疾病爆发流行
- 广州市白云区阻断班氏丝虫病传播的策略和措施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研究阻断班氏丝虫病流行传播的策略和技术措施,消灭班氏丝虫病。方法全民普查,确定班氏丝虫病流行分布;分析班氏丝虫病的病原生物学特点,选用了防治病原为主导的策略;研究血检诊断和海群生治疗的方法和效果,制定和推广应用反复查治病原的防治技术措施;建立监测系统,消灭残存传染源。结果确定查治传染源策略,制定反复查治病原的技术措施;1998年广东省卫生厅组织专家对我区进行消灭丝虫病审评,确认我区已阻断班氏丝虫病传播,达到了消灭丝虫病标准。结论单一针对病原的技术措施,能达到阻断班氏丝虫病传播,消灭班氏丝虫病目的。
- 吴石均陈志强罗淦波
- 关键词:班氏丝虫病致倦库蚊海群生
- 2003~2005年白云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白云区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事故的发生。方法选取白云区辖区内部分医疗机构,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果2003—2005年白云区不同规模的医疗机构消毒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3~2005年3年的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分别为95.90%(841/877)、97.40(2506/2573)、98.38%(1277/1298),各年度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类医疗机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无菌物品细菌总数以及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灭菌效果、医院污水的平均合格率分别为:85.11%(280/329)、99.55%(441/443)、98.65%(440/446)、99.70%(327/328)、91.73%(233/254)、41.30%(19/46)、98.88%(88/89)、72.13%(44/61),未检出致病菌。结论白云区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逐年提高,但紫外线照度和医院污水的合格率还比较低,通过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消毒知识培训和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一系列措施,提高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质量,预防、控制医院感染事故发生。
- 李曦然李小向高立蔡衍珊陈志强吴石均
- 关键词:消毒效果
- 广州市白云区2006年登革热流行特征分析
- 目的分析白云区2006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分析白云区登革热流行病学特点,应用 ELISA 法对疑似登革热病例血清进行 IgM/IgG 抗体检测。结果 200...
- 叶浩风陈志强周勇罗鉴波叶双岚虞华珍李小向
- 关键词:登革热流行病学
- 文献传递
- 1990~1999年广州市白云区疾病控制势态分析及展望
- 2004年
- 陈志强许信红吴石均王鸣
- 关键词:疾病控制传染病
- 广州市白云区2006年登革热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分析白云区2006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分析白云区登革热流行病学特点,应用ELISA法对疑似登革热病例血清进行IgM/IgG抗体检测。结果2006年白云区登革热由I型登革热病毒引起,流行历时83d,共发生病例70例,发病全部集中在8~11月,病例主要集中在人口流动大的城乡结合部。全部病例中男性发病25例,女性发病45例;发病年龄最小6岁,最大81岁。职业分布以家务、农民、学生发病率较高。结论2006年白云区登革热流行形势严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登革热预防控制技术和管理模式能有效地预防控制其发生和流行。
- 叶浩风陈志强周勇罗鉴波叶双岚虞华珍李小向
- 关键词:登革热流行病学
- 一起感染诺瓦克样病毒引起的群体性胃肠炎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对一起诺瓦克样病毒引起的群体性胃肠炎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加以调查,对采集标本用RT-PCR进行实验检测。结果共发生病例71例,在采集的12宗粪便标本中,4宗RT-PCR结果为诺瓦克样病毒阳性,阳性率33.3%(4/12)。通过加强饮食管理和个人卫生,加强对疫点环境、设施教学用具消毒处理等综合措施,首例病例出现8d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本次疫情为感染诺瓦克样病毒而引起的一起群体性急性胃肠炎爆发流行。
- 陈志强陈小霜罗雷马碧元
- 关键词:急性胃肠炎诺瓦克样病毒RT-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