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琛

作品数:13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手足
  • 4篇手足口
  • 4篇手足口病
  • 3篇基因
  • 2篇毒力
  • 2篇毒力基因
  • 2篇新亚型
  • 2篇志贺菌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基因型
  • 2篇分子
  • 2篇福氏志贺菌
  • 2篇EV71
  • 1篇电泳
  • 1篇易感
  • 1篇易感人群
  • 1篇英语
  • 1篇英语词汇
  • 1篇英语词汇教学

机构

  • 7篇泰安市疾病预...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531...

作者

  • 13篇陈琛
  • 5篇张爱华
  • 4篇阴珊珊
  • 4篇杨会利
  • 3篇毕秀娟
  • 3篇孟祥鹏
  • 3篇宋宏彬
  • 3篇薛文仲
  • 2篇邱少富
  • 2篇杜昕颖
  • 2篇李承毅
  • 2篇李婧
  • 2篇黄留玉
  • 2篇王勇
  • 2篇张伶
  • 2篇王中强
  • 2篇刘雯静
  • 1篇王中强
  • 1篇宋敏
  • 1篇李艳

传媒

  • 3篇预防医学论坛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第四届全国分...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肠炎沙门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与耐药基因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对分离自北京、广州、新疆3个地区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中的肠炎沙门菌菌株进行耐药性监测,并分析其耐药基因的变异情况。方法应用生化试验、血清凝集试验对分离的疑似沙门菌菌株进行鉴定。采用K-B药敏纸片法对鉴定出的肠炎沙门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利用PCR技术扩增其耐药基因DNA促旋酶gyrA基因和拓扑异构酶parC基因,同时进行测序。结果共分离鉴定出20株肠炎沙门菌,分离菌株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定、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100%,对萘啶酸耐药;75%的菌株呈现多重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序列比对结果显示gyrA基因Asp87及Gly133密码子处发生了点突变,其中Gly133是新的突变点。未发现parC基因密码子突变。结论肠炎沙门菌临床分离株MDR情况比较严重,对萘啶酸普遍耐药,这可能与20株菌的gyrA基因QRDR的突变相关。为防止多重耐药现象的蔓延和加重,除了应加强耐药性及耐药性相关基因的实验室监测外,临床治疗沙门菌感染时需慎用抗生素。
刘雯静邱少富王勇王中强陈琛李婧张伶杜昕颖汪舟佳薛文仲黄留玉宋宏彬刘雪林
关键词:肠炎沙门菌多重耐药性
肠道病原菌的分子分型研究方法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目前,肠道病原菌分子分型技术主要包括脉冲场凝胶电泳、多位点基因序列分析、多位点可变数量串联重复序列、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基因芯片等,在肠道致病菌的鉴定溯源、流行病学调查、监测及疫情的预防控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着重对肠道病原菌分子分型研究方法的近况及其在流行病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陈琛李承毅
关键词:肠道病原菌分子分型流行病学
疑似霍乱弧菌鉴定及分子分型检测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对北京市某医院肠道门诊2株疑似霍乱弧菌进行鉴定,检测其主要毒力基因,并分析其基因型别特征。方法利用细菌生化鉴定条(API 20 E)进行生化鉴定,玻片凝集法确定其血清型别,应用PCR及测序技术分析其16 S rRNA基因;PCR检测其8个主要毒力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其基因型别。结果经鉴定,该2株疑似霍乱菌株均为非O1非139群霍乱弧菌,经16 SrRNA分析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数据库中霍乱弧菌相似性达100%,均包含毒力基因hylA、ompW和toxR,PFGE结果显示2株菌具有完全不同的带型。结论 2株疑似霍乱弧菌为非O1非139群霍乱弧菌,其致病因素与(hylA)、(ompW)、(toxR)毒力基因有关,并且2株菌遗传关系较远。
陈琛王中强柳楠刘雯静李婧薛文仲张伶杜昕颖邱少富王勇黄留玉李承毅宋宏彬
关键词:霍乱弧菌毒力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
浅谈初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教学策略
2022年
词汇教学是初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能够扩大学生词汇量,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理解词汇的意思,是教师教学的重点。所以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是进行更高层次的英语词汇的学习,同时也要利用初中英语掌握的基础,做好初高中英语词汇的衔接学习。因此本文从英语构词法、多样化教学方法、重视英语词汇学习的习惯和策略的培养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初高中英语的英语词汇教学的教学策略。
李艳宋敏陈琛
关键词:词汇教学衔接教学英语教学
流感病毒的检测和分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近年来,病毒性流感的不断流行和暴发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对流感病毒进行检测和分型,我们对目前流感病毒常用的血清学检测和分型方法、免疫荧光法、PCR方法、多重RT-PCR法、实时RT-PCR法、依赖核酸序列的扩增法、环介导等温扩增法、焦磷酸测序法、基因芯片技术分别进行了描述,并阐述了其优缺点。
薛文仲张斌王中强陈琛张传福孙岩松宋宏彬
关键词:流感病毒
泰安市106名手足口病密切接触者隐性感染状况调查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了解泰安市手足口病密切接触者隐性感染状况。[方法]2009年3~5月,对泰安市岱岳区、宁阳县、肥城市手足口病密切接触者中106人进行肠道病毒隐性感染率调查。[结果]检测106人,肠道病毒阳性的43人,阳性率为40.57%。其中EV71阳性率为22.64%,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为17.92%,CA16未检出。肠道病毒阳性率,岱岳区为32.08%,肥城为75.00%,宁阳为41.46%(P<0.05);同班级者为67.65%,同园者为20.00%,看护者为37.50%,同村者为11.76%(P<0.01);5岁~组肠道病毒阳性率最高,为63.64%,0~岁组阳性率最低为10.00%,不同年龄密切接触者肠道病毒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足口病密切接触者隐性感染率较高。
张爱华薛家芹陈琛阴珊珊毕秀娟
关键词:手足口病
2009~2010年泰安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病及其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索泰安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病情况及其流行特征,为制订科学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泰安市2009~2010年手足口病病例及重症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0年泰安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13 388例,其中重症病例172例,占1.28%。重症病例所占比例,2009年为2.81%,2010年为0.36%。172例重症病例中,泰山区占18.02%,岱岳区占28.49%,东平县占5.23%,宁阳县占20.93%,新泰市占20.93%,肥城市占6.40%;男性占63.37%,女性占36.64%;1~3岁占81.40%;发病时间在6月的最多,占29.65%。比较1 161例轻症病例和48例重症病例。<2岁者所占比例,轻症病例为32.47%,重症病例为56.25%(P<0.01);发病后首先选择县级或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诊治者所占比例,轻症病例为86.99%,重症病例为70.83%(P<0.01);发热者所占比例,重症病例为97.92%,轻症病例为31.70%(P<0.01);发热病例中重度发热的所占比例,重症病例为30.95%,轻症病例为14.45%(P<0.01);病前与手足口病病例有明确接触史者所占比例,轻症病例为10.85%,重症病例为25.00%(P<0.01)。[结论]与轻症病例比较,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中,<2岁者所占比例较高,发病后首先选择县级或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诊治者所占比例较低,发热者及发热者中重度发热者所占比例较高,病前与手足口病病例有明确接触史者所占比例较高。
陈琛孟祥鹏张爱华阴珊珊杨会利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病例
福氏志贺菌F4cv和F4s新亚型的表型及基因型特性研究
志贺菌属根据O抗原不同,分为4群40余血清型:A群痢疾志贺菌(Shigella dysenteriae);B群福氏志贺菌(Shigella flexneri);C群鲍氏志贺菌(Shigella boydii);D群宋内志...
陈琛
关键词:表型基因型
文献传递
2004年-2014年泰安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曾称流行性出血热,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鼠类为本病主要传染源.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
陈琛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传染源易感人群健康教育
文献传递
2006~2010年泰安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了解2006~2010年泰安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泰安市2006~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泰安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19 213例,死亡4例,年均发病率为68.95/10万,死亡率为0.01/10万,病死率为0.02%;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06年623例,发病率为11.29/10万;2010年8 337例,发病率为147.67/10万。手足口病每年5~8月发病较多,个别年份10~12月可再次发生流行,并可使次年手足口病流行提前;经济发达及沿交通干线分布的区域为手足口病的高发地区;手足口病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占全部报告病例的69.47%,1~2岁发病率最高,报告病例占全部报告病例的46.07%;2008和2009年以EV71为优势流行毒株,2010年以CA16为优势流行株。结论秋冬流行峰的出现预示来年手足口病流行将提前,EV71与CA16交替流行使手足口病疫情居高不下。
张爱华孟祥鹏陈琛杨会利宋伟
关键词:手足口病EV71CA16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