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美玲

作品数:11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泉州市第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护理
  • 4篇心理
  • 4篇抑郁
  • 4篇抑郁症
  • 3篇精神病
  • 3篇精神病患者
  • 3篇病患
  • 2篇睡眠
  • 2篇情绪
  • 2篇脑循环
  • 2篇护理干预
  • 2篇焦虑
  • 2篇干预
  • 1篇丁螺环酮
  • 1篇心理反应
  • 1篇心理护理
  • 1篇心理护理干预
  • 1篇心理疗法
  • 1篇心理状态
  • 1篇药物副反应

机构

  • 10篇泉州市第三医...

作者

  • 10篇陈美玲
  • 4篇杨晓江
  • 1篇林贵兰
  • 1篇张晓阳
  • 1篇苏圆圆

传媒

  • 2篇中外医疗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家庭护士(专...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医学信息(中...
  • 1篇世界睡眠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负面情绪及自我接纳的效果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负面情绪及自我接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4月于笔者所在医院确诊的9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抑郁症负面情绪和自我接纳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59,P=0.047);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45,P<0.01);观察组患者自我接纳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对抑郁症患者负面情绪及自我接纳有较好的效果,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被推广应用。
陈美玲
关键词:心理护理抑郁症负面情绪自我接纳
精神病患者对保护性约束的反应及护理干预被引量:9
2010年
陈美玲杨晓江
关键词:精神病心理反应护理干预
精神病患者配合脑循环系统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6年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结合脑循环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接受传统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脑循环系统治疗。采用护理观察量表评分及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监测记录单评价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服药副反应。结果在脑循环系统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试验组患者疗效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药物副反应出现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配合脑循环系统治疗可以减少或减轻其副作用的出现,改善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陈美玲林贵兰
关键词:精神病护理
护理风险管理在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被引量:32
2017年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5年1~12月住院的231例精神病患者作为观察组,运用护理风险管理理念及方法,并与2014年1~12月收治的167例精神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应用风险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养,而且可以有效的降低护理纠纷及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提升医院形象,保障患者权益,值得推广。
陈美玲苏圆圆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精神科护理安全
认知性心理护理联合正念减压训练对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认知性心理护理联合正念减压训练对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4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三医院精神科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认知性心理护理联合正念减压训练。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MA、HAMD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CD-RISC评分中乐观、自强、坚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开展认知性心理护理联合正念减压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少负面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王燕玲陈美玲
关键词:抑郁症负性情绪睡眠质量
阿立哌唑结合心理、康复疗法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价值探讨
2024年
目的探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eatment-resistant schizophrenia,TRS)采用阿立哌唑结合心理、康复疗法治疗的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0月—2024年1月泉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96例TR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n=48)与对照组(n=48),两组均给予心理、康复疗法,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氯氮平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阿立哌唑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47/48),高于对照组的81.25%(3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0;P<0.05)。治疗后,两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分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50%(6/48)与对照组的18.75%(9/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1;P>0.05)。结论阿立哌唑结合心理、康复疗法治疗TRS,能够提高临床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安全性较高。
黄小泽陈美玲杨晓江
关键词: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阿立哌唑心理疗法康复疗法
丁螺环酮用药对焦虑症患者疗效及睡眠状况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分析丁螺环酮用药对焦虑症患者疗效及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泉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60例焦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螺环酮,比较两组的用药疗效、焦虑症状程度、睡眠状况以及用药安全状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5,P=0.030)。用药4、8周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用药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螺环酮用于焦虑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症状,改善睡眠状况,并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可保障用药安全。
苏彩明陈美玲杨晓江
关键词:焦虑症丁螺环酮焦虑程度睡眠状况
抑郁症病人的家庭护理被引量:8
2008年
陈美玲
关键词:抑郁症症状家庭护理自主神经系统发病人数抑郁病人
精神病患者配合脑循环系统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5年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结合脑循环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精神病患者分成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接受传统药物治疗,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脑循环系统治疗。采用护理观察量表评分及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监测记录单,评价并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及服药副反应。结果:在脑循环系统治疗后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实验组患者疗效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药物副反应出现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配合脑循环系统治疗可以减少或减轻其副作用出现,改善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陈美玲
关键词:药物副反应
安非他酮与米氮平治疗抑郁症伴有焦虑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安非他酮与米氮平在抑郁症伴有焦虑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比较。方法:将2014-05~2015-05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8例抑郁症伴有焦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米氮平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安非他酮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抗抑郁治疗效果、抗焦虑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抗抑郁治疗效果差异不明显;观察组患者的抗焦虑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发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安非他酮与米氮平在抑郁症治疗中的疗效均值得肯定,安非他酮的治疗安全性较高且适用范围较广,但米氮平的抗焦虑治疗效果更好。
杨晓江陈美玲张晓阳
关键词:安非他酮米氮平抑郁症伴焦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