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芙蓉

作品数:39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5篇胶质
  • 31篇细胞
  • 30篇胶质瘤
  • 13篇替莫唑胺
  • 10篇胶质瘤细胞
  • 9篇血管
  • 9篇细胞瘤
  • 8篇血管生成
  • 8篇血管生成拟态
  • 6篇预后
  • 6篇杀伤
  • 6篇母细胞
  • 6篇母细胞瘤
  • 6篇胶质瘤干细胞
  • 6篇干细胞
  • 5篇神经胶质
  • 5篇神经胶质瘤
  • 5篇体外
  • 5篇胶质母细胞
  • 5篇胶质母细胞瘤

机构

  • 33篇中山大学
  • 6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深圳市人民医...
  • 2篇广东医学院
  • 2篇苏州大学
  • 2篇深圳市福田区...
  • 2篇广东药科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深圳市南山区...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39篇陈芙蓉
  • 37篇陈忠平
  • 12篇陈银生
  • 10篇赛克
  • 7篇付军
  • 6篇梅鑫
  • 5篇刘晓梅
  • 5篇张清平
  • 5篇王静
  • 5篇李聪
  • 4篇吴明玮
  • 4篇吴秋良
  • 4篇张湘衡
  • 4篇沈冬
  • 4篇邵翠杰
  • 4篇柯超
  • 4篇王洁
  • 4篇魏大年
  • 4篇牟永告
  • 4篇仇志坤

传媒

  • 9篇中国神经肿瘤...
  • 6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第八届中国肿...
  • 2篇2009广东...
  • 1篇癌症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国抗癌协会...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探讨鸡尾酒式TMZ-LEV-IFN方案对胶质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替莫唑胺(TMZ)-抗癫痫药左乙拉西坦(LEV)-干扰素(IFN)鸡尾酒式化疗方案对裸鼠皮下胶质瘤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 我们选择30 只4 周龄的裸鼠右侧肩胛皮下注射13106 个细胞,构建U138、U251 ...
倪向荣曲悦王静陈芙蓉蔡海平于燕姣余志辉岑梓文陈忠平
关键词:胶质瘤替莫唑胺干扰素
异柠檬酸脱氢酶1基因突变增加胶质瘤细胞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胶质瘤细胞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突变对替莫唑胺(TMZ)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U87胶质瘤细胞分组转染含空载体(空载体组)、野生型IDH1基因(野生组)和R132H突变型IDH1基因(突变组;IDH1第132位的精氨酸被组氨酸所取代)质粒,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2-羟基戊二酸(2-HG)水平、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caspase 3 mRNA和蛋白质表达;将含三种不同质粒的U87细胞接种大鼠建立荷瘤大鼠模型并观察大鼠经TMZ治疗后60 d存活率。结果与空载体组和野生组比较,突变组细胞上清液中2-HG水平、细胞caspase 3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下降(P<0.05);TMZ治疗后60 d,突变组大鼠存活率显著升高(P<0.05);空载体组和野生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DH1 R132H基因能够增加TMZ对神经胶质瘤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并提高其治疗荷瘤大鼠的存活率。
王国良赛克公方和杨群英高寒王卓才陈斌陈芙蓉
关键词:胶质瘤基因突变替莫唑胺
胶质瘤血管生成拟态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胶质瘤患者血管生成拟态(vaseulogenic mimicry,VM)存在的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6年7月手术治疗的109例脑星形胶质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HE染色、CD...
刘晓梅陈忠平张清平陈芙蓉牟永告张湘衡赛克魏大年陈建良吴秋良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血管生成拟态手术治疗组织学分级临床预后
文献传递
丙戊酸诱导胶质瘤细胞自噬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丙戊酸(VPA)是否能诱导胶质瘤细胞自噬性死亡,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材料和方法:人胶质瘤细胞系U87、T98G和SF295,经VPA处理后,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活性,PI染色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采用电镜观察...
付军邵翠杰陈芙蓉陈忠平
关键词:胶质瘤自噬丙戊酸
文献传递
榄香烯联合替莫唑胺对胶质瘤细胞株作用的研究
<正>目的探讨榄香烯联合替莫唑胺对人胶质瘤细胞株增殖抑制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胶质瘤细胞株U87、U251、T98、SKMG4、U373,测定计算榄香烯、替莫唑胺不同浓度单药及固定榄香烯浓度(10%抑制率所对应浓度)联合不同...
冯海滨陈芙蓉王静郭琤琤陈忠平
关键词:胶质瘤榄香烯替莫唑胺细胞增殖
文献传递
运用免疫荧光方法分析人脑胶质母细胞瘤拟态管道
<正>目的已有研究发现血管拟态现象存在于各类恶性肿瘤组织中,如:黑色素瘤,乳腺癌,肝癌,前列腺癌和胶质瘤等。我们之前运用内皮细胞功能标记物CD34和PAS免疫组化双染研究发现胶质母细胞瘤中存在四种微循环模式。本次研究运用...
梅鑫陈银生陈芙蓉陈忠平
关键词:人脑胶质母细胞瘤免疫荧光方法
文献传递
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来源血管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被引量:1
2021年
背景与目的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的生长需要不同微循环模式。然而,GBM中微循环模式的细节仍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检测了GBM的微循环模式,分析了它们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与2个公认的GMB影响因子——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 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突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确诊的80例GBM患者的临床样本。在GBM临床样本和异种移植瘤样本中,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染色分析包括内皮依赖的血管(endothelium-dependent vessel,EDV)、细胞外基质依赖的血管(extracellular matrix-dependent vessel,ECMDV)、GBM细胞来源血管(GBM cell-derived vessel,GDV)和马赛克血管(mosaic vessel,MV)在内的微循环构筑,并进行了血管密度评估和三维重建。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了MGMT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通过Sanger测序检测了IDH1/2突变。通过Kaplan-Meier法分析了微循环模式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在GBM临床样本和异种移植瘤样本中均观察到全部4种微循环模式。在所有组织样本中均检测到了EDV,而只在少量的组织样本中观察到了其他3种模式(ECMDV:27.5%;GDV:43.8%;MV:52.5%)。GDV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9.56个月,GDV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3.60个月(P=0.015)。在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患者组中,GDV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6.76个月,而GDV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4.23个月(P=0.022)。结论GDVs可作为GBM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指标,即使在MGMT启动子发生甲基化的患者中也具有预测价值。
梅鑫陈银生陈银生陈芙蓉陈芙蓉奚少彦张继张继柯超柯超王静
关键词:内皮细胞分化胶质母细胞瘤血管生成拟态
肺癌脑转移瘤中血管拟态现象与患者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肺癌脑转移瘤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并分析肺癌脑转移瘤中 VM 现象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0年-2014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治疗,病理确诊为肺癌...
陈忠平张洁陈银生梅鑫陈芙蓉
胶质瘤细胞来源血管的临床意义
陈忠平陈银生奚少彦王静陈芙蓉邵建勇王芳
基于靶向转铁蛋白受体的荧光探针在原位胶质瘤动物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探究靶向转铁蛋白受体的荧光探针在原位胶质瘤动物模型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人胶质瘤细胞株U87转染表达荧光素酶的慢病毒H113,构建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U87-MGH113稳定细胞株.在15只小鼠尾状核头部接种U87-MG H113细胞.接种3周后,腹腔注射荧光素酶底物,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上采用荧光素酶专用检测通道检测确定成瘤.将确定成瘤的12只动物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PBS组、Cy5-CRT组、Cy5-CG7C组3组,尾静脉分别注射200μ10.1 mol/L的PBS、Cy5-CRT、Cy5-CG7C,注射24、36、48 h后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上采用Cy5专用检测通道检测.结果 (1)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细胞株,并且证实单位时间内检测到的信号强度与细胞数量的多少成线性关系;(2)在成像效果最好的36 h时间段,3组的荧光信号强度分别为5.78±0.16(PBS组)、44.16 ±0.33(Cy5-CRT组)、5.34±0.17(Cy5-CG7C组),Cy5-CRT组明显强于PBS组和Cy5-CG7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结论 Cy5-CRT光学探针在胶质瘤处聚集,与正常脑组织有很好的区分性,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赵义营蔡海平陈银生王静陈芙蓉陈忠平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分子探针转铁蛋白分子影像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