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阻塞性
  • 7篇哮喘
  • 6篇支气管
  • 6篇阻塞性肺疾病
  • 6篇慢性
  • 6篇慢性阻塞性
  • 6篇肺疾病
  • 5篇支气管哮喘
  • 5篇吸入
  • 5篇慢性阻塞性肺...
  • 5篇疾病
  • 4篇动脉
  • 4篇支气管哮喘患...
  • 4篇衰竭
  • 4篇通气
  • 4篇皮质
  • 4篇气管
  • 4篇哮喘患者
  • 4篇肺癌
  • 4篇肺动脉

机构

  • 33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3篇陈钦
  • 26篇周新
  • 10篇郭海英
  • 7篇陈宇清
  • 7篇金先桥
  • 3篇王裕发
  • 3篇陆建红
  • 3篇黄华瑞
  • 2篇朱光发
  • 2篇汪均陶
  • 2篇朱东
  • 2篇谢国钢
  • 1篇刘洪波
  • 1篇楼旭军
  • 1篇王松坡
  • 1篇张旻
  • 1篇陈文华
  • 1篇张存钧
  • 1篇吴卫青
  • 1篇陈怀红

传媒

  • 4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临床肺科杂志
  • 2篇中国呼吸与危...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国外医学(呼...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世界感染杂志
  • 1篇中西医结合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每日1000微克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评价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每日1000μg疗程6个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方法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病情严重程度均为治疗前重度持续。均给予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商品名:舒利迭,剂量:50μg/500μg)每日2次,疗程6个月。吸入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早晨8时的血浆皮质醇。结果30例患者吸入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测得的早晨8时血浆皮质醇值分别为(223.04±77.70)μg/L和(193.54±74.64)μg/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且患者吸入治疗6个月后的早晨8时血浆皮质醇值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每日1000μg疗程6个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肾上腺皮质功能未产生明显抑制作用。
郭海英陈钦朱小敏金先桥
关键词:丙酸氟替卡松支气管哮喘肾上腺皮质功能
内侧气胸二例
2002年
黄华瑞陈钦
关键词:误诊纵隔气肿病例报告
咳嗽变异性哮喘3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3
2006年
目的分析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资料,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点、治疗及疗效。结果33例中25例被误诊为其他疾病,14例有支气管哮喘家族史,24例有个人过敏史,31例有明确的诱因。临床表现以干咳为主24例,伴少量痰液9例,咳嗽症状明显于夜间或清晨加重20例,伴胸闷憋气不适7例,伴流涕、打喷嚏15例,以咳嗽为唯一症状23例。肺部听诊、胸部X线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支气管扩张试验均为阳性。所有患者用抗生素和化痰止咳药物治疗无效,吸入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茶碱、M受体拮抗剂及H1受体阻断剂治疗后症状消失29例,症状缓解4例。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应根据该病的临床特点与其他引起咳嗽的疾病相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同典型的支气管哮喘。
郭海英陈钦周新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哮喘吸入糖皮质激素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情况。方法:对34例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病例作回顾性调查。结果:本组VAP发生率为37.8%,病死率为41%。VAP的致病菌耐药率普遍较高,痰细菌学77%为革兰氏阴性杆菌,23%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其中以绿脓杆菌,阴沟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结论:治疗VAP应据细菌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同时要加强预防措施。
陈钦朱光发郭海英周新
关键词:呼吸机肺炎耐药率药敏试验抗生素
严重呼吸衰竭的反复机械通气治疗
2000年
陆建红周新陈钦朱光发
关键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
应用Etest法监测下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监测下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方法应用Etest法测定174株革兰阴性杆菌的MIC,并根据NCCLS(美国全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的完全敏感折点判定其耐药比率。结果1996年分离株前5位的革兰阴性杆菌是硝酸盐阴性不动杆菌、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杆菌和大肠杆菌,抗菌药物耐药覆盖率较高的是头孢呋辛567%,阿莫西林加克拉维酸378%,氨曲南333%,氧氟沙星322%,庆大霉素322%。1997年分离株前5位的革兰阴性杆菌是硝酸盐阴性不动杆菌、绿脓杆菌、阴沟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荧光假单胞菌,抗菌药物耐药覆盖率较高的是头孢呋辛786%,头孢三嗪679%,替卡西林加克拉维酸440%,头孢哌酮405%,头孢噻肟405%。结论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普遍较高,临床上须根据细菌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Etest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药敏试验,其准确性高可靠性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郭海英陈钦周新张云根丁星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ETEST法
重症哮喘150例临床分析
2001年
林强陈钦
关键词:重症哮喘药物疗法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12例的肺功能改变
陈宇清周新陈钦朱东
低分子量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晚期肺癌合并急性肺栓塞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晚期肺癌合并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及对呼吸困难症状的影响。方法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收治ⅢB-Ⅳ期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15例,所有患者均经螺旋CT动脉造影(SCTPA)确诊为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给予依诺肝素(1mg/kg体重)每12h皮下注射1次(7—14d),并在应用依诺肝素48h后加用华法林,调整华法林剂量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3.0。监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7、14d的呼吸困难分级(MRC分级)、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观察疗效。结果2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因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分别于治疗第6天和第11天死亡,其余13例患者治愈6例,显效5例,好转2例,中位生存期9.2个月。治疗后4、7、14d患者的MRC分级由(3.1±0.5)级降低至(1.9±0.8)、(1.5±0.5)、(0.6±0.6)级,动脉血氧分压(Pa02)由(60.5±7.2)mmHg(1mmHg=0.133kPa)升高至(76.1±9.7)、(81.6±9.2)、(86.2±7.5)mmHg,血浆D-二聚体由(9.44±5.29)mg/L降低至(4.33±3.34)、(0.88±0.32)、(0.41±0.17)mg/L,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n)O2)由(38.5±6.7)mmHg降低至(35.5±5.1)、(29.3±3.2)、(24.1±4.1)mmHg,其中Pa02、MRC分级、血浆D.二聚体治疗后4、7、14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㈦0:治疗后7、14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凝治疗期间无一例患者出现危及生命的大出血及血栓栓塞。结论低分子量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晚期肺癌合并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陈宇清陈钦周新
关键词:肺肿瘤肺栓塞
支气管哮喘患者尿液白三烯E_4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白三烯E4(LTE4)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对急性发作期和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各20例及健康志愿者15名作尿液LTE4测定。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非急性发作组尿液LTE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哮喘急性发作组尿液LTE4值又明显高于非急性发作组(P<0.01)。哮喘非急性发作者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后可使尿液LTE4水平明显降低。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白三烯在哮喘发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检测尿液LTE4水平对于了解哮喘患者体内白三烯水平,以及评价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郭海英周新陈钦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