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露萍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干细胞
  • 2篇血管
  • 2篇血管母细胞瘤
  • 2篇神经系
  • 2篇神经系统
  • 2篇中枢神经
  • 2篇中枢神经系统
  • 2篇中枢神经系统...
  • 2篇细胞瘤
  • 2篇母细胞
  • 2篇母细胞瘤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蛋白质组学分...
  • 1篇电泳
  • 1篇冻存
  • 1篇多能干细胞

机构

  • 6篇复旦大学
  • 4篇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 6篇朱剑虹
  • 6篇陈露萍
  • 4篇沈亦雯
  • 4篇王璞
  • 3篇汤奇胜
  • 2篇吴惺
  • 2篇谢嵘
  • 2篇沙红英
  • 1篇丁兴华
  • 1篇樊惠芝
  • 1篇杨芃原
  • 1篇刘杭
  • 1篇毛颖
  • 1篇李清泉
  • 1篇周良辅
  • 1篇姚鋆
  • 1篇汤海亮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生命科学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神经肿瘤...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细胞衰老与衰老细胞被引量:10
2012年
细胞衰老(cellular senescence)是一个应激导致细胞生长停滞的生理过程.一部分发生衰老的细胞会被机体自身清除,但另一些衰老的细胞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体内积累增多,并分泌一些免疫刺激因子,导致低水平炎症发生,引起周围组织衰老或癌变,这类具有特殊生物学特征和功能的细胞就是衰老细胞(senescent cell).实验揭示,衰老细胞不仅是衰老过程的产物,也可能是组织器官进一步衰退的重要原因.近日,Baker等的一项研究成果(Nature,2011,479(7372):232-236)表明,清除衰老细胞可延缓小鼠的衰老进程,该成果有望开辟出一条对抗衰老的新途径.
王璞陈露萍李清泉汤奇胜沈亦雯朱剑虹
关键词:细胞衰老衰老细胞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研究进展
2009年
神经系统损伤会导致脑内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扩增以实现自我修复功能,而通过外源细胞移植的方式来加速这一进程,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当前,神经干细胞临床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评价细胞在移植后的行为和功能。该文综述了近几年使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几种主要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成果,并着重关注了干细胞移植后的示踪研究。
朱剑虹王璞沈亦雯陈露萍
关键词:干细胞神经干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细胞的培养鉴定及干细胞起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自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CNS HB)组织中培养鉴定致病细胞。方法应用酶联合消化法对13例CNS HB组织进行培养,并通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观察、免疫荧光、培养液上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测定、组织免疫组织化学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培养成功11例。细胞免疫荧光显示Vimentin^+、VEGF^+、CD133^+、nestin^+、EPO^+、CD34^-、SMA^-、GFAP^-。同时细胞具有向外分泌VEGF及EPO的能力。组织免疫组织化学证实培养细胞为基质细胞。结论成功建立CNS HB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并首次发现其中胚层间质组织干细胞的起源。
谢嵘丁兴华吴惺毛颖陈露萍周良辅朱剑虹
关键词:血管母细胞瘤细胞培养干细胞
诱导细胞功能转化的新策略--谱系重编程
2010年
通过重编程诱导细胞功能转化是当前再生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其中一种策略是,先将普通成体细胞转变为多能干细胞,再诱导后者向新的细胞类型分化。近来新出现的另一种策略是,直接将成熟细胞转分化为其他类型的功能细胞或祖细胞,此即谱系重编程(lineage reprogramm ing)。本文主要就谱系重编程概念的由来、相关研究进展及下一步研究方向等内容做一综述。
王璞汤奇胜陈露萍沈亦雯沙红英朱剑虹
关键词:转分化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蛋白质组学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背景与目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centralnervoussystemhemangioblastoma,CNSHB)的治疗较难,至今病因不明。本研究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HB与正常脑组织的蛋白质表达谱的差异,分离鉴定与HB发病的蛋白质,为研究HB的组织学起源与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例血管母细胞瘤与5例正常脑组织标本。提取标本的总蛋白质。通过双向凝胶电泳(2-DE)分离蛋白,确定血管母细胞瘤与正常脑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并对鉴定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通过双向凝胶电泳,建立了约含600个蛋白质点的血管母细胞瘤及正常脑组织的高分辨率蛋白质表达图谱。两者相比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应用ImageMaster2D图像分析软件共发现115个差异蛋白质点。经MALDI-TOF-MS分析后成功鉴定了87个蛋白质点共计47种蛋白质。其中HB组较正常对照组表达上调46个蛋白质点,下调41个蛋白质点。鉴定蛋白质的功能涉及转运、蛋白质折叠与代谢、三羧酸循环、细胞分化、干细胞相关蛋白质等数个方面。对鉴定所得蛋白质Vimentin、14-3-3蛋白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可重复本研究的结果。结论: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可能是一种起源于间叶脑组织的肿瘤。其发生是一个多因子参与、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多种蛋白质如Vimentin及14-3-3蛋白参与了血管母细胞瘤的发病并起到重要的作用。
谢嵘朱剑虹刘杭樊惠芝吴惺姚鋆陈露萍沈亦雯杨芃原
关键词:血管母细胞瘤蛋白质组学分析双向凝胶电泳
不同冻存液对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冻存与复苏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冻存液对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冻存复苏后的存活率及诱导分化的影响,筛选出简单有效的冻存与复苏方法。方法:人iPSC培养至第3代后分组冻存:①含有不同配比胎牛血清(FBS)的细胞冻存液分组:A组[80%培养基(DMEM/F12)+10%FBS+10%二甲亚砜(DMSO)];B组(70%DMEM/F12+20%FBS+10%DMSO);C组(40%DMEM/F12+50%FBS+10%DMSO);D组(90%FBS+10%DMSO)。②含有不同配比DMSO的细胞冻存液分组:E组(45%DMEM/F12+50%FBS+5%DMSO);F组(40%DMEM/F12+50%FBS+10%DMSO);G组(35%DMEM/F12+50%FBS+15%DMSO);H组(30%DMEM/F12+50%FBS+20%DMSO)。以相同方法冻存并复苏人iPSC,观察比较不同组细胞在复苏14 d后重新形成典型干细胞集落的数量,并在相同诱导分化体系下,记录复苏人iPSC向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分化的效率。结果:C和F组细胞复苏后形成典型干细胞集落的数量多于其他组(P<0.05),A和B组细胞复苏后分化为神经元的效率略高于其他实验组。结论:以40%DMEM/F12+50%FBS+10%DMSO配比组合成的细胞冻存液作为人iPSC的冻存保护剂,可使人iPSC的冻存复苏效率最优并保持较好的生物学特性。
陈露萍王璞汤海亮沙红英汤奇胜朱剑虹
关键词:诱导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