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春生

作品数:36 被引量:148H指数:7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01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骨折
  • 10篇寰椎
  • 9篇外科
  • 8篇寰枢
  • 8篇外科治疗
  • 8篇颈椎
  • 8篇脊柱
  • 8篇关节
  • 7篇脱位
  • 6篇内固定
  • 6篇脊髓
  • 5篇诊治
  • 5篇韧带
  • 5篇手术
  • 5篇前路
  • 5篇寰枢关节
  • 4篇胸段
  • 4篇枢椎
  • 4篇颈胸段
  • 4篇脊柱骨

机构

  • 34篇第二军医大学
  • 5篇解放军第40...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6篇陶春生
  • 33篇倪斌
  • 16篇王明飞
  • 14篇王健
  • 11篇郭翔
  • 11篇任中武
  • 5篇陈华江
  • 5篇袁文
  • 5篇陈德玉
  • 4篇肖建如
  • 3篇徐朋
  • 3篇郭祥
  • 3篇章文杰
  • 3篇宋展昭
  • 2篇赵卫东
  • 2篇赵金柱
  • 2篇张美超
  • 2篇吴冰
  • 2篇曲良
  • 2篇李松凯

传媒

  • 6篇中华创伤骨科...
  • 5篇中国脊柱脊髓...
  • 4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脊柱外科杂志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第5届全国脊...
  • 1篇第十一届全军...
  • 1篇第7届长征脊...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9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基强的松龙在伴有严重脊髓受压颈椎疾患减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9
2005年
目的:探讨适量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在伴有严重脊髓受压颈椎疾患减压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伴有严重脊髓受压的颈椎疾患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手术减压前半小时静脉给予甲基强的松龙15mg/kg体重冲击,术后第1、2、3天均按3mg/kg静脉滴注。对照组18例,施行同样减压术但未使用MP治疗。以脊髓功能JOA评分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作为标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术前JOA评分分别为5.9±2.9分和6.5±2.6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减压后治疗组JOA评分为11.1±3.2分,对照组为9.0±2.1分,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消化道溃疡、感染、心血管系统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及术后使用适量MP在伴有严重脊髓受压颈椎疾患的减压治疗中具有预防脊髓继发性损伤以及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且消化道溃疡、感染、心血管系统衰竭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不显著增加。
陶春生倪斌王健王明飞章文杰
关键词:颈椎脊髓压迫
陈旧性齿状突骨折伴继发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
<正>目的探讨陈旧性齿状突骨折与继发性脊髓损伤的关系及其临床诊治特点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05年5月本治疗组收治的一组23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伴继发性脊髓损伤病例。其中,Ⅱ型齿状突骨折19例(83%);...
陶春生倪斌王健王明飞任中武郭祥
文献传递
小儿颈椎外伤的特点及外科治疗策略
2005年
小儿颈椎尚处于发育阶段,其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特点随着发育进程呈现动态变化。因此,小儿颈椎在遭受外伤时无论损伤机制、临床表现及外科治疗策略均与成人有所不同,甚至不同年龄组的小儿之间也有所差别,这为小儿颈椎外伤后的诊治带来了挑战。本文从小儿颈椎解剖、影像学、临床表现及治疗策略四个方面进行了文献回顾。
陶春生倪斌
关键词:小儿颈椎损伤影像学解剖学
强直性脊柱炎生物样本库的建立与质量控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建立标准化及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强直性脊柱炎(AS)生物样本库,为AS的基础研究提供高质量的样本。方法自2009-06—2015-06共收集168例AS病例及93例对照病例(20例新鲜股骨颈骨折、42例股骨头坏死、20例髋臼发育不良及1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按照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对入选患者术前血液、尿液和术中新鲜髋关节韧带组织标本进行收集、处理、分装、储存,对部分韧带组织行石蜡包埋保存。采用临床数据库软件及样本库管理软件建立临床资料完整的AS生物样本库,定期对样本进行质量监测。结果建立标准化的强直性脊柱炎及对照病例样本库,随机抽取AS病例样本及对照病例样本各3例送至第三方(上海其明生物公司)进行质量检测,各样本经Trizol试剂提取组织RNA,用分光光度仪测定A260/A280值,RNA样本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合格。结论建立的标准化AS生物样本库可为AS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高质量的样本。
赵金柱陶春生孙晓峰袁伟李大河徐卫东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样本库信息化系统
颈胸段严重骨折及脱位的前路外科治疗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颈胸段脊柱严重骨折及脱位的前路外科治疗策略。方法颈胸段严重骨折及脱位患者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平均年龄33.6岁。累及节段包括C6,7 9例,C7~T1 6例。Frankd分级:A级4例,B级5例,C级6例。所有患者均行经颈椎低位前方入路减压、复位,自体髂骨或钛网植骨,前路钢板内固定。结果平均随访31.4个月(14~56个月)。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椎体塌陷和内固定失败。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2.2级。结论颈胸段严重骨折及脱位经前路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复位,并重建颈胸段脊柱的稳定性。
陈华江倪斌袁文陈德玉肖建如陶春生
关键词:脊柱骨折脱位外科
小儿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的治疗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小儿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小儿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3~12岁,平均5.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2d~50周,平均6.5周。Fielding-Hawkins临床分型,Ⅰ型17例(伴有游离齿突小骨1例)、Ⅱ型12例(伴有游离齿突小骨、寰椎后弓缺如各1例)、Ⅲ型3例。对牵引后能复位、无神经症状、未出现寰枕关节代偿畸形且不伴有其他枕颈部畸形者26例采用保守治疗,对难复性、有神经症状、出现寰枕关节代偿畸形或伴有其他枕颈部畸形者6例采用颈后路寰枢椎或枕颈融合术。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50个月,平均32个月。保守治疗成功26例,斜颈全部消失,冠状位上两侧块保持对称,旋转及伸屈运动恢复正常。手术治疗的6例均获得植骨融合,原有神经症状消失或减轻,4例斜颈消失,2例斜颈未继续进展。结论对大多数患有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的患儿采用非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治疗结果;而对难复性、有神经症状、出现寰枕关节代偿畸形或伴有其他枕颈部畸形者应行手术治疗。
陶春生倪斌王健王明飞任中武郭祥
关键词:寰枢关节脱位儿童
巨大型颈椎间盘突出的诊治及其与颈椎管内肿瘤的鉴别(附19例报告)被引量:3
2005年
王明飞倪斌陶春生王健
关键词:颈椎管内肿瘤巨大型诊治椎间盘组织后纵韧带
脊柱颈胸结合部手术入路的回顾及进展被引量:4
2004年
陶春生倪斌
关键词:医学影像诊断学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骨化
双侧寰椎椎板钩及枢椎椎弓根内固定在寰枢椎融合术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初步评价双侧寰椎椎板钩及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10月~2007年2月,采用自体髂骨植骨、双侧寰椎椎板钩及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共治疗寰枢椎脱位21例,男14例,女7例。其中,陈旧性齿突骨折11例,齿突游离小骨6例,横韧带断裂4例。术前ASIA(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脊髓神经功能分级(2000年修订):C级3例;D级12例;E级6例。结果随访3~25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21例均获得骨性融合。术后ASIA脊髓神经功能分级:D级5例;E级16例。无患者因手术操作致椎动脉和脊髓损伤。结论与传统寰枢椎后路融合术相比,本术式操作简便易行,生物力学稳定性良好,植骨融合率高,且能够在术中对寰枢椎进行加压复位,有利于提高术后临床疗效。该术式在寰枢椎融合术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倪斌陶春生郭翔王健王明飞任中武
关键词:寰椎枢椎内固定器脊柱融合术
外伤性高位脊髓损伤的治疗策略与临床评价
2008年
高位脊髓损伤常会因呼吸、心跳中枢损伤及膈神经麻痹,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导致患者当场死亡,即便有幸存活,如得不到及时恰当救治也会出现严重后果。因此,必须充分重视高位脊髓损伤的治疗,但目前治疗策略和方法仍存在一定争议。回顾总结分析我们治疗的47例患者,将我们的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陶春生倪斌王明飞王健任中武郭祥
关键词:高位脊髓损伤外伤性心跳停止膈神经麻痹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