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雍延礼

作品数:9 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贫血
  • 7篇慢性
  • 6篇生血
  • 5篇再生障碍性贫...
  • 5篇障碍性贫血
  • 5篇生血颗粒
  • 5篇慢性再生障碍...
  • 5篇补髓生血颗粒
  • 4篇慢性再生障碍...
  • 3篇细胞
  • 3篇骨髓
  • 2篇单个核细胞
  • 2篇蛋白
  • 2篇再障
  • 2篇中医
  • 2篇慢性再障
  • 2篇骨髓单个核细...
  • 2篇核细胞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B

机构

  • 8篇黑龙江中医药...
  • 8篇黑龙江中医药...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大庆龙南医院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孙伟正
  • 9篇雍延礼
  • 4篇刘丽梅
  • 3篇孙岸弢
  • 3篇王金环
  • 3篇那丽
  • 2篇施海涛
  • 2篇刘娜
  • 1篇孙凤
  • 1篇罗正凯
  • 1篇徐萍
  • 1篇杨薇
  • 1篇王铭
  • 1篇洪茜

传媒

  • 5篇中医药信息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基质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补髓生血颗粒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 aplastic anemia,CA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骨髓基质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4例CA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61例)使用补髓生血颗粒治疗,对照组(63例)使用再造生血片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并设立10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疗效判定与外周血象的变化,采用RT-PCR法检测CAA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基质细胞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bF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b-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 receptor,bFGFR)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表达变化。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75.0%,45/61)明显优于对照组(58.7%,37/63),其症状积分及外周血象明显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CAA患者骨髓基质细胞bFGF及bFGFR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bFGF与bFGFRmRNA表达水平均有所提高(P<0.05,P<0.01),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补髓生血颗粒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CAA患者症状积分以及外周血象,提高临床疗效,且对细胞因子bFGF与bFGFRmRNA表达水平有调节作用,通过调控CAA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和定向分化以及促进骨髓新生血管的形成改善了造血微环境,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
施海涛王金环孙岸弢刘娜雍延礼孙伟正
关键词: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补髓生血颗粒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辨治思路被引量:10
2008年
中医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对慢性再障治疗中需要注意的几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借此梳理中医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刘丽梅雍延礼孙伟正
关键词:贫血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辨治
“阳虚易治、阴虚难调”机理探讨被引量:6
2009年
分别从中医学和西医学的角度分析了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肾阳虚型和肾阴虚型间的疗效差异,进而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阳虚易治、阴虚难调"的机理。
雍延礼刘丽梅孙伟正
关键词:肾阳虚肾阴虚贫血慢性再生障碍性
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障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蛋白激酶B表达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障患者(CAA)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蛋白激酶B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方法检测CAA患者、正常人骨髓基质细胞PKB表达水平。结果:C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PKB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组(均P<0.05),经补髓生血颗粒治疗后,PKB表达水平有所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AA患者骨髓基质细胞PKB呈低水平表达,它可能参与了CAA的发病机制过程;中药补髓生血颗粒通过调节PKB的表达水平而抑制PKB促凋亡作用,有可能调节骨髓造血信号转导调控,促进骨髓造血功能。
刘娜孙伟正孙岸弢王铭雍延礼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补髓生血颗粒蛋白激酶B
补髓生血颗粒干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患者疗效及血清FL的研究
2008年
目的: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型(MDS-RA)患者在应用补髓生血颗粒治疗前后血清FL表达水平的变化,以探讨补髓生血颗粒治疗MDS的疗效机理及对FL的影响。方法:将40例MDS-RA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应用补髓生血颗粒治疗,对照组15例使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FL治疗前后的表达水平。结果:①补髓生血颗粒剂治疗MDS-RA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疗效相近(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②FL在MDS-RA患者中呈高表达状态,补髓生血颗粒能有一定的降低其表达水平作用。③肾阳虚型疗效优于肾阴虚型(P<0.05)。结论:①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相近,提示补髓生血颗粒是治疗MDS-RA的有效方剂。②MDS-RA患者血清FL呈高表达状态。③补髓生血颗粒通过降低血清FL的水平,抑制异常免疫功能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解除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从而改善骨髓的病态造血状态,以达到调控骨髓早期造血,促进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治疗作用。
那丽雍延礼洪茜孙伟正
关键词:补髓生血颗粒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FL
孙伟正教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被引量:13
2008年
总结了孙伟正教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经验,从辨证论治、调整阴阳、活血化瘀、标本兼治四个方面来阐述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独特优势。
那丽雍延礼刘丽梅孙伟正
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药治疗名中医经验
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障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内Ca^(2+)水平及不同血液疾病间差别的影响
2012年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再障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探讨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可能治疗机制。观察不同血液疾病骨BMMC内Ca2+浓度的变化,以期为血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思路。方法:提取CAA患者BMMC,使用fluo3 AM进行荧光染色,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Ca2+浓度。同时提取慢性再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缺铁性贫血患者及正常志愿者BMMC,进行细胞内Ca2+浓度的检测与对比。结果:CAA患者BMMC内Ca2+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经补髓生血颗粒治疗后,各组患者细胞内Ca2+浓度均出现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仍高于正常组。MDS、CAA患者Ca2+浓度高于其他组;ITP、IDA组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结论:CAA患者BMMC细胞内Ca2+浓度上升,是CAA患者疾病情况的重要标志。补髓生血颗粒能调节BMMC内Ca2+的释放,可能是其治疗CAA的作用机制之一。MDS、CAA、CITP、IDA不同血液疾病之间钙离子浓度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与疾病恶性程度及发病机理相关。
罗正凯王金环孙凤雍延礼孙伟正
关键词:慢性CA2+
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酪氨酸激酶-3配体和纤维连接蛋白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补髓生血颗粒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MS-like tyrosine kinase3 ligand,FL)、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例CAA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35例应用补髓生血颗粒治疗,对照组33例使用再障生血片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外周血清FL和Fn治疗前后的表达水平。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CAA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3%(26/35例)和48.5%(16/3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阳虚型患者疗效〔93.8%(15/16例)〕优于肾阴虚型患者〔57.9%(11/19例)〕(P<0.05)。CAA患者外周血清FL和Fn均呈高表达状态,经治疗后两者均有一定程度下降,且试验组两项指标表达的调整程度皆优于对照组(P<0.05),而肾阳虚型患者血清FL和Fn表达水平较肾阴虚型患者更易得到纠正。结论补髓生血颗粒在临床疗效及改善CAA相关黏附分子FL和Fn表达水平均优于再障生血片,CAA阳虚型患者疗效优于阴虚型患者。
那丽徐萍杨薇刘丽梅雍延礼孙伟正
关键词: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补髓生血颗粒纤维连接蛋白
补肾生血法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信号转导MAPK通路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观察补肾生血法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探索补髓生血颗粒对CAA患者骨髓基质细胞黏附信号转导MAPK通路的影响。方法:将CAA患者12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对照组61例进行临床试验研究,将患者治疗前后的骨髓基质细胞提取,分析黏附信号转导MAPK通路的相关酶类JNK、P38、ERK磷酸化的变化情况。结果:CAA患者骨髓基质细胞P-ERK1/2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P-JNK与P-P38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通过采用补肾生血法补髓生血颗粒治疗可以调整三种蛋白的异常表达,与治疗前比较(P均<0.05)。结论:CAA患者骨髓基质细胞造血粘附信号转导MAPK通路中酶类表达异常,这些可能是骨髓造血微环境粘附功能异常的原因之一,为CAA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本研究证明采用补肾生血法治疗CAA具有较好的疗效。
施海涛王金环孙岸弢雍延礼孙伟正
关键词: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