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霍旺

作品数:33 被引量:221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心肌
  • 5篇心病
  • 5篇心绞痛
  • 5篇络病
  • 5篇绞痛
  • 5篇冠心病
  • 5篇冠心病心绞痛
  • 4篇动物
  • 4篇血管
  • 4篇血瘀
  • 4篇血瘀证
  • 4篇瘀证
  • 4篇细胞
  • 4篇模型大鼠
  • 4篇内皮
  • 4篇寒凝
  • 4篇寒凝血瘀
  • 4篇寒凝血瘀证
  • 4篇大鼠心肌
  • 3篇蛋白

机构

  • 32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 32篇霍旺
  • 19篇杨明会
  • 19篇李绍旦
  • 14篇张俊修
  • 14篇王朋
  • 13篇刘毅
  • 7篇曹科
  • 7篇徐慧岩
  • 7篇叶宇飞
  • 5篇张广平
  • 3篇高路
  • 3篇刘莉
  • 2篇叶祖光
  • 2篇张晶
  • 2篇王思颖
  • 2篇侯红平
  • 1篇冯宇
  • 1篇崔艺馨
  • 1篇张印
  • 1篇郭云霞

传媒

  • 4篇北京中医药
  • 4篇环球中医药
  • 4篇解放军医学院...
  • 3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药物评价研究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武警医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0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痉挛机制研究概况被引量:9
2013年
冠状动脉痉挛(coronary artery spasm,CAS)是多种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的共同病理基础,是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重要病因。其发生机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目前认为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源性血管收缩及舒张物质平衡破坏、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敏感性升高、Mg2+与H+的作用、氧化应激、慢性炎症以及心理应激等。
霍旺李绍旦王朋杨明会
关键词:冠状动脉痉挛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
祛风汤坐浴联合复方亚甲蓝注射液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疗效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祛风汤坐浴联合复方亚甲蓝注射液肛周封闭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中医肛肠科2016-01至2020-12收治的慢性肛周湿疹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复方亚甲蓝注射液在肛周湿疹区域封闭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祛风汤坐浴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血清中总免疫球蛋白E(IgE)检测值变化,评定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瘙痒、皮损(面积及形态)、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2、IL-4、IL-10及Ig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以上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第1个月复发率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第3、6个月复发率(4.26%、6.38%)均低于对照组(24.39%、3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治疗组临床疗效确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IL-4、IL-10、IgE,提高IL-2水平有关。
刘莉秦蕾韩宝徐慧岩叶宇飞曹科霍旺
关键词:慢性肛周湿疹
经络体系之“孙络”刍议被引量:17
2013年
有关孙络的论述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以后先贤各家对其理论不断补充和丰富,已基本形成理论体系。在总结各代医家有关孙络理论论述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孙络的生理、病理及治疗原则等方面内容,以期使孙络理论更加系统而清晰,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指导临床的作用。
霍旺杨明会李绍旦王朋
关键词:经络生理特性病理病机
中药通络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4年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痛)主要临床症状之一.既往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多从气滞血瘀病理特征着手,采用理气活血法,而忽视了络病学说与通络疗法的重要性.本文将应用络病理论与通络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1络脉病变是冠心病心绞痛的重要病理机制 古代医家对络病早已有了充分的理论认识,《黄帝内经》就从络脉的概念、循行、生理、病理和治疗等各个方面论述了络脉生理功能的缺失和病理状态的产生最终造成“心痛”。理论临床并重的《金匮要略》则首创了很多治疗络病的经方,如大黄蛰虫丸、鳖甲煎丸、蜘蛛散、下痰血汤、抵当汤等,均为后世所崇。
张俊修霍旺李绍旦杨明会
关键词:络病中药冠心病心绞痛
孙络与微血管相关性探析被引量:32
2012年
孙络是络脉的最细小分支,微血管是血管系统的终末结构,历代医家有关"孙络"的论述,与现代医学微血管极为相似。本文从中医和现代医学不同角度探讨分析了孙络与微血管的关系,阐明二者在结构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方面具有密切相关性。"孙络—微血管"相关性的提出和深入挖掘,是对"脉络—血管系统"理论向微观层次微循环真实世界的进一步探索和求证,也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很好的切入点。今后应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大力开展"孙络—微血管"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检测诊治,以期为众多微血管疾病的防治研究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王朋杨明会李绍旦霍旺
关键词:微血管络脉络病
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血瘀证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血瘀证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采用垂体后叶素大剂量静脉注射建立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监测心电图变化;通过心肌组织HE染色、Nagar-Olsen特殊染色及电镜技术手段,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光镜下心肌组织HE染色切片未见明显的形态学改变;Nagar-Olsen特殊染色可见大片红染的阳性反应区;透射电镜下可见肌纤维排列紊乱,线粒体聚集、肿胀,部分膜破裂,嵴降解等超微结构变化。结论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血瘀证大鼠心肌组织出现缺血病理形态学改变。
王朋杨明会李绍旦霍旺刘毅张俊修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血瘀证组织形态学超微结构
心络绌急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超微结构变化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建立心络绌急动物模型,观察心络绌急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超微结构变化。方法采用垂体后叶素大剂量静脉注射建立心络绌急动物模型,观测心电图变化、心肌表面微循环及心脏表面血流量,评价大鼠模型;通过TUNEL染色及电镜技术手段,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心电图ST段显著抬高,心肌表面微动脉收缩,心脏表面血流量减少,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心肌凋亡细胞数量显著增加,透射电镜下可见肌纤维排列紊乱,线粒体聚集、肿胀,部分膜破裂,嵴降解等超微结构变化。结论心络绌急大鼠模型成功建立,心肌细胞凋亡参与了心络绌急心肌缺血损伤的病理过程。
王朋杨明会李绍旦霍旺刘毅张俊修
关键词:冠脉痉挛动物模型细胞凋亡超微结构
《黄帝内经》“孙络”探微被引量:12
2013年
"孙络"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总结整理《内经》中有关孙络的条文论述,指出孙络是络脉的最细小的分支,它分布于皮肤腠理之间,具有参与营血的生成和输送、交通营卫、抗御病邪等生理功能,在病理条件下可以传递病邪,产生瘀血、积聚等病变。孙络乃机体之门户,具有自身独有的生理病理特点,对于维持机体营卫气血、脏腑经络的功能有重要的作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王朋杨明会李绍旦霍旺
关键词:生理功能病变机理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研究祛风汤治疗肛周湿疹的作用机制
2024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祛风汤治疗肛周湿疹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动物实验对关键靶点及信号通路进行验证。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得祛风汤10味中药相关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筛选肛周湿疹的疾病靶点,并采用Venny 2.1.0在线软件作图工具平台获取两者交集基因;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祛风汤治疗肛周湿疹交集靶点PPI网络,并通过构建Hub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应用DAVID6.8数据平台对交集靶点的基因本体论(GO)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进行注释分析。通过Cytoscape构建祛风汤“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筛选主要活性成分。构建肛周湿疹小鼠模型,验证祛风汤治疗肛周湿疹的关键靶点及信号通路。结果:祛风汤共有135个活性成分,对应268个作用靶点,其中35个作用靶点与治疗肛周湿疹有关。PPI网络分析得到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CXCL8(IL-8)等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共得到267个条目;KEGG富集分析共筛选得到60条通路,主要涉及TNF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类风湿关节炎等。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祛风汤可改善肛周湿疹小鼠皮肤损伤,减少局部炎症浸润;祛风汤能减少肛周湿疹小鼠血清IL-6含量(P<0.05),下调湿疹皮肤组织中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F-κB和TNF-α表达水平(P<0.05)。结论:祛风汤治可能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发挥疗治疗肛周湿疹的作用。
霍旺李晗曹科叶宇飞徐慧岩肖新凯刘莉宋玲高云航杨依霏
关键词:肛周湿疹祛风汤NF-ΚB信号通路网络药理学
诃子、甘草与制草乌配伍调控CYP450系统减轻肝毒性研究被引量:12
2022年
制草乌是蒙古族医(简称“蒙医”)最为常用的药材之一,由于草乌大毒,蒙医常用诃子、甘草与草乌配伍减毒,在保证草乌疗效的同时,保证其临床疗效。但具体减毒的机制尚不明确。该文考察诃子、甘草与制草乌配伍后对正常大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翻译水平的影响。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诱导剂组(0.08 g·kg^(-1)·d^(-1))、诃子组(0.2542 g·kg^(-1)·d^(-1))、甘草组(0.2542 g·kg^(-1)·d^(-1))、制草乌组(0.2542 g·kg^(-1)·d^(-1))、诃子+甘草+制草乌组(0.2542 g·kg^(-1)·d^(-1),以制草乌为标准)。连续灌胃给药8 d后检测大鼠血清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变化,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并检测各组CYP1A2、CYP2C11和CYP3A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制草乌组中大鼠血清ALP、ALT和AST的活性显著升高,配伍后ALP、ALT和AST的活性降低;同时病理染色结果显示,制草乌组大鼠肝脏出现微小肉芽肿,肝细胞轻度肿胀,肝窦缩窄,弥漫性肝细胞水样变性等病理改变,配伍后可减轻制草乌产生的肝脏损伤作用;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制草乌对CYP1A2、CYP2C11和CYP3A1 mRNA转录水平具有抑制作用,与诃子、甘草配伍后可上调该亚型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蛋白翻译水平与mRNA转录水平一致。诃子、甘草与制草乌配伍后可上调CYP450酶的表达,减少乌头碱在体内蓄积时间,起到减毒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可能起始于转录环节。
霍旺李晗李林宋玲高云航李建良陈腾飞侯红平张广平叶祖光
关键词:制草乌诃子甘草配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