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革丽莎

作品数:17 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毒性
  • 6篇心肌
  • 6篇心肌炎
  • 6篇哮喘
  • 6篇肌炎
  • 6篇病毒
  • 6篇病毒性
  • 5篇卡维地洛
  • 5篇病毒性心肌炎
  • 3篇炎症
  • 3篇支气管
  • 3篇支气管哮喘
  • 3篇气管
  • 3篇哮喘大鼠
  • 3篇小鼠
  • 3篇肺组织
  • 2篇地塞米松
  • 2篇医师
  • 2篇伊伐布雷定
  • 2篇遗传学

机构

  • 8篇温州医科大学
  • 6篇温州医学院附...
  • 3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武汉大学
  • 1篇丽水市中心医...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作者

  • 17篇革丽莎
  • 7篇李岳春
  • 6篇李昌崇
  • 4篇金龙腾
  • 4篇张和
  • 3篇金益梅
  • 3篇何时军
  • 3篇张腾
  • 3篇张维溪
  • 2篇任江华
  • 2篇梁亚峰
  • 2篇周娜丹
  • 2篇黄爱蓉
  • 2篇王小明
  • 1篇季亢挺
  • 1篇陈一和
  • 1篇陈鹏
  • 1篇杨鹏麟
  • 1篇吕干新
  • 1篇夏小娇

传媒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医院管理论坛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华哮喘杂志...
  • 1篇浙江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住院医师心电图诊断能力训练新模式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对比研究床旁心电图诊断训练新模式与传统的带教模式在住院医师心电图学习中的作用。方法:18名轮转住院医师,分为床旁训练组和传统带教组,2组住院医师跟随带教老师学习时间为2个月。研究前后均行心电图诊断能力测试,比较2组心电图测试成绩的差异。结果:经2个月带教学习后,2组心电图诊断成绩均较研究开始前有显著提高,但是与传统带教组相比,床旁训练组末次心电图成绩更高(P<0.05)。结论:积极主动的床旁心电图诊断能力训练新模式有助于提高住院医师心电图诊断分析能力。
李岳春革丽莎
关键词:心电图教学效果
儿科住院医师临床能力培训方法探讨
2015年
儿内科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基地,对近3年来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儿科临床能力培训和考核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的改革,建立了新模式的分阶段专科理论体系和技能培训体系,制定了相关的考核方法用于培训及评价本院住院医师和其他基地来本院轮转的住院医师,在临床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金益梅黄爱蓉革丽莎何时军
关键词:儿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消退素D2对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炎症反应和内质网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明确消退素D2(resolvin D2,RvD2)在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体内发挥的抗炎和抗内质网应激作用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采购50只雄性BALB/c小鼠并给予相应编号,通过随机数表法抽取40只雄性BALB/c小鼠,每组各10只。分别设为正常对照组、RvD2对照组、病毒性心肌炎组和RvD2治疗组。RvD2对照组小鼠给予连续腹腔注射RvD2治疗7 d;病毒性心肌炎组小鼠给予腹腔注射柯萨奇B3病毒(Coxsackievirus B3,CVB3)构建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RvD2治疗组小鼠在构建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后给予连续腹腔注射RvD2治疗7 d。7 d后处死各组小鼠并留取心脏组织及血清样本。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水平;HE染色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内炎症细胞浸润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内炎症相关蛋白IL-1β、TNF-α以及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 kD,GRP78)、C/EBP同源蛋白(C/EBP-homologous protein,Chop)的表达水平。剩余10只BALB/c小鼠在构建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后给予腹腔注射RvD2和G蛋白偶联受体18(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18,GPR18)蛋白抑制剂处理,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内GPR18蛋白、炎症相关蛋白IL-1β、TNF-α以及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Chop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病毒性心肌炎组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TNF-α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心肌组织内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显著增加;心肌组织内炎症相关蛋白IL-1β、TNF-α以及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Chop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与病毒性心肌炎组相比,RvD2治疗组小鼠血清炎症因子IL-1β、TNF-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心肌组织内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显著降低;心肌组织内炎症相关蛋白IL-1β、TNF-α以及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Chop表达�
石哲玮钱彩珍刘胜新革丽莎秦铖璠李岳春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
卡维地洛对柯萨奇病毒B3感染小鼠儿茶酚胺及IL-6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对急性柯萨奇B3(CVB3)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儿茶酚胺及炎症因子IL-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20),心肌炎组(n=30),卡维地洛组(n=30)。后两组经腹腔接种CVB3诱发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感染24h后卡维地洛组每日灌胃给予卡维地洛10mg/kg,连续14d。于接种第7和14天随机从各组抽取8只小鼠取血后处死并留取心脏等标本。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心肌病理改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去甲肾上腺素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心肌IL-6mRNA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检测心肌IL-6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心肌炎组比较,卡维地洛组心肌病理损伤明显减轻。与正常组比较,病毒性心肌炎小鼠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明显升高,卡维地洛干预后小鼠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组比较,心肌炎组心肌IL-6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心肌炎组比较,卡维地洛组IL-6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卡维地洛通过抑制儿茶酚胺对心肌的毒性作用以及下调心肌IL-6表达水平,减轻心肌炎小鼠的心肌损害。
吕干新张腾周娜丹陈一和革丽莎李岳春
关键词:卡维地洛儿茶酚胺白介素-6病毒性心肌炎
哮喘大鼠气道重塑中尾加压素-Ⅱ的表达变化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研究哮喘大鼠气道重塑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尾加压素-Ⅱ(U-II)含量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32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2周组、哮喘4周组和哮喘8周组,每组8只。以卵清白蛋白(OVA)致敏与激发建立哮喘大鼠气道重塑模型,图像分析技术测量大鼠支气管壁总面积和平滑肌面积,计算单位基底膜周径(Pbm)的支气管壁厚度(Wat)和平滑肌厚度(Wam),ELISA法测定血清和BALF中U-II的含量。结果哮喘各组Wat及Wam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哮喘组血清和BALF中U-II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哮喘8周组血清和BALF中U-II含量显著高于哮喘4周组和哮喘2周组(P<0.01),哮喘4周组也显著高于哮喘2周组(P<0.01)。各组大鼠BALF中的U-II含量与Wat及Wam呈正相关,BALF与血清中U-II含量亦呈正相关。结论哮喘大鼠气道重塑血清和BALF中U-II含量增加;且U-II含量的变化与气道重塑相关。
梁亚峰张维溪李昌崇王小明革丽莎
关键词:尾加压素哮喘气道重塑
油脂吸入性肺炎16例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探讨儿童油脂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13年7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收治的住院确诊的16例油脂吸入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儿均有明确的矿物油误服史.4例无任何临床表现;10例出现发热,其中8例于误服矿物油后4~8h内出现,体温均39.0 ~ 40℃;12例有症状患儿在误服30 min内出现喘息2例,气促6例,发绀l例,呼吸困难3例,呻吟不安2例;伴发胸痛l例,头痛伴脑电图异常1例;体格检查闻及肺部哕音6例.血常规示白细胞增多10例,C-反应蛋白升高7例.6例患儿于误服后24 h内行胸部CT检查均发现异常,最早见于误服后2 h;9例行胸部X线片均发现异常,最早见于误服后3h;1例于误服后2~3h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3d后复查异常.所有患儿均接受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治疗,4例接受了肺泡灌洗,3例输注白蛋白针,6例输注丙种球蛋白针.其中有3例患儿诊断及激素治疗延误,出现病情加重,2例明确继发感染.最终12例患儿肺部达到基本或完全吸收,历时8d~5.5个月.结论 儿童油脂吸入性肺炎多见于误服矿物油后.大多数患儿在吸入24h内均能出现肺部影像学改变,早期行胸部CT检查有助于诊断.激素治疗能加快病变吸收.
革丽莎陈泗虎林苗苗夏小娇金益梅何时军
关键词:矿物油儿童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常规肺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观察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常规肺功能动态改变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JEAGER公司生产的Master Screen Paed肺功能仪,检测分析58例MPP患儿的急性期、恢复期的常规肺功能和41例门诊健康体检儿童的常规肺功能,并加以比较。结果:①58例MPP患儿急性期的常规肺功能结果报告显示,20例(占34.48%)肺功能正常,余38例(占65.52%)均有不同程度肺功能损害,表现为小气道通气功能障碍31例(占53.45%)、限制性通气障碍1例(占1.72%)、阻塞性通气障碍1例(占1.72%)和混合性通气障碍5例(占8.62%)。恢复期常规肺功能结果报告显示,小气道通气功能障碍6例(占10.34%),其余肺功能均恢复正常(占89.66%)。②将58例MPP患儿的急性组、恢复组和41例正常组比较,急性组的各项常规肺功能指标如FVC、FEV1、FEV1/FVC、PEF、FEF25、FEF50、FEF75、FEF25-75,与恢复组、正常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组与正常组比较,除FEF75、FEF25-75仍低于正常组(P<0.05)外,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PP患儿急性期大小气道通气功能均有损害,除FEF75、FEF25-75两项小气道通气功能指标仍显著低于正常组外,其余指标均恢复正常。我们认为动态观察MPP患儿肺功能的变化,对了解MPP患儿肺功能的损害程度、疗效、预后有一定意义。
张和张海邻金龙腾李昌崇革丽莎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功能儿童
地塞米松对急性哮喘大鼠肺组织15-脂氧合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 15-脂氧合酶(15-LO)是一种表达于哮喘肺组织,参与抗炎和促炎物质生成的过氧化物酶。基因队列研究认为它可能对过敏性哮喘起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哮喘大鼠肺组织15-LO的表达以及地塞米松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15-LO在哮喘中的作用。方法将27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组。采用卵清白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炎症模型。ELISA法测定肺组织匀浆15-LO蛋白含量;RT-PCR法检测肺组织15-LO mRNA表达水平。结果哮喘组大鼠肺组织匀浆15-LO蛋白含量(2080±73μg/mL)及肺组织15-LO mRNA转录水平(0.51±0.14)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2472±106μg/mL)和(0.76±0.15)(P<0.01);地塞米松干预后15-LO蛋白(2562±218μg/mL)及mRNA(1.02±0.34)表达均上调(P<0.01)。结论哮喘大鼠肺组织15-LO表达低下,地塞米松可能部分通过上调哮喘大鼠肺组织15-LO而发挥抗炎作用。
革丽莎李昌崇张维溪梁亚峰张和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炎症地塞米松
伊伐布雷定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对比研究单纯降低心率药物伊伐布雷定和β受体阻断剂卡维地洛对柯萨奇B3( CVB3)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作用,探讨伊伐布雷定和卡维地洛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5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 n=30),心肌炎组( n=40),伊伐布雷定组(n=40),卡维地洛组(n=40)。后3组经腹腔接种CVB3诱发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空白组腹腔注射磷酸缓冲液,接种当天记为第0天,24 h后伊伐布雷定组和卡维地洛组每日灌胃分别给予伊伐布雷定10 mg/kg、卡维地洛10 mg/kg,空白组给予磷酸盐缓冲液灌胃,直至第14天末。于接种第4天、7天、14天随机从各组抽取小鼠测心率后处死取心脏。小鼠心肌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炎症病理改变,半定量RT-PCR检测心肌病毒RNA,半定量RT-PCR和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MCP-1、IL-6及TNF-α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与心肌炎组比较,7 d、14 d伊伐布雷定和卡维地洛组心肌病理损伤明显减轻。与空白组比较,心肌炎组在第4天、7天心肌MCP-1、IL-6及TNF-α的转录水平明显上调,与心肌炎组比较,第4天伊伐布雷定组和卡维地洛组心肌TNF-α转录均下调,第7天两者IL-6的转录下调,仅伊伐布雷定组MCP-1转录下调。蛋白水平改变和mRNA基本一致。结论伊伐布雷定具有和卡维地洛相似地减轻心肌炎小鼠的心肌炎症损害的作用,其显著下调TNF-α和IL-6 mRNA及蛋白水平,效果与卡维地洛相似,此外,伊伐布雷定还能显著下调MCP-1的mRNA和蛋白水平。
周娜丹张腾李岳春革丽莎
关键词:伊伐布雷定卡维地洛炎症因子病毒性心肌炎
15-脂氧合酶在哮喘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研究
目的:15-脂氧合酶(15-LO)是一种表达于哮喘肺组织,参与花生四烯酸抗炎和促炎物质生成的过氧化物酶,在哮喘中的作用受到争议。本研究通过观察哮喘大鼠肺组织15-LO的表达,采用地塞米松和15-LO抑制剂PD146176...
革丽莎
关键词:哮喘地塞米松动物实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