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亮
-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神经梅毒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5年
- 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是指由苍白密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感染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过去被认为是梅毒(syphilis)的晚期表现,现在已被证实可发生于梅毒的各个阶段。由于青霉素的出现,梅毒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近年来随着艾滋病的传播和同性恋人群的增多,梅毒发病率又开始上升,神经梅毒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就神经梅毒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张耀文林京京孙玉冰韩玉亮黄娇杨薇
- 关键词:神经梅毒PALLIDUM苍白密螺旋体青霉素类药物梅毒诊断脑脊液蛋白
-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5年
-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palsy,PSP)是一种少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病因仍不明确。它多为隐匿起病,进行性加重,以核上性眼肌麻痹、轴性肌强直、帕金森综合征、假性球麻痹和痴呆为主要特点,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多数死于吸人性肺炎、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现将我院收治的进行性核上性麻痹1例报道如下,以增加对该病的认识。
- 林京京张耀文韩玉亮韩艳秋毛西京殷飞杨薇
- 关键词: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文献复习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帕金森综合征假性球麻痹眼肌麻痹
- 颈部血管彩超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分析北京某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急诊患者血管情况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进一步研究神经内科门急诊患者血管病变情况。方法以2019年6月-2020年6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门急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颈部血管彩超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分析患者颅内外血管病变情况。结果(1)联合颈部血管彩超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患者血管狭窄率为11.3%,男性高于女性;颅外血管狭窄率高于颅内血管狭窄率;颈内动脉狭窄率最高。(2)中年组与高龄组颅内外血管狭窄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管狭窄分布随性别变化而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门急诊患者中联合颈部血管彩超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以颅外血管狭窄为主,男性血管狭窄率高于女性,颈内动脉狭窄率最高,血管狭窄的分布随年龄、性别变化不同。
- 韩玉亮邢海英许珂黄点点谢丹妮李茹洁黄一宁
- 关键词:颈部血管彩超经颅多普勒超声颅内血管血管狭窄
- 细胞自噬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3年
- 大量实验研究证实,细胞自噬不仅是一种细胞死亡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细胞适应恶劣环境、维持内环境稳定的自我保护机制。细胞自噬作为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肿瘤、老化和神经退化等细胞增殖和凋亡发生紊乱的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年,随着对细胞自噬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不仅有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参与,还有细胞自噬。本文就细胞自噬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研究新进展予以综述。
- 乔赵娜黄传江韩玉亮杨薇
- 关键词:细胞自噬自噬体信号调控分子机制缺血性脑血管病
- 不同梗死部位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及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不同梗死部位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及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70例脑梗死患者。对70例患者梗死发生部位等资料进行分析。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35例患者采用针刺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照组35例采用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总结。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最佳智力测验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RBANS评分均与健康体检者有明显差异(P <0. 05)。与健康体检者相比,左额叶、左丘脑的视觉空间结构评分下降尤为显著(P <0. 05)。与健康体检者相比,左额叶中的语言(图片命名、语言流畅度)评分下降尤为显著(P <0. 05)。相较于健康体检者,注意功能均明显下降,其中尤以左额叶最为明显(P <0. 05)。结论大脑左半球发生脑梗死容易影响认知功能中的语言、注意力以及相关记忆等高级功能,利用针刺治疗可提升卒中后认知功能的康复效果,值得临床重视。
- 韩玉亮董杰杨朔鹏
- 关键词:梗死部位针刺疗法
- 缰核的纤维联系及其对5-羟色胺能和多巴胺能系统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缰核(hacenular nucleus,Hb)是存在于间脑背侧、第三脑室两侧的一对核团,在进化上高度保守,主要分为外侧缰核(lateral habenular nucleus,LHb)和内侧缰核(medial hacenular nucleus,MHb)。缰核是联系边缘前脑和脑干背侧通路的重要枢纽,参与多种生理活动的调节,包括疼痛、睡眠、节律、情绪、认知等,也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联系密切,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帕金森病等。缰核的作用十分重要,对它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探索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有文献报道深部刺激外侧缰核可用于治疗难治性抑郁症。
- 韩玉亮杨薇
- 关键词:外侧缰核多巴胺能系统5-羟色胺能纤维联系难治性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