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项军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分叉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浴盆
  • 1篇远程
  • 1篇远程传输
  • 1篇再灌注
  • 1篇真性
  • 1篇直接PCI
  • 1篇中暑
  • 1篇转院
  • 1篇卫生要求
  • 1篇无线
  • 1篇浸水
  • 1篇可变形
  • 1篇急救
  • 1篇梗死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作者

  • 4篇王岩
  • 4篇项军
  • 2篇李磊
  • 2篇宋青
  • 2篇刘成
  • 2篇何凌宇
  • 2篇张玉景
  • 2篇王磊
  • 1篇薛松
  • 1篇曹娜
  • 1篇周峰
  • 1篇夏勇
  • 1篇梅健
  • 1篇张召辉
  • 1篇陈婷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一种无线肛温传输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肛温传输装置,包括测温结构、供电结构以及推送结构,所述供电结构可拆卸安置于测温结构上,所述推送结构可拆卸连接于供电结构上,本发明涉及医疗测温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组装使用便捷:通过测温结构与供电结构的相...
项楚涵项军王岩张召辉张玉景周峰曹娜 单晨李磊 杨若腾宋青
转院方式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及其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农村地区院间不同转院方式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EMI)患者再灌注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入院、农村地区发病、6 h内完成首次医疗接触( FMC)并转诊到本院的STEMI患者155例,根据院间转运方式分为基层医院直接转院组(直接转院组)及经一、二级医院逐级转院组(间接转院组),比较2组间早期再灌注情况及住院病死率。结果直接转院组64例、逐级转院组91例;直接转院组中发病12 h内患者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率高于间接转院组(64.1% vs.30.8%,P<0.001),直接PCI比非直接PCI的OR=4.025(95% CI 1.934~8.377,P=0.000),总缺血时间较短〔(6.92±1.89)h vs.(9.37±1.66)h,P<0.001〕。直接转院组住院死亡1例,逐级转院组住院死亡6例,2组间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1.6%vs.6.6%,P=0.241),死亡患者均未接受PCI。结论 FMC后的STEMI患者转院至具备PCI条件的医疗单位有较高的直接PCI率;逐级转院方式使更多的患者延迟至12 h以后到达三级医院。
梅健何凌宇王岩王磊项军刘成
关键词:ST段抬高心肌梗死
DK Crush技术治疗真性冠状动脉分叉病变(附2例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DK Crush技术治疗真性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运用DK Crush技术治疗真性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复习。1例患者冠脉CTA示:LAD近端局限性严重狭窄(腔内软斑块形成),LCX近端局限性显著狭窄。LM-LAD、LCX三叉病变80%狭窄LAD近段90%狭窄,D1未受累。1例患者冠脉CTA示:RCA"几"字扭曲病变,RCA远端于后三叉前95%狭窄,LAD、LCX双开口于左窦D1 50%~60%狭窄,LCX于OM处90%狭窄。结果:2例患者分叉病变处均运用DK Crush技术治疗,成功对吻扩张。结论:DK Crush技术治疗真性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何凌宇夏勇项军王岩王磊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一种中暑急救用可变形为集合背囊的浴盆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暑急救用可变形为集合背囊的浴盆,应用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袋体、刚性支撑组以及设置在刚性支撑组两端并与刚性支撑组配合将袋体支撑成浴盆的柔性支撑组;刚性支撑组包括的U型支架以及可拆卸固定...
项楚涵 王冠骅项军王岩张玉景 单晨刘成陈婷薛松李磊宋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