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国明

作品数:12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带状疱疹
  • 3篇疱疹
  • 2篇治疗带状疱疹
  • 2篇皮炎
  • 2篇卧床
  • 2篇疗效
  • 2篇免疫
  • 2篇接触性皮炎
  • 2篇老年
  • 2篇更昔洛韦
  • 2篇斑贴试验
  • 2篇病人
  • 1篇蛋白
  • 1篇低血压
  • 1篇跌倒
  • 1篇动脉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标志物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机构

  • 12篇山东省千佛山...
  • 1篇泰安市第一人...

作者

  • 12篇马国明
  • 4篇司晓青
  • 4篇辛琳琳
  • 3篇李俊巧
  • 2篇臧宏科
  • 2篇高敏虹
  • 2篇龚迎秋
  • 2篇李淑英
  • 2篇李承明
  • 1篇李文飞
  • 1篇李荣菊
  • 1篇路红珍
  • 1篇孙胜英
  • 1篇王建文
  • 1篇刘蕴玲
  • 1篇马静霖
  • 1篇孙晓慧
  • 1篇梁淑文

传媒

  • 3篇山东医药
  • 3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医学检验与临...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1997
  • 1篇199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16例成人面颈部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明确成人面颈部接触性皮炎患者的过敏原,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采用斑贴试验检查116例成人面颈部接触性皮炎患者的过敏原。结果 116例接触性皮炎患者中斑贴试验阳性93例(80.2%),其中列前6位的过敏原分别是硫酸镍、甲醛、重铬酸钾、硫柳汞、芳香混合物和对苯二胺。结论斑贴试验是临床诊断面颈部接触性皮炎简单可靠的方法;可明确过敏原。
司晓青马国明李承明辛琳琳李文飞
关键词:接触性皮炎斑贴试验
老年患者意外跌倒原因分析及防护被引量:2
2005年
李淑英李荣菊马国明
关键词:意外跌倒生活自理能力体位性低血压脑梗卧床患者
高功率红光治疗仪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探讨高功率红光治疗仪照射联合更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将64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高功率红光治疗仪进行照射,同时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静脉滴注更昔洛韦。结果治疗组在水疱结痂、疼痛缓解及疼痛基本消失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高功率红光治疗仪照射联合更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带状疱疹起效快,疗效显著。
司晓青马国明李俊巧辛琳琳
关键词:带状疱疹更昔洛韦
半导体激光联合药物治疗器官移植术后带状疱疹的疗效与护理
2012年
器官移植术后的病人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导致病人免疫功能低下,带状疱疹的发病率高达30%以上,约1/3病例发生播散,可累及多支神经,皮损呈泛发性,病情一般较重。我们采用半导体激光联合药物治疗器官移植术后带状疱疹,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李俊巧龚迎秋马国明辛琳琳
关键词:联合药物治疗半导体激光带状疱疹移植术后器官免疫功能低下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34例报告
2009年
司晓青马国明高敏虹马静霖孙晓慧
关键词:窄谱中波紫外线带状疱疹更昔洛韦疗效满意抗病毒药肾疾患
96例女性面部慢性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女性面部慢性接触性皮炎患者的常见过敏原.方法 采用斑贴试验检查96例女性慢性面部接触性皮炎患者的过敏原.结果 96女性例接触性皮炎患者中斑贴试验阳性共83例(86.5%),其中列前5位的分别是硫酸镍、芳香混合物、重铬酸钾、甲醛和硫柳汞.结论 斑贴试验是临床诊断面部接触性皮炎简单可靠的方法,可以协助患者找到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从而达到预防复发的目的.
司晓青李承明高敏虹马国明辛琳琳
关键词:接触性皮炎斑贴试验
老年痛风患者25例健康教育体会被引量:3
2006年
梁淑文孙胜英马国明
关键词:痛风患者健康教育老年
注射胰岛素致皮下硬结的预防被引量:1
2003年
马国明李淑英臧宏科
关键词:皮下硬结注射胰岛素预防注射局部按摩湿热敷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前后心脏标志物的变化及护理
2006年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I(TnI)、B型利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例1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PCI。上述患者分别测定术前、术后12 h和术后2周的生化项目,主要观察CK-MB、TnI、BNP和CRP。结果CK-MB、TnI符合ACS的动态变化,未发现术后再次升高的病例;术前和术后12 h的BNP处于高水平。PCI术后12h血清CRP水平较术前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周后降至正常。结论介入治疗加剧了冠脉局部炎症反应,可使CRP升高。随着血管开通以及他汀类药物的应用,炎症反应逐渐减轻。CK-MB、TnI和BNP的术前术后变化在本组病例中符合ACS的一般规律。提出接受介入治疗的ACS患者的临床护理指导原则和进行心脏标志物检测的必要性,护士应了解常用心脏标志物的多种意义,在护理这类患者时,应选择适当的血管进行穿刺,在介入治疗前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ACEI和他汀类等对检验指标的影响。
臧宏科马国明王建文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心脏标志物护理
谈护理工作中如何预防乙型肝炎感染
1996年
在护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乙肝现症病人或携带HBsAg的病人。这些乙肝病人或HBsAg携带者的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存在的乙肝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或污染环境可使他人受到感染。因此,护理工作中预防乙肝感染是控制医院感染中一项重要的内容,现对如何预防乙肝感染进行粗浅的讨论。
马国明刘蕴玲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肝病人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携带者乙肝感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